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般若(shí xiāng bō rě)实相,佛教语。指
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般若,
梵语的
译音。或译为“
波若”,意译“
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
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
简介
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
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
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实相般若,属于
智慧的部分。实相般若是显现出的
智慧。
重要性
若未证悟实相般若,即无成佛之可能,必将永在外门广行菩萨六度。
在大乘法中修学佛法——修学成佛之道——的人,全都必须亲证空性心如来藏,才能真入见道位中,成为真见道的菩萨;大乘菩提则以般若实相智慧为主要修习目标。
实相般若的生起
亲证阿赖耶识而生起实相般若智慧。
已证悟之菩萨,必能于自己身上观见自身如来藏之运作,依之发起实相般若智慧。
如来藏第八识于三乘佛法中有无量名,如:心、识、界、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萨心、无住心、无心相心、自性清净心、阿赖耶、异熟心、庵摩罗、无垢识等。
修习佛菩提道的菩萨们,凡是已证如来藏心的见道菩萨,都知道这个如来藏心何在,都知道佛菩提道的修行从来不离如来藏心。若是久学菩萨,悟后是可以深入观察自己的一切行为及熏习世间或出世间一切法时,其实全都不曾外于真心如来藏,都只是在自己如来藏之内熏习世间及出世间一切法;而且所见一切相分也都只是自心所现的六尘相分,从来不是在身外山河大地上面行善或造恶;所以一切种子都不会落失在外,全都会在自己如来藏心中保存不失。这样才是确实了知大乘修行之道的菩萨,但这却不是外道、佛门凡夫、二乘圣者之所能知。
般若的智慧
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像的范围。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
“不可”是遮法,遮住,挡住,不准看,不可以用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推测、去思想道是什么。假如实相道体能够用思想得到的话,那还是属于妄想意识的范围。所以说不可思议,并不是说不能思议;因为这是修持求证的境界,不是思议的境界。到了后世禅宗,讲一个道字,无所在,无所不在,很难表达。如果讲一个佛字,又带了一个佛的观念。虽然有时候佛法里头,佛字就代表了这个道体,但是一般人一听到佛,脑子里马上想到大殿上那个塑得发亮发光的佛像,不免又著相了。所以,唐宋以后,禅宗乾脆不用道,也不用佛,就是这个,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反正都是代名辞而已。华严经上说:叫它道也可以,天地也可以,上帝也可以,神也可以,主也可以,佛也可以,真如也可以,涅槃也可以,说了一大堆,一百多个名辞,反正这些都是代号,代表实相般若道体。世界上很多人都追求这个东西,找到了这个东西才认识了自己生命的本源,所以,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
不同
般若禅与禅定之修法不同,应有拣择:
近代常有人学已故月溪法师所教之法参禅,教人向心中黑暗深坑直看,认为看到最后突然哗的一声,就会打破无明,就会看见佛性。殊不知打破无明看见佛性须用参禅的方法。禅是般若智慧,不是修定,不应使用此种修定的方法向心中直看,因为能看的心与所看的境都不离意识境界。以此修定之法修行,不论修得如何深入,都不离意识境界,即使能修得四禅八定,依旧不离意识境界。欲会末那识犹不可得,何况觅得本心阿赖耶识?
若不锻炼看话头功夫,以此方法向心中直看下去者,看到驴年亦看不见佛性,便会学月溪法师以为悟后的知觉就是佛性,便会跟着他一样说道:“悟后见闻觉知变为佛性。佛性非肉眼所能见,故云见无所见。”却成诽谤正法、诽谤《大般涅槃经》、诽谤世尊。明心是见无所见,见性则须眼见为凭,《大般涅槃经》中世尊已再三明示。
以此修定之法欲求明心见性,无异缘木求鱼,曹洞宗默照禅之所以迅速没落者,其故在此。若悟后修学禅定三昧,此则是一法,能益行人。若以此法求悟,极其危险,为此乃修定之法,其中境界甚多,幻觉与魔境亦极多。学人若未先悟,而用此法修行求悟,十之八九落入定境,极易产生幻觉或魔境。若执着幻觉魔境,而无善知识救助者,往往失心发狂,一生颓废,学人慎之。
若坐中向心中直看,看到后来,灵知心不停扩散,直至感觉此心遍满虚空充塞宇宙,便以此为悟者,此是幻觉,非是禅悟,非是证空。吾早年学禅时,不待人教,自己便会此法,便认为已证空性。后来读了义经,方知此境界是定境,非开悟。因为禅——真心,虽不离境界,却不在境界中。真开悟者归无所得,因地真如既非有为有作,亦非绝对无为无作。他远离能所分别,不在觉知之中。
此遍满虚空之觉受不离境界,有境界则有能知之心,能所分别具足。欲保持此境界,须用心护持,则是有为有作。住此境界是有所得,出定时离此境界是有所失。此心能知此境界,能护持此境界,则不离觉知,此非真心阿赖耶识,乃是妄心。
《大集经》云:“一切诸法无觉无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维摩诘经》云:“法离见闻觉知。”又云“不观是菩提。”坐至遍满虚空时依旧不离觉观,不是真心,真心远离能所分别及觉观。
