圣经中文白话文译本。后易名为《国语和合本》。以1885年出版的《英文修订译本》为蓝本译出。翻译过程中,委员会首先指定各译者负责某些经卷,各自完成初稿后再交由其他译者阅读并提出修改建议,初译者依据建议斟酌修改后呈委员会通过,方成定稿。
1890年,上海欧美传教士大会讨论翻译和合中文圣经译本问题,决定分别翻译深文理(文言文)、浅文理、官话(白话文)3种和合标准译本,以适应不同教育程度者的需要,实现“圣经唯一,译本则三"的目标。其中《官话和合译本》由狄考文、倪维思、白汉理( Henry Blodget)、富善(Chauncey Goodrich)、文书田(George Owen,又译“欧文”)、海格思(J.R. Hykes)、布蓝菲(T. Bramfitt)、鲍康宁(F.W. Baller)、鹿依士(Spencer Lewis)、克拉克(S.R. Carke)等人翻译。其中狄考文属
美国长老会,为该译本委员会会长,1863-1908年来华;富善属
美国公理会,在狄考文去世后继任会长,于1865年来华;鲍康宁属
内地会,1873年来华;文书田属英国伦敦会,1866年来华。
《新约》完成于1904年,1907年出版;《旧约》1919年出版。译事前后历时28年(1891-1919),译委会5人中只有富善看到完整译本。在官话新旧约全部译成之前,其他各卷译成后即行出版,《使徒行传》在上海由大英圣书公会、美华圣经会、苏格兰圣经会出版;1900年出版《马可福音》和《约翰福音》;1903年出版《罗马书》、《哥林多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1904年出版《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书》、《希伯来书》;1905年出版《提摩太前书》、《提多书》、《腓利门书》、《雅各书》、《彼得书》、《约翰书》、《犹大书》和《启示录》;1907年出版《新约全书》;在1919年前,出版摩西五经、《约伯记》、《诗篇》。译本分“神”和“上帝”两个版本发行。译文基本实现“文字通畅,忠于原文,为大众所认同”的目标,为中国教会开拓了白话文译经的新纪元。
“五四”时期,该译本对白话文运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多年来在中国各地广为流传。迄今仍是大陆及台港地区教会通用版本,也是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译经作出的最后和最重要的贡献。1989年,在南京印行简体字横排本,至1994年发行量逾100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