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性教育
全面性教育名词
家庭性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主要由父母发起的针对孩子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的性教育活动。包括向孩子讲解与性有关的知识;回答孩子提出的与性有关的问题;培养孩子就性话题沟通、协商、寻求帮助的技能,并作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决定的能力;表明自己对性的积极美好的态度;传递尊重、平等、自由、民主、多元、包容、不歧视等价值观;创设家庭性话题沟通的良好氛围。对于家庭教育,我国发布了明确的指导纲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2019)不仅是全国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和家庭教育指导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依据,也是父母承担“父母职责”的指南。2019年修订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度的性教育。
定义
家庭性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主要由父母发起的针对孩子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的性教育活动。包括向孩子讲解与性有关的知识;回答孩子提出的与性有关的问题;培养孩子就性话题沟通、协商、寻求帮助的技能,并作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决定的能力;表明自己对性的积极美好的态度;传递尊重、平等、自由、民主、多元、包容、不歧视等价值观;创设家庭性话题沟通的良好氛围。
进行家庭性教育是父母的重要职责,需要父母不断学习,承担起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责任。父母通过恰当的性教育,可以将正确的知识及时传授给青少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开展家庭性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家庭性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性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有责任给予青少年正确而全面的性知识,培养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负责的性态度,提高他们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性问题的能力。家庭性教育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性教育组织为青年倡议(Advocates for Youth)的一项研究表明,对性和危险性行为方面的正确信息了解不充分的青少年,比起那些在这方面掌握更多信息的青少年,容易更早地开始体验性。如果青少年能够与父母或其他重要的成年人谈论性以及性保护方面的事,那么他们过早地体验性或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交活动的可能性就会低于那些没有这种交流经历的青少年。
美国天普大学心理学教授劳伦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的研究还发现,如果父母给孩子更多的关爱、情感上的坚定支持和鼓励,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成绩表现更佳,也较少出现沮丧和焦虑。那些自我报告缺乏父母关怀和爱护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情感危机、学习问题、吸毒和危险性行为。如果父母对青少年子女表现出冷漠和敌意,就会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并使孩子感到父爱和母爱缺失。往往这样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消极的社会行为。因此,专家们强调父母应该成为孩子们寻求性问题答案的第一资源。
家庭性教育是预防儿童性侵害的重要防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规定,“儿童性侵害是指儿童被卷入参加不能够完全理解的性活动,或因不具备相关知识而同意的性活动,或因发育程度限制而无法知情同意的性活动,或破坏法律、社会禁忌的性活动”。儿童性侵害者既可以是成年人也可以是儿童;既可以是承担照顾责任、被儿童信任的熟人,也可以是以暴力相威胁的陌生人。
父母是保护包括性权利在内的儿童权利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性教育内容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性保护的教育。教会孩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身体、表达拒绝、说明交往的界限,并让孩子学会在需要的时候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有效帮助孩子预防性侵害。提高孩子遇到性侵害时的应对能力,是每个负责任的父母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预防儿童性侵害的一道重要防线。
家庭性教育是增进亲子交流的有效方式
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老师,是可以和孩子谈论与性有关话题的人,还是良好家庭文化的建设者和积极维护者。研究发现,开放的、包容的父母和孩子有更亲密的关系,亲子之间性话题的交流也更自然。父母对性教育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有利于父母掌握更多性健康的知识和获得更多的性教育资源,促进与孩子的沟通。父母和孩子讨论与性有关的话题,这一方面起到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性是可以交流的态度,弱化性的羞耻感。
人们往往认为和孩子谈论性话题更多是母亲的责任,其实,父亲在孩子性教育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父亲的经历、经验和态度有时与母亲不同,可以给孩子提供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父亲和母亲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家庭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不同年龄段的家庭性教育内容
我国对父母履行家庭教育,包括性教育有着明确的职责规定。2010年2月26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原卫生部、原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品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适应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的新需求。2019年,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工委共同对《大纲》进行了修订。《大纲》不仅是全国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和家庭教育指导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依据,也是父母承担“父母职责”的指南。2019年修订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度的性教育。
《大纲》坚持“儿童为本”原则,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保护儿童各项权利,促进儿童自然、全面、充分、个性发展。《大纲》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作了系统阐述,并对特殊家庭、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了说明。
