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理想是人们对于美的最高要求和愿望。它是人类
审美意识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对美的一种完善形态的忆憬和向往,是一种指向未来、指向人的生活远景的创造性想象的成果。它既是具体的、形象的,又蕴含着人的系统化的理性需求。
1.美学维度的相关概述:人的审美理想就产生于这个过程中。作为
审美经验的结晶与升华,审美理想与一般的社会理想、观念又有所不同,而且有经验性的形象特征,非逻辑概念所能函盖或替代,但是,要充分表现审美理想,使审美理想“物质化”,变成任何其他人都可以接受的东西,那就只有借助于透视审美理想的棱镜来反映现实的艺术才能做到。艺术作品对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以审美理想为媒介的认识,因此,它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大体上决定了
艺术作品的倾向性和艺术方法、内容与形式。
审美理想表现的不仅是个别人的直觉趣味,而且是整个社会集团和社会阶级的审美关系的实践,因而它所概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的经验比
审美趣味来得更为深刻、自觉、广泛,更鲜明地显示着一定时代、阶级的历史必然的理性要求。这使审美理想与一定的世界观、社会制度和实践要求密切相关,并在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而最终被决定于一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在
阶级社会里,审美理想尤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各时代、各阶级有其自身的审美理想,从而形成一定时代的审美趣味与风尚。审美理想还同时有历史继承性和共同性。每个时代的审美理想都是从漫长的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由于历史地形成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各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形成了一个民族共有的而区别于别的民族的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但同时各民族的审美理想又不可避免地有着客观的共同的要求,具有全人类的共同内容。审美理想渗透于
审美感受之中,主宰着一个民族、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审美趣味、风尚和趋向。
审美理想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把实现理想的目的与手段统一起来,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它可以用来衡量和评价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引导人的正视并揭露现实中的矛盾,鼓舞人的不畏艰难,为光明的未来奋斗、拼搏。
2.古今中外的审美理想理论:古今中外,在漫长的各个领域的审美实践活动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各种审美理想观点和理论,形成了鲜明的与时俱进态势。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是以审美理想理论体系为最高境界的,比如中国古代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出的“气韵”说、刘勰
《文心雕龙》提出的“风骨”说、唐代基本成熟的“意境”理论、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兴趣”说、清代王士祯提出的“神韵”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今人于永森在《红禅室诗词丛话》《诗词曲学谈艺录》等书中系统建构的“神味”说,都属于典型的审美理想理论性质。其中,“神味”说是具有现代性品性的能够涵盖和阐释古今中外文艺的最高追求的最新的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