若坐中进入定境,看见自己在打坐,又看见自己在体会定境,又有一个能觉知能看的我,便以此能知能看的心作为真心,此是误认识神。若执着此境界,住此境界贪着不舍,而希求感应或殊胜境界,必招鬼神入侵,久之即成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可救治。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十:“大德迦叶,言菩提者名为无为,菩提者离一切数,菩提者非色法,菩提者不可见。”若是能知能看之心,即不离数、不离色、不离见,云何可说此心是菩提心?故知能观之心是妄心。又云:“过一切相,无依、离一切依。无物、离一切物。无相、离一切相。”能知能看之心,不离心相。此心相依色身五蕴而有,是有所依,非解脱心,非涅槃心,云何可说此心是菩提心?又云:“不可见,不可和合知,不可别异知,非闇非明,无形无相无可观,非言语离言语,不可触,不可知,不可闻,……”有被看被观被知的心,即是可见,即是五蕴和合而知。有能看被看之心,即是别异知。当知本心“不可触、不可知”,可知者即非本心。能看之心非不可知,凡夫众生便能以证自证分而知此能看之心,云何可说此心是菩提心?故知能看能听能知之心乃是妄心,不论他是在定中或定外。
若能坐至一心不乱,妄想不起,清楚分明,常寂常照,此是修禅定,不是禅悟,不离觉观故。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乃是妄心,禅悟所觅得之本心、离见闻觉知,无觉无观。禅非觉观境界,禅之开悟乃无所得;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灵知心则有定相可得,不离欲界定。本心则离一切相,离於定乱。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深密解脱经》云:“复次昙无竭,我说第一义者是过一切诸相境界,觉观是名诸相境界。……依此义相,汝今应知,过诸世间觉观境界是第一义相。……昙无竭,如是觉观之人不能知、不能觉、不能量、不能信离诸觉观第一义相。”
《大宝积经》卷39佛云:“我证菩提无相无境。何等名为无相无境?舍利子,不得眼识名为无相;不观於色名为无境。乃至不得意识名为无相,不观於法名为无境。”有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灵知心在,即不离意识心相,非是无相;有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境界在,即是幽闲法尘,不离境界,有定相定境故,此非菩提心。菩提心无见闻觉知,不落於幽闲法尘境界之中……
《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二,佛云:“意识者,境界分段计着生。”若平时办公做生意、喝水洗手、言语忙乱,必须分别观照动作,即非一念不生寂而常照,此是境界分段计着,是意识境界。若醒时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睡着及做梦时非一念不生常寂常照,即是境界分段,故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境界消失而不能保持,亦是境界分段计着,是意识心。
若生时一念不生常寂常照,昏沉昏迷及死亡时,意根不能於色身中运作故,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心消失而不能保持,亦是境界分段计着,是意识心。若以一念不生之寂照灵知心为真心者,此人不离“我见、我所见”,则具足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非是证悟之人。
禅宗六祖云:“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恁麽长。”一切人在打妄想时、在忙乱时、以及瞋怒争吵时,乃是打坐时一念不生的常寂常照的灵知心、离开寂照境界而与人争吵,在灵知心与人争吵时,菩提心依旧是不理会六入,依旧是一念不生常寂常照而又随缘应物,与灵知心配合无间。以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为真心者,应谨记六祖上列偈语,常常思惟整理。故知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乃是意识心,犹未是末那心,何况是阿赖耶真心?
阿赖耶菩提心是醒梦一如、定乱一如、生死一如、瞋静一如,从过去无量生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无量生,都是永远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不会六入而又能在见闻觉知中随缘应物、理事无碍。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不是永远在此境界,是醒时有、睡时无;定中有、出定无;静时有、争吵时无;生时有、死后无;清醒有、昏迷无,即非是常,非真心阿赖耶识,即是“境界分段计着生”之意识灵知心,学人务必明鉴。
以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为真心者,乃因不能证得无知无觉不会六入的如来藏阿赖耶识,而落入常见,此即佛说:“愚夫不觉识藏故,起常见。”凡以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心为真心者,务必以此自我检查,以免错悟而诽谤正法,成就七十大劫地狱重罪,舍报方知忏悔,已来不及挽救了,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