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排屋是
客家民居的样式之一,它的功能与
客家围屋、
客家土楼相似,有很强的防御功能。
客家排屋特色
客家排屋历来是客家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日凤岗编辑出版了《凤岗文物与碉楼》一书,对该镇120座碉楼及排屋等建筑进行全面梳理,
凤岗碉楼及排屋再度受到游客追捧。排屋是客家建筑的延伸,从结构上很讲究和谐对称。排屋墙身厚、屋梁高,家家户户并排建屋,左邻右舍墙瓦相连。排屋前有风水鱼塘,中间有空旷的禾坪,四周种植芭蕉,加上雕梁画栋,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相对于碉楼的高耸入云,不可触攀,排屋更贴近百姓生活,显得亲和自然。
凤岗现存最大的客家排屋群位于黄洞田心村,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共有12幢38间,住宅每幢长约30米,深约11米,高9米,面积270平方米,每幢门前巷道长约30米,宽两米多。这些排屋坐北朝南,巷巷相连,布局整齐。位于油甘埔江屋村的“非”字形客家古建筑群同样享有盛名,该建筑群始建于清末民初,保存十分完好,其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形状似“非”字形,村屋中央直道宽约2米,排屋分列左右各80间。
客家民居是客家人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历经艰辛的长期迁徙,为适应新的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全面体现了客家人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精神文化面貌。
客家人从北到南,千余年不断迁徙,最终才寻到落脚生根之地。他们既要在深山野地开荒生产、建造家园,又要与当地土著斗争、磨合,乃至和谐相处。他们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最后在山区定居生活,形成了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包容开放、团结奋进的客家精神,敬祖睦宗、重教崇文、诵诗放歌的客家文化。
建筑是生活和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民族龢民系的重要标识。那些由客家人建造,用血汗泪水和着泥土沙石夯筑起来,雄伟壮丽,傲然挺立,美轮美奂的客家排屋楼,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的载体,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有着客家民系独特的风格。
客家排屋特点
以家族为单位
我国从周朝时代起,就已形成“
宗法制”社会,以血统来维系国家、家族。远至东汉魏晋时期,由于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生活状态逐渐形成。
最早的客家人就是从魏晋时期由中原向南迁播,他们基本上都是以一个家族为整体,到了新的落脚地,自然就聚族而居。所以每处排屋,基本上都是一个姓氏,由开基祖一直往下传。随着子孙的繁衍,再按规划加建。江屋的祖先在择地定居时,就选择了可以大规模扩建的地方,并有许多鼓励族人生育、建房的措施,经过近三百年的不断扩充,扩展到住房160多间、三座碉楼的规模。
突出防御功能
排屋楼是客家人长期迁徙,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产物。客家人不仅面临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风雨、猛兽),而且要面对当地兵、匪的欺辱,为了站稳脚跟,必须以血缘关系团结起来,必须聚族而居,必须建造带防御性的排屋。所以就有了排屋,一遇事情,一呼百应。到了上世纪初,正是晚清时期,国家内忧外患,兵连祸结,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在海外打拼的凤岗客家人,心系故土,把积蓄寄回老家,在排屋旁建起了防御性能更加坚固的碉楼。江屋的“永升楼”,建于1917—1920年间,由旅居牙买加的江丽堂兄弟出资修建,以祖父的名字命名。
楼占地面积约四十平米,共九层,高三十多米,巍峨耸立,一时成为凤岗一带标志性建筑。墙厚一公尺多,用河沙、韧红泥加石灰为原料,(有部分家庭富裕的,还加入糯米浆、蛋清等做粘合物),墙身异常坚固。窗小如炮眼,都用花岗岩为框,门为厚重的铁制,内有大蓄水池,可供百人半月饮用。