开展家庭性教育的基本方法
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The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是香港负责推广计划生育的志愿机构,是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8个创会会员之一。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提倡“性教育由家庭开始”,认为父母与子女的接触机会比任何人多,自然负起了协助子女健康成长的责任。要协助子女在“性”中健康地成长并开展家庭性教育,父母可从态度、技巧、知识三个方面做准备:
确立性态度(Attitude)
父母个人的性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对性的看法。父母宜采取开明的态度,接纳孩子的性好奇和需要,坦诚地与子女沟通,鼓励孩子倾诉性的疑惑和澄清疑虑。
掌握施教方法(Skills)
父母不妨留意身边发生的事物,把握时机,引导孩子思考和主动发问,有助于训练子女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建立正面的性价值观。
充实性知识(Knowledge)
假如父母对性一知半解,将难于启齿和子女谈性。父母宜主动探求正确性知识,澄清个人对性的迷思和偏见,有助于消除子女对性的疑惑与误解。
我国家庭性教育发展历史及现状
古代家庭性教育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性教育虽渊源颇深,但是传统社会中的“性”仅停留在医学角度,缺少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内容。我国自汉朝建立了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一直到宋程朱理学再至20世纪初,大致经历了一个由松到紧、由肯定人的性到“存天理、灭人性”的复杂过程。
汉朝流行一种嫁妆画,一般是8~12张不同性交姿势的春宫图,这是我国古代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古人性知识匮乏,许多少男少女到了结婚的年龄还不知道“性”是何物。因此,不少父母在女儿出嫁之前买上几卷春宫画作为嫁妆,由女儿结婚当日带到丈夫家,到了晚上,夫妻就可以按照图画,照葫芦画瓢般行房事(指男女性生活),寓含了父母的“祈子”之意。
另一种常见的性教育工具是“压箱底”,是一种拳头大小的带盖瓷器、石器或玉器,其外形多为娃娃、鱼、小船或水果形状,内藏一对呈交媾状的男女塑像。所谓压箱底,一是因为房事羞于启齿而秘而不宣,只有在女儿出嫁前夕,父母、姑、嫂或已出嫁的姊妹持之以示女。同时,女子出嫁时日,奶娘、稳婆、迎亲婆都会教授其性知识。
在春宫画和压箱底之外,我国古代嫁妆里另一种性教育或者性启蒙教具为春宫钱,其形状同古代铜钱。春钱上一般镌刻:“明皇御影”、“松柏长青”、“福如东海”、“风花雪月”、“夫妻和谐”、“花月宜人”、“风流韵事”字样,并镌有不同体位的性交浮雕。同嫁妆里其他性教育教具一样,古人常在钱箱或装有贵重物品的箱内放上一枚以祛邪,认为这样一来鬼神就不敢把箱内物品偷走了。
近代家庭性教育
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识之士开始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呼吁“急谋性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想文化界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令人瞩目的“性教育”思潮。如康有为在1895年公开主张引进西方的性爱观,认为“人生而有欲,天之性也”,并针对妇女的压迫,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稍后谭嗣同在他著名作品《仁学》里就论述性欲如何应该公开以及如何公开。但20世纪初我国家庭性教育并不乐观,这主要是因为封建思想,尤其是在宋清两朝,将性视为淫欲,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有了深深的性禁忌心态,视“性”为卑鄙污秽之事,当儿童与青年向父母询问时,大多受到呵斥和诓骗,所以也就无从谈起家庭性教育了。
现代家庭性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性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现代性教育内容包括:性心理、性生理发展、性道德教育等。家庭性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许多教育家倡导家庭应该承担起对儿童进行性启蒙教育的责任,对儿童进行青春期发育和性相关知识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文利在一项关于我国父母对于青少年家庭性教育的认知、态度和实践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大多数父母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性科学知识,也包括性生殖发展、性保健和艾滋病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对在家庭和学校开展性教育持有开放和积极态度。但是现实中只有少数父母表示他们曾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家庭并非儿童获取性教育知识的主要来源。
家庭性教育与学校性教育的关系
随着我国当代青年群体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日益开放,如何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的性健康发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在积极探索系统化的性教育模式。
有学者指出,“学校、家庭、社区”是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三条重要路径,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心理认知;在家庭教育中要由不同的家庭成员具体指导如何养成良好的性卫生习惯;而社区教育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首席专家胡珍认为,要做好青少年的性教育工作,最理想的状态是父母和学校一起配合。因为父母能发现孩子个体化的问题,实时地给孩子解惑;学校能把握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从普遍性来进行孩子必需、必备的性知识系统教育。由此可见,学校性教育和家庭性教育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两者同步开展,构建一个承担性教育责任的共同参与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青少年性教育的效果。
家庭性教育的优势和问题
与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相比,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有些特殊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家庭性教育具有个别性。学校教育针对的是群体,注重的是普遍性。而性问题本身具有高度的个体性与隐密性,每个儿童性成熟的年龄不同,他们对于性的疑问也各不相同,学校性教育解决共性问题,难以全部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而在家庭中,每个父母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在交往的频率、观察的细致程度、了解的深度上,父母都有比教师更显优势。而且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比较亲近、随意,不像教师与学生之间那么正式,所以对于有些不便向教师提及的涉及自身的问题,如自身的生理变化、恋爱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等,孩子可以向父母提出,而父母也可以基于对孩子的深刻了解,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具体指导。
