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云道是中国香港的一条道路,连接香港岛半山区至
黄泥涌峡一带。道路西接中环马己仙峡道,穿过湾仔峡的湾仔峡道,东接
司徒拔道、黄泥涌峡道及大坑道交界。道路以第九任香港总督宝云命名。香港日治时期,道路曾被改名为雾岛通。
宝云道历史
宝云道于1880年代兴建,由于它是香港继
皇后大道及
坚尼地道之后兴建的第三条主要道路,因此当时亦有“
三马路”之称。宝云道不少部份以栈道型式兴建,底下敷设了水管,将食水由香港岛东南部大潭的大潭水塘引到中环一带。1903年,宝云道近司徒拔道立下了
维多利亚城的界石,标志著维多利亚城的南部边界。
传说
传说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名外籍军官与本地女子相爱,但却遭双方的家人反对。其后他们在半山宝云道姻缘石现址山头双宿双栖,可惜还是饿死于山林中,并化为人形石头。随后人们为此感人传说到此向他们参拜,并向此石祈求姻缘。为祈求美好姻缘的善信,都会在农历初六、十六及二十六日前来参拜。
宝云道姻缘石
觅得理想的另一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想早日找到如意朗君?不妨到香港湾仔宝云道的姻缘石,传说只要拜祭过姻缘石,良缘自然降临到您身上。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名外籍军官与中国女子相爱,遭家人反对。于是他们便私奔上山(即宝云道姻缘石现址),可是最后却饿死山林而化为石头。之后,他们报梦给该区附近的妇女,凡拜祭过他们的有情人,都会撮合成为一对恋人,因此向姻缘石祈求姻缘会特别灵验,自此便命名为「姻缘石」。及后曾被 「
姻缘石」 撮合过的恋人,更集资为 「姻缘石」 粉饰,绘成人形及在石下绘成身形,更于附近设置神坛,更称之为「圣地」。
「姻缘石」由 1950 年起至今,都是恋人们祈求良缘的希望。如果你也想得到 「姻缘石」 的庇佑,找到合衬的意中人,就要紧记每逢农历初六、十六及二十六,这三天的日子,也适合到姻缘石进行拜祭,焚烧香烛,只要诚心参拜,愿望很大机会就成真了。
由于 「姻缘石」 位处山坡地段,因此在拜祭 「姻缘石」 时,也可俯瞰山下景色,如跑马地马场、高耸入云的中环广场及顶层旋转的合和中心,尽情饱览香港多处特色地方及建筑物,也不失为一个理想省时的旅游景点。
特式
宝云道离海平线大约一百米,两旁种有大量树木,大部份为平坦道路及不可行车,离开市区不远,从湾仔或中环步行二十分钟可以到达,此二十分钟步行刚好充当跑步前热身,所以什受缓步跑人士欢迎。宝云道沿途也建有不同之健身器具供不同人士健身用。
不良行走斜坡人士可搭乘的士至波老道下车或坐6,15,19,41A,63,66或76号巴士在司徒拔道及黄泥涌峡道之交界下车。
游人可以留意道路两旁,很多时可以找到松鼠的芳踪或在天空飞翔的麻鹰。
沿路著名地点
宝云道16号,独立大宅 楠桦居
兰谷(Orcid Valley),又被称为“宝云道花园”(Bowen Road Garden),位于宝云道(三马路 Bowen Road) 与宝云径(Bowen Drive)的交界处的峡谷里。
活水: 在宝云道花园后方,60年代提供山水给不喜有氯化物自来水的市民冲茶用,现已不能饮用。
湾坊亭: 由晨运客集资兴建,提供茶水供应及避雨用途,80年代后因胶樽装水普及而停止。
附近道路或小径
西向东行方向分别为:
马己仙峡道
波老道
宝云径 (中段设有公众网球场及缓跑径)
湾仔峡道
近姻缘石有小径可通肇辉台
近前岭南中学(现改为小学,中学在1999年迁往杏花邨)附近有小径可通东山台
司徒拔道及黄泥涌峡道之交界
公共设施
凉亭 及 洗手间
宝云径与宝云道交界之宝云花园内
湾仔峡道与宝云道交界之宝云公园内
求助电话
设在近宝云公园处
沿路都设有避雨亭及健身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