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鳅鮀,又称叉婆子、沙胡子,是一种分布于
长江水系的小型鱼类。
形态
体较长,稍侧扁,尾柄长且侧扁,头胸部腹面平坦。头较长而略侧扁,头宽小于或约等于头高,头背面和颊部具细小的皮质条纹。吻略尖,具细小的颗粒,吻长小于眼后头长。眼较小,侧上位,瞳孔圆形,眼径小于眼间距,眼间中部下陷成一浅沟。口下位,呈马蹄形,口宽约等于口长,并小于吻长。上唇边缘具皱纹,下唇光滑。须4对,较短。口角须末端到达眼中部或接近眼后缘下方;第一对颏须起点位置在口角须起点之前,末端稍过第二对颏须起点;第二对颠须末端到达前鳃盖骨后缘下方;第三对颏须末端延伸不超过鳃盖骨中部下方。颏部各须基部之间具发达的小乳突。鳞片圆形,侧线平直,一直伸达尾鳍基部,侧线以上的鳞片均具有棱脊。腹鳍基部之前的胸腹部裸露无鳞。
背鳍起点位置稍前于腹鳍起点或相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稍近。胸鳍发达,第二分枝鳍条最长,其后一分枝呈丝状延长,到达并超过腹鳍起点(体长35mm以下的幼鱼不明显)。腹鳍起点约位于胸鳍起点与尾鳍基部的中点。尾鳍叉形,下叶稍长,肛门位于腹鳍起点与臀鳍起点间的前1/3处。
下咽齿匙形,末端钩状。鳃耙细小鳔2室,前室横宽,中部极其狭缢,两个侧泡明显,完全包围在由第四脊椎腹肋形成的坚硬骨质囊中,骨囊灰黑色;后室细小,呈泡状物附着于前室中部之后,无鳔管。靠近脊柱部分的腹膜散布有零星的黑色斑点,腹膜灰白色。
固定标本,体背呈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面灰白色。头部背面黑色,鳃盖处有一黑色斑块。体侧正中有10-12个黑色斑块。背鳍和尾鳍微黑,具有2-4条由黑色斑点所组成的条纹,其他各鳍灰白色。
分布
小型鱼类,栖息于江河的沙石底上,食无脊椎动物。分布于长江水系。
食性
蚊科幼虫出现频率最高(82.22%),其次是淡水壳菜(73.33%);淡水壳菜的重量百分比最高(75.92%),其次是水生昆虫(9.65%)。说明宜昌鳅鮀以底栖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肠长指数(0.75~0.90)表明了其肉食性特征,肠道充塞度多为2级或3级。体重(W,g)和体长(L,cm)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W=0.0143L3.0051,R2=0.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