二是家庭性教育具有示范性。所谓性教育,并不仅仅指的是某些生理知识的传授,还是一种人格培养,它除了教给青少年系统的性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正确认识两性性别角色的特殊含义,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的性态度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自身行为对孩子的性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学校性教育相比,这种影响更加深刻而持久,更加有助于健康的性观念的形成。
从理论上说,家庭性教育在青春期性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法替代的。但实际上,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中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父母依然谈“性”色变,将“性”视为洪水猛兽,对孩子青春期的性困惑和性问题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由于父母自身缺乏科学的性教育知识,性观念保守。有些父母认为性是“不纯洁、不道德”的,孩子还是不懂为好;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知道了性知识便会激发好奇心,诱导他们去尝试,导致不良后果;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然而现有研究已经证明,接受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可以使得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性态度,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养成负责任的态度,学会保护自己。
二是由于相关政策法规缺乏相应的宣传普及。我国对于父母履行家庭教育包括性教育有着明确的职责规定。《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对父母承担家庭性教育的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普及推广和监督制度,《大纲》实际落实效果有限,青少年性教育主体依然处于“真空”状态。
三是长期以来“性羞耻”的社会文化影响。数千年来,“性”在中国一直被视为禁区,社会容不下对性的研究和探索,更谈不上性知识的普及和正规化性教育的全面实施,结果是“性禁锢”造成了“性神秘”、“性罪恶”、“性可耻”的错误认识,进而造成了普遍的性压抑和性愚昧。父母们自己从性压抑、性无知中走过来,又用同样的方法来压抑自己的孩子。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提及了家庭性教育及相关内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首次采用“性教育”一词,并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法律也涉及性教育相关内容。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五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第九十九条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监护及收养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
第十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关爱、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我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在我国各部委发布的相关教育类文件中,《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2019)涉及家庭性教育相关内容。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一)接受和参与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提升保护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责任意识。
(二)了解同性和异性生殖器官的构造、特点和相关功能。
(三)了解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女性月经的发生、特点,男性的勃起和遗精等知识。
(四)青少年性生理发育带来心理变化,对异性产生爱慕感,需要理智客观地认识自我和他人,树立正确恋爱观,认识到恋爱、婚姻与身心成长、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五)养成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保持外阴卫生,提倡每天清洗外阴;避免穿着紧身裤,应选择柔软舒适、透气性好、易于吸汗的棉质内裤等。
(六)过早发生性行为、早孕或人工流产,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不安全性行为可带来艾滋病、梅毒、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青少年要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拒绝性骚扰、性诱惑和性暴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明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及要求
12~15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12~15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15~18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特殊儿童、特殊家庭及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
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相关国际文件
目前在国际上对性教育的定义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国际组织从不同角度对性教育进行了阐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共同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提倡“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Sexuality Education, CSE)应作为优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性教育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父母可根据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需求开展适宜的家庭性教育。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和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于2010年联合制定的《欧洲性教育标准》、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发布的《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全面性教育框架》(IPPF Framework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和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MSIC)发布的《基础性教育指南》均为家庭性教育提供了丰富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共同发布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这是联合国第一次针对性教育提出的系统的技术纲领性文件。第一版《纲要》提出并倡导“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Sexuality Education,CSE)应作为优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为所有儿童和青年提供“全面性教育”,保障其人权。