讲究风水朝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风水学占有一席之地。自古以来,人们无论是建房或修墓,都想谋得一块风水宝地。 客家人在选择建房地址时,以依山傍水、座北朝南为最佳,山以秀丽、逶迤者为吉。前面有平坦的耕地,中间有潺潺的溪流或者池塘,门前有树木,屋后有山林。从江屋就可以看到,北靠有企牙山、狮岭,南望梧桐山、梅花尖。这样的建筑,既符合天人合一的儒道理念,也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观念。
布局严谨功能齐全
客家排屋楼占地面积一般都在一千平米以上,大的有数千平米,这是为适应宗族人口发展而形成的。其布局按传统礼制,以祖祠为中心,祖祠一般在排屋中轴线上堂屋的上堂,其他住房依长幼顺序排列。江屋所有排屋如“非”字型排列,非常整齐。与单门独户的民居不同,排屋是集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防御于一身的。
有加工农产品的风车、砻、碾、磨等;有公共水井、厕所、库房、禽畜圈;有学堂、书房、议事厅,功能完备,是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的缩影。
内涵丰富自然和谐
客家排屋十分讲究文化气息,这与客家人知书识礼、重视精神修养的传统有关。今天我们看到的江屋虽已破败,但仍可以看到,门楣、窗棂、屋檐、廊柱等位置,有形形色色的绘画、雕塑、木刻、诗词楹联等文学艺术作品,它们玲珑剔透,生动细腻,历经如烟岁月,仍传递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所昭示的是客家人的人文素质。其中的碉楼部分,由于出资建造者长期生活在海外,受当地建筑风格的影响,不免在客家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掺入了外来的元素。江屋“永升楼”,整座碉楼的建筑精华在楼顶,带有明显的欧式建筑风格,四面墙呈拱形,四角立有罗马圆柱,墙体外向有漂亮的图饰和浮雕,中间部分都有一块凸出的装饰物,又巧妙的成为窗户的蓬盖。这种被建筑设计大师龙炳颐戏称为“下身穿唐装,上身穿西装”,中西合璧建筑模式,是本地碉楼的一大特色,所展示出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中形成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与殖民者强行在我国土地上修建的西洋建筑不同,它是侨胞们主动吸收西方建筑精华,兼容并蓄的产物。
排屋楼建于明山秀水之间,内部舒适通透,外部与山水树木相融,特色鲜明,外俊内秀,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中国文化史上的杰作,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比较
客家围屋与客家排屋的比较
在中国古民居中,北京的
四合院、陕北的
窑洞、闽西的
土围楼、广东的
客家围屋,被人称之为“四大天王”。有着“东方古堡”美誉的客家围屋,则在南国大地独领风骚,成为客家人的最具代表性建筑。
一个多世纪来,客家围屋以其科学而合理的工艺,美观而独特的布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作为客侨之乡凤岗,其建筑结构则在客家围屋的基础上,尽情地演绎着客家文化与华侨文化,拓展两者的文化内涵,成为其独树一帜的客侨文化建筑特色。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对客家围屋与客侨排屋作一粗浅的探讨。
客家围屋与客侨排屋的历史形成
客家,并非是指某一种民族,他是汉族众多民系的组成的部落。据史学家罗香林先生研究考证,客家人在历史上至少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大约 1600 年前,为避战乱,客家先民一步三回头,淌着热泪,恋恋不舍离开了中原故土,开始了艰难而遥远的南迁之路;晋末的战乱,为保全家族的香火延续,世代生活在中原的人们南逃避祸;唐代的“
安史之乱”和
黄巢起义,持续的战火离乱,让久居中原的人们已经没有了安土可依,不得不再次南迁;“靖康之难”后的北宋覆灭,朝廷偏安江南,中原再次陷入灾难与恐慌,南迁再次成为众多中原人的无奈选择。历经五次大迁徙,客家人不仅在这块南蛮之地开地拓荒,繁衍生息,更是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传播到了南方的山山水水,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元史·地理志》及《嘉应州志·方言》(温仲和著)曾阐述,此时的客家人口已大超过了土著,基本上取得了反客为主的地位。随着迁徙的继续,客家本身内部不断向别的地方蔓延和浸透,致使客家地区不断扩大和增广,完成了今天客家人的布局。客家围屋就是在这种文化心理投影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事例。他们过着一种聚族而居的生活,一个大围屋里常常住着几百甚至上千人,他们同姓、同宗,有的还是同一祖先的直系血缘后代。
