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铜器博物院(China Bronze Ware Museum),
国家一级博物馆。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宝鸡历史文物陈列室。新馆位于宝鸡市滨河南路石鼓山上的中华石鼓园内,于2010年落成,为
中国最大的
青铜器博物馆。新馆馆舍用青铜器出土的场景作为建筑造型,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20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0余件,包括
何尊、
折觥、厉王
胡簋、
墙盘、
秦公镈等禁止出境文物。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变身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院方强调只是更换了院前标识,绝对没有改名。
发展历史
1956年,宝鸡历史文物陈列室在市内古
金台观里设立,即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前身。
1958年,宝鸡历史文物陈列室更名为宝鸡市博物馆。博物馆建筑总面积2250余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 598平方米,古建筑面积910多平方米。藏品1.1万余件 (组),其中铜器5740件 (组),大部为西周青铜器,一级藏品45件。
1990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在渭滨区的公园南路开始筹建,于1998年9月8日建成对外开放。
2006年,宝鸡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出土地石鼓山,建设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2010年9月28日,新馆落成,并更改名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2015年11月15日,对外的院前标识更改为“中国青铜器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表示蔡理华表示,省局并没有收到宝鸡方面更改名称的申请,而且按照相关规定,要冠以“国”字头称谓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而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院方11月17日回应此事时强调,博物院的名称并没有更改,“宝鸡”变“中国”只是变了院前标识,为的是扩大宣传。
2017年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接受晋级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
2019年11月,发起成立“守望汉字”联盟。
2022年,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第一批认定名单。
建筑布局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于宝鸡市石鼓山风景区内,项目选址西靠石鼓山,东接茵香河,背山面水,南临301国道,地势西高东低。总用地面积约50800平方米,基地面积141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788平方米,为风格独特的“平台五鼎”造型,气势雄伟,新颖别致,浓缩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内涵。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主体建筑分为五层,建筑形象运用了高台门阙、青铜后土的建筑语言,寓意着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尊崇地位,同时也完美地结合了石鼓文化与青铜文化。建筑形体采用对称的手法,平面布局集中而又有分散变化,以现代展览空间需求为主,包括文物展览厅、学术报告厅、游客接待中心、文物库房、办公楼等五大部分。
展览陈列
基本陈列
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主陈列“周秦文明之光”,分为西周王朝在宝鸡发祥和秦国从宝鸡崛起、“盛世吉金--中国21世纪考古新发现特别展”、“岐山董家村西周窖藏专题展”等部分,荟萃了宝鸡地区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金器等精品600余件(组),展示了周族兴起、古公迁岐、武王灭商、分封诸侯、周公礼制、秦君游猎、穆公称霸等一系列重大史实,生动的再现了周秦王朝的各个历史侧面,使人们认识到青铜文化魂之所在,看到周秦文明对华夏五千年所做的巨大贡献。
青铜之乡
核心看点:杨家村窖藏复原
展品数量:260件
展厅面积:606平方米
展示内容: 通过大量窖藏出土青铜器的展示,展现宝鸡青铜器之盛。
