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君,汉语词语,拼音jiā jūn,三种用法:春秋时代卿大夫封地(大夫之
邑曰
家)的官员;父母;父亲。
“家”的语义很多,《康熙字典》收录很多用法。
君,《说文解字》“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发号即发号施令。
解释:《康熙字典》“【寅集上】【宀字部】家”解释:“又,大夫之
邑曰家,仕于大夫者曰
家臣。《左传·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将在家。”
解释:汉武帝
独尊儒术起到清朝,推行《仪礼》里的“
三从四德”,要求女子“在家从夫,夫死从子”,这个时期“家君”一词不用于母亲,只用于父亲。
《后汉书·列女传·汝南袁隗妻》:“ 孔子 大圣,不免 武叔 之毁; 子路
至贤,犹有 伯寮 之愬。家君获此,固其宜耳。”
南北朝《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 太丘 ,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 太丘 ,彊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南朝宋·刘义庆 《
世说新语·德行》:“客有问 陈季方:‘足下家君 太丘 ,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 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
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
明·
高濂《玉簪记·追别》:“我有白玉鸳鸯扇坠一枚,原是我家君所赐,今日赠君,期为双鸳之兆。”
清·
李渔《蜃中楼·双订》:“家君杜门深居,不通宾客,就有冰人到来,也不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