那么,对于广东省著名侨乡凤岗来说,她既有客家人的布局,也有当地土著人的生活场景,形成了新的客家文化。再就是,不甘落伍的客家人,在历经多次的迁徙生活中,为谋求更好的生活,他们远涉南洋,在异国他乡打拼。据凤岗镇志载,当地户籍人口只有2万人的凤岗,旅居海外的乡亲及港澳同胞就有3万多人,分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与华侨,将凤岗这块只有8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文化交融,形成特色鲜明的客侨文化。
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客侨排屋在继承和发扬客家围屋的基础上而产生,形成了“客家第一珠玑巷,岭南独此排屋楼”(黄伟宗语)的格局。
客家围屋与客侨排屋的建筑特性
民系建筑设计艺术史是一部由简单到复杂,由萌动到成熟不同阶段循环变异的历史,而决定这一变异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文理念,另一方面则是各项社会要素构成。
那么,对于远涉千里的客家人和善于奔波海外创业的客侨人来说,围屋和排屋也有着产生、成长、成熟、蜕变的过程。客家人在生活的各个地域范围内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地取材,根据其生活方式的需求、功能和审美的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设计艺术传统,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异域文化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民族建筑风格的内涵和生命力。
客家人经过历代的迁徙,在其安乐之所里不仅在潜意识里搬用中原建筑模式,更是将其极大发展和完善。客家围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设的。整个建筑结构就像隆起平面是画一个大圆圈:中间是一条十几米宽的大灰场,其两个半圆,一个是屋舍,一是池塘,屋舍后面是竹、树木包围,而池塘前面则是菜地,故俗称围龙屋。围龙屋大小不一,小者有一围,屋前设有大门一、小门二,可住几十户人家;大者有数围,屋前设大门一、小门四或六、住百多户或数百户人家。
围屋则是由一座弧形或方形的辅助建筑物,像城堡一样将主体住宅包围着的建筑。屋内布局“三堂四廊,九井十八厅”,进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风墙隔开;横向是四排住房和过厅,坐落有致;后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圆形的房屋围成天井,叫“花头”,屋内房间数十百间,可以住上几代数十百户人家。整个围龙屋多靠山坡而建,前低后高,自成阶梯形,最外围墙筑得很高,窗子开得很小,显得壁垒森严。从低处往上看,围龙屋层层迭迭,有盘龙之状。它把生活起居,辅助劳作和饲养加工等统一在住宅内部,围龙屋内部以天井为中心的,外部方整的规则大致不变,在那些村落里,人们在这个有限的空间生活,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意中把整个围龙屋的气质塑造得自然随和,围起了一屋渴求已久的安全感,围起了合家安详,血脉延续带来的踏实,但同时也围起了一腔客居自闭的无奈。
客侨排屋,按儒家尊礼有序的方阵式建筑,一般呈一个“非”字形,中间直线巷道都是3-4米宽,最具特色的是排屋都有碉楼相依托,如果说排屋像传承了围龙屋的建筑,有着“龙”型建筑的话,那么,碉楼就如昂扬的龙头,正在守护着家园。如油甘埔江屋,坐北朝南,中间直线主巷道3米宽,长约100米,分隔东西两边,前后屋有条近2米的小巷分隔,全村屋前后共建了8-9幢房屋,即东边64间,西边94间,其中有占地800平方米的华庆书室。每间占地面积为4×8米,每户少则2间,多则4-5间,占地面积相等,共计158间,整个屋村,除3条南北走向直线主巷道,东西走向有15条直线小巷分隔前后屋。在江屋,就有9座碉楼相依托。
再如,官井头小布排屋,依照辈分次序,以始祖建造的房屋为中心,依次向左右两边伸展,后辈村民则按此规则向后依序建房,像一个大大的“非”字,向两边排开,坐东向西南,共两列七排,排与列之间的巷道2米宽,排屋总长和宽都是100米,形似一个正方形,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每户人家的居室都是三进,整体成“目”字状,第一进是厨房和卫生间,分列大门两边,第二进是大厅,第三进是主人房,上面还有一个小阁楼,主要用于蓄放粮食和农具等物件。排屋整齐划一,布局严谨,体现了村民和谐共处、平安发展的理念。
客家围屋与客侨排屋的文化内涵
客家是汉族人群不断迁徙的产物,他们大多在边远山区从事艰苦的开拓性事业。客侨则在客家的基础上,将华侨文化进行有机地演绎。因此,他们在传承中原文化、融合着华侨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特色。