第一个展厅是按比例定制的宝鸡地形沙盘,沙盘上标明了宝鸡的三区九县及重要遗迹遗址。吊顶上设置有“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及“宝鸡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 历史上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计其数,青铜器有上万件,这些青铜器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出土的传世品和公安部门收缴的盗掘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青铜器博物院展出的主要是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考古事业的发展和考古科技手段的进步,使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青铜器有了一个良好的社会保护环境,也使得世人可以一睹这些国宝的风采。 窖藏是构成“青铜器之乡”青铜文化的一大特点,特别值得一提。在众多窖藏中,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则是重中之重。2003年冬天,考古工作者在眉县杨家村通过抢救清理,共出土
鼎、盘、
盉、
盂、壶、
鬲、匜等27件大型青铜礼器,这27件青铜器上都有铭文,其中逨盘的铭文长达372字。这个青铜窖藏所在地杨家村自1955年以来屡出青铜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总体上来看,第一展厅以杨家村窖藏复原为展示核心,从而引出“杨家村出土文物陈展区”、“宝鸡其他重要青铜器文物展区”、“青铜器之乡主题陈列区”以及“周之溯源版块”四大展区。
周礼之邦
展品数量:688件
展厅面积:947平方米
展示内容: 通过对文物信息的阐述,描绘出兴于周朝礼制下的辉煌盛世。
第二展厅以对周礼的追溯和阐释为线索,重点展现厉王胡簋,解读一个民族情结的缘起;通过对墙盘的重点解读,以及相关文物的配套陈列,追颂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文治武功;以国宝重器何尊作为本单元的收官之作,重点呈现“营建洛邑,宅兹中国”的铭文特写,追溯“中国”二字的由来。通过对文物信息的阐述,描绘出一幅兴于周朝礼制下的辉煌盛世。
周天子向来注重礼法,制定了严格的《周礼》,而青铜器的使用,在“周礼”中也有严格的规范。随着青铜工艺的进步,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愈发紧密。
在西周时代,簋也是重要的礼器之一,与西周礼器的核心铜鼎配合使用。簋相当于现代的饭碗,在祭祀和宴会场合,簋和鼎的多寡与组合形式显示着古人的不同地位和身份。一般是四簋五鼎,六簋七鼎,八簋九鼎相配,标志身份地位的高低。在展馆,周天子宴飨诸侯的盛景也以实景再现的形式出现,参观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周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定。
帝国之路
展品数量:360件
展厅面积:947平方米
展示内容: 展现非子养马、始皇加冕等历史节点。
第三展厅以周王室的衰败和东迁为背景,以秦帝国的崛起之路为线索,展现出曲折流转的历史脉络。以西周的尾声作为展览的开篇,逐次展现非子养马、襄公立国、文公东猎、武公创县、宣公刻石、穆公称霸以及始皇加冕的历史节点。在两个族群发展的此消彼长间,展现了一场宏大的民族历史的兴衰之旅。
虽然周衰秦兴的历史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得以全方位展示,但精美而神秘的青铜器同样不可或缺,
秦公镈将会是这间展厅的主角。
镈是大型单个打击乐器,与编钟、罄组合使用,形体特大的镈用以指挥乐队,节奏性强,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常用于贵族在祭祀或宴飨等礼仪场合。
1978年宝鸡市杨家沟乡太公庙村村民在取土时意外发现一个窖藏,经专家发掘清理,共出土8件青铜器,其中秦公钟5件、秦公镈3件。3件镈造型别致、形体宏大、铸造精美,外观装饰有透雕的蟠龙和凤鸟,轻灵有致,纹饰细致活泼,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
智慧之光
展品数量:160件
展厅面积:606平方米
展示内容: 以复原西周青铜作坊的形式,诠释了青铜器从制模翻范到铸造成器的完整工艺。
第四展厅面积606平方米,共展出文物160件。以单元叙说为逻辑构成,结合器物图文的静态展陈,漫画语言呈现的电子互动桌面,视觉冲击力强的宽幅多媒体系统,生动有趣的作坊体验,多层面、多角度诠释了青铜器从制模翻范到铸造成器的完整工艺。重点展示国宝折觥,展现青铜器造型及纹饰的独特艺术神韵,突出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
专题展览
陶语诉春秋
陶语诉春秋——古代陶瓷与文化生活展以时间划分为“文明的初声”“无字的天书”“陶制的人生”“盛唐的气象”“凝固的风尚”和“土里土器”六个部分,分别展出新石器彩陶文化、周代钟鸣鼎食、汉代视死如生、唐代各种陶俑、宋代墓葬砖雕和各期瓷器,以及宝鸡地方民窑,共计文物近四百件,全部出土于宝鸡地区,年代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包括龙山时代的“
华夏第一瓦”、中国最早的提线人偶,而且还能学习周代的饮食礼仪,更能领略到宋代的关中风情。
对镜贴花黄
