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
宜春市是禅宗圣地。禅林是宜春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一,也是宜春有待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宜春化成禅寺(简称 “化成寺”)的前身为两个佛寺的合成:上岩叫开化院,下岩叫惠昭院,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
在2008年2月大雄宝殿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典礼。寺院先后建好占地50亩的寺院主体建筑:分建于上下岩,以石级相连,下岩仅建大雄宝殿,上岩依山而建有水观音亭、卧佛亭、法堂、云水堂等建筑。寺内供奉的卧佛及十八罗汉为
缅甸所赠。一座崭新的高大敞亮的化成禅寺巍然屹立。寺院现有出家人17位,另有一大批居士和信士,按制度举行各项法事活动,香火非常旺盛。
李德裕(787—850),唐朝宰相,河北赵郡(今河北省赵县)赞皇人。在唐文宗太和九年(835)由历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而被贬为袁州长史。他在
袁州府任长史时在化成古寺的住处、读书之处,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物。
袁州府宜春县人
卢肇易重又连科点元 。从此宜春学风鼎盛,人才辈出,化成寺院所处的
化成岩寺院因战乱和自然灾害曾多次被毁。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开化院重修。清康熙初僧人念融重建佛殿。知府李芳春题额曰:“赞成裁成”,意谓大家一起筹划帮助而共同成就事业,于是将此四字成语简而为“化成”,自此寺名曰“化成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袁州同知杨应瑶重建清音阁,祀李德裕。嘉庆庚辰(1820)寺僧募建关帝庙。在寺东增敬业堂,寺西增面壁轩,使化成寺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清朝咸丰六年(1856)因兵废毁。后虽修复,却一直没有恢复元气,至上世纪70年代的100余年间,化成寺日渐式微。
现在的化成寺院先后建好占地50亩的寺院主体建筑分建于上下岩,以石级相连,下岩仅建大雄宝殿,上岩依山而建有水观音亭、卧佛亭、法堂、云水堂等建筑。寺内供奉的卧佛及十八罗汉为
缅甸所赠。一座崭新的高大敞亮的化成禅寺巍然屹立。寺院现有出家人17位,另有一大批在家人和信士,按制度举行各项法事活动,香火非常旺盛。也是宜春中心区最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和登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