一是儒家文化传承的彰显。我国传统伦理都是族群为本位,在这种社会中,一切社会组织都以家庭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由此扩展而成,作为族群生活的具主要特色的客家民系,更注重这一儒家的传承,在客家围屋建设中,均以传统文化教化功能为中心,在围屋这个大家庭里,人们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以儒家道家为基本的道德规范,集中地表现在上下尊卑观念的延续。除居住房间、大小门进出的级别、雕塑的种类,还有的建有所谓的“会议室”进行议事,这个“会议室”应该是这座围屋的核心,更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
在客侨排屋里,除了建有祠堂外,也建有书室。如油甘埔江屋在总体规划时,就规划建设跨幢的书室,这个书室占六间面积,除给子孙读书之用外,还可以为江氏婚庆、礼宴之用。
二是客家人扺御外侮的彰显。客家围屋是以防卫性为主要特征的民居,如何使围屋易守难攻,是造围屋者苦心孤诣之外所虑的重点。如厚实坚固的围屋墙体,大多外包砌砖石,内皮三分之二厚的生土墙砌至顶层楼时,便收分成环形的“内走马”,以便作战时防御用,即保证了易受攻击部分墙体的坚厚度,又利用了上部不易受攻击而显得过厚的墙体,做成了一圈“内走马”。
前文谈到有着石楼俗称的泰安楼,其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该楼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
在客侨排屋上,每一排屋都有几座相对称的碉楼。每座碉楼就是坚固的防御性碉堡,每层楼四面中间均有40×50厘米的采光窗口,窗口两侧有两个内大外小的横的或竖的射击枪眼。楼与排屋之间有条小冷巷相接,冷巷里设有水池,供饮水和防火之用,楼顶突出部分,有下望的窗口和射击枪眼,楼顶也可堆放部分石头,易守难攻。
三是客侨人文艺术的彰显。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客家围屋的朝厅堂开设的门,绦环板上均雕刻人物故事或花卉祥兽,风格接近徽雕;天井两侧的厢房,则用六或八扇格扇门,窗户多为各种拐子纹与雕花相结合使用。厅堂内用柱不多,且有木质和石质之分,石质的往往四面题刻对联,柱子上都有雕饰,且形式多样。此外,围内用卵石拼铺的室外铺地花样,以及悬挑的走马楼也颇有些艺术特色。
客侨排屋全部建筑规格化,巷巷相连,四通八达,建筑质量一流。瓦面密桁密桷,盖双层瓦,屋内用白灰拌红糠批档,光滑雅致,冬暖夏凉,令人心旷神怡,感觉舒适。屋外门额必有四个大字,配有吉祥壁画及浮雕,这些壁画或浮雕栩栩如生。
对于碉楼,更是将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正所谓上身着西装下身穿唐装。如黄洞的观合楼,每层楼棚、楼梯、扶手都是用进口的钢筋、水泥、石粒混合浇灌而成,首层设有厚厚的钢筋的钢板门,二楼门板上雕有山水花鸟等各种图案,厅、房两边书有“春风正绿树,山色上红楼”的对联。
三楼屏风上有许多风景画,画的右联是“美花交时节”,左联为“好鸟自迎春”,每层楼都有屏风,七楼外墙上刻有“鹰击长空”的提花图案,栩栩如生。油甘埔村的冠英楼,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在四、五楼间猛然向南伸出一个阳台,成为其时甚至今天凤岗“最牛”的建筑。
客侨人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他们一方面乐于打拼,将客家人敢于创新的精神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盼望着有一个安乐之所。我们在黄洞村新围场的排屋里不难发现,门楣上还留有“爰得我所”四个镏金大字,这是引用《诗经》里的一句话,既可以说明客侨人崇尚中原文化,又可以看到他们在打拼之余希望安居乐业。创业与守业,迁徙与守护,在这里互融,相对益彰。
凤岗油甘埔江屋村对于排屋规划时就强调要屋外室内都装饰许多山水、花鸟画及书法,正门和屋顶都装饰了浮雕及花纹图案,集中国古典画、书法、浮雕于一体,全村像个大型的艺术展览馆。全村坐北朝南,背靠企牙山、狮岭,南望深圳梧桐山。
早晨,当太阳东升,霞光万道,每条小巷都是阳光普照,在左边坐西向东处还建一幢横巷,喻“紫气东来”之意。你看,门槛上的雕刻,墙壁上早已朦胧的绘画,甚至屋顶的瓦片,都铭记着历史的绚烂。外门额上书写的“福缘善庆”、“兰桂腾芳”,及配有栩栩如生的吉祥壁画及浮雕,让我们再一次陶醉当年建设的情景,和对客家生活美好的祈愿。
客侨排屋楼内外兼收、纵横有序,既彰显了客侨人厚德务实的精神,又显现出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心态。这种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是世界建筑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