铜镜是博物院收藏的一个大类,也是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贯穿了各个历史时期。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不同以往,将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结合在一起,展览形式别出心裁。背景以白色为主,所有展品配以图文,犹如一本徐徐展开的时尚杂志。展览不仅以时间为线索,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古代铜镜进行全面的展示,同时随展的还有各个时期反映人们社会物质文化和时尚生活的装饰品、日用品等文物。展览以铜镜为线索,引领人们穿越时空,寻找古代的中国时尚。通过展示镜子外面的历史印迹,寻找镜子里面的古代生活。
临时展览
《宝鸡市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展览分为《收藏中国》《窃国鼠盗》《弥结天网》《天鹰行动》《任重道远》五大部分,以典型案例和缴获的280多件组文物的多样形式的展陈,展示了宝鸡市近年打击文物犯罪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保护祖国珍贵文化遗产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杰出的贡献。
展出时间:2012年6月6日---2012年12月6日。
《守望家园——宝鸡石鼓山群众保护文物成果展》:展出的青铜器近800件,其中珍贵
西周铜禁及其酒器组合、罕见的西周铠甲是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
展出时间:2013年10月1日---2014年2月1日。
《秦晋之好—山西出土周代文物精品展》:展览有鸟尊、侯马盟书、人首神兽纹玉戈等106件组文物国宝重器,是山西文物在陕西的集中亮相,同时辅以陕西出土同时期器物照片,推动了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展出时间:2015年4月28日---2015年6月25日
《民国政要——海南石刻遗墨展》:展出45位辛亥革命及民国时期历史名人的题词、联语的石刻拓片,大部分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包括孙中山、于右任、李宗仁、冯玉祥、蔡廷锴等所作。这些石刻遗墨书体多样,形式丰富,有楷书、行草、隶书、篆书和魏碑等,内容多与海南地区的革命者、革命家族有关。
展出时间:2015年10月1日---2015年11月30日
馆藏精品
研究成果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现有编制38人,中共党员16名,管理人员14名,专业技术人员24名,出版有:《陶语诉春秋》《杨家村西周遗址》《周秦文明论丛》《守望家园—陕西宝鸡群众文物保护成果》《圣都美石—陕西宝鸡出土先秦玉器精品展》《国宝》《凤鸣岐山—周原青铜艺术》《出土文物与汉学文化》《青铜铸文明》等学术专著。
2012年8月起,创办《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讯》,刊登博物院各项重要业务工作、学术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内容。
参观信息
基本信息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长期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质量,博物馆实行免费不免票的办法,每天向社会最高限量发放免费参观券3000张,每日14时前限2000张,下午16时前限1000张,发完为止,发票时间为每个开放日的9:00—16:30。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闭馆时间:每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参观路线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宝鸡市滨河大道风景秀丽的中华石鼓园内,距市中心经二路和宝鸡火车站二十分钟车程,距咸阳机场约1.5小时车程。
市内交通便利,途径博物院的公交车有8、10、17、28、51、61路等。
注意事项
1、14岁以下未成年人必须由成年人陪护或集体组织才能入馆参观。
2、衣冠不整、醉酒及精神性疾病患者谢绝入馆。
3、宠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管制械具及其他法定危险品携带者谢绝入馆。
4、观众随身携带的物品可免费存放于博物馆小件寄存处,禁止携带饮料、食品及其他不必要的物品进入展厅。
5、观众必须通过安检门,并将随身携带的包裹通过行李检查机进行检查方能入馆。
6、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7、请勿在展厅内吸烟,使用手机、摄像机和闪光灯。
8、请勿在展厅内触摸裸露展品、喧哗、追跑打闹,禁止从事其它与参观无关的行为。
9、爱护文物展品、展览设施和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及花草树木、绿地等,如有损坏照价赔偿或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
延时开放
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2023年7月12日发布通报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决定于7月14日至8月26日实行夜间开放。在此期间,每周五、周六开放时间由9时至17时延长至20时。游客服务中心、文创商店等服务网点同步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