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石是形似小宝塔的一种
动物化石,学名为
震旦角石。属
软体动物门,头足纲,
直角石亚纲;为海生食肉动物,其壳为长圆锥形,壳面有显著的横向纹。因其形似宝塔或竹笋,民间俗称宝塔石、竹笋石或镇邪石。个体大小悬殊,小的长不足20厘米,大的可达1米以上。震旦角石在中国南方分布较广,赋存于奥陶纪的宝塔组石灰岩中,其生存年代早在4 4亿年以前。湖北省三峡地区的震旦角石保存完好,结构清晰、产量颇丰又独具特色,故成为集观赏、收藏、研究价值于一身的
观赏石佳品。
震旦角石,又称宝塔石、直角石、竹笋石、太极石、塔影石。产于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荷花店山中及长阳县、兴山县等地。该石为
古生物化石,外形呈圆锥形,一头尖,一头宽,表面发育有节、竖纹等,将它倒置有如一座宝塔,其石面有二三十节环状圈纹突起,亦犹似竹笋,如果剖面是横向,则似一幅太极图。角石经过凿磨,倩影外露,景致高贵典雅,光彩照人,极具观赏性。宜昌一带对震旦角石的开发利用早至宋代,其琢磨为石屏等则盛行于清末明初。 震旦角石是古无脊椎动物化石,这种动物为软体头足纲的一属,生活在大约五亿年前的大海中,有一个坚硬的圆锥形外壳,或直或盘卷,壳体表面有波状横纹,壳内有很多横板,壳长可达二米以上,多数在几十公分至一米之间。震旦角石分布在奥陶纪地层的岩石中,除了宜昌,咸宁市咸安区的刘家桥、通山县等地震旦角石的蕴藏量也很丰富。作为观赏用的震旦角石一般不宜从岩石中全部剥离出来,应依其形态精工细凿,使它呈半浮雕状,显得质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