2018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新的循证研究,发布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Revised Edition),说明了最新的研究数据,回应当代年轻学习者的需求,并为寻求解决这些需求的教育系统和实践者提供支持。
《纲要》的发布旨在指导各国开发适合当地国情的性教育课程,它为在世界范围内深入开展基于学校课程的性教育提供了指导和技术支持。《纲要》将“全面性教育”定义为一个基于课程,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的意义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使儿童和年轻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从而确保其健康、福祉和尊严。全面性教育培养相互尊重的社会关系和性关系,帮助儿童和年轻人学会思考他们的选择如何影响自身和他人的福祉,并终其一生懂得维护自身权益。2018年修订版《纲要》中,将“全面性教育”的基本内容框架分为8个关键概念(在第一版《纲要》的6个关键概念基础上做了更新与调整),分别为关系;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理解社会性别;暴力与安全保障;健康与福祉技能;人体与发育;性与性行为;性与生殖健康。每个核心概念下又细分若干主题并划分了4个学习的年龄段(5~8岁;9~12岁;12~15岁;15~18岁及以上),适用于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学习者。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WHO Regional Office forEurope)和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Federal Centre for Health Education,德语简称BZgA)于2010年联合制定了《欧洲性教育标准》(Standard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 Europe),试图为欧洲各国的政策制定者、教育和卫生机构以及专家们提供指导和参照。
《欧洲性教育标准》提出了“全人性教育”(Holistic sexuality education)的概念,将性教育定义为“关于性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和身体等多个层面的学习过程,从儿童早期开始一直贯穿青少年和成人期。其目的是支持和保护儿童与青少年性方面的发展。性教育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年轻人掌握信息和技能,并建立积极的态度,从而能够享有安全和令人满意的关系,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健康负起责任。性教育让年轻人能够做出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选择,为一个关爱和公平的社会做出贡献。所有儿童和年轻人都有获取适龄的性教育的权利。”其将性教育分为8个主题:人体和发育;生育;性;情感;关系与生活方式;性健康与幸福感;性与权利;性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并将学习年龄阶段划分为5个(0~4岁;5~8岁;9~12岁;12~15岁;15~18岁及以上)。
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
2010年,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发布《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全面性教育框架》(IPPF Framework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旨在通过提供针对全面性教育(CSE)的基本计划框架来激发思考和引发讨论,也有助于为新的全面性教育政策和计划的制定提供信息。它将性教育划分为7个主题,分别是:社会性别;性与生殖健康和艾滋病病毒;性权利和性公民;愉悦;暴力;多元化;关系。
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
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Marie Stopes International,MSI)是以玛丽•斯特普博士(Marie Stopes)命名的全球生殖健康领域的国际公益组织。1998年,该组织与商务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和卫生部合作,并于2000年在北京注册成立了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MSIC),重点关注中国未婚青少年、流动人口、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脆弱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优质的避孕、流产等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
2019年MSIC开发了《基础性教育指南》,是MSIC结合已有证据、多年工作实践及学习者的反馈认为性教育所应达到的最低水准。《指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与实践”,包含性教育从业者应当了解的本议题下的基础内容和关键概念。下篇为“核心信息”,为儿童与青少年所应学习掌握的基础内容。“核心信息”最佳适用年龄为13~18岁,但其中部分信息对于6~12岁群体同样适用。《指南》为家庭性教育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与信息参考。
其他国家的家庭性教育
荷兰
荷兰是全世界青少年怀孕和人工流产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在荷兰,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社会公众都把青少年的性发展看成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生理、社会、情感和文化方面的发展过程。在对待子女的性行为上,荷兰父母或许可以被称为全世界最宽容的父母之一。
美国社会学者艾米·夏洛特(Amy Schalet)向数十位“荷兰和美国无宗教信仰或温和基督教派的中产阶级白人父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会允许自己的青少年子女带女朋友(或男朋友)回家过夜吗?90%的受访美国人几乎不加思索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而90%的受访荷兰人则表示,他们将允许或至少会考虑一下。但是,夏洛特也认为荷兰父母的这种宽容态度是“有条件的”:很多荷兰父母认为进入青春期之后的子女会有性需求,因此父母的责任之一是确保子女的性行为能够安全健康的发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荷兰父母会接受子女带伴侣回家过夜、并为其准备避孕套。
瑞典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全国性教育组织的国家。瑞典的性教育能够走在世界前列,与其社会文化氛围和传统习俗有关。瑞典的社会文化氛围对谈论性教育的阻力不大,父母能够较为开放地与孩子谈论性知识。用卡通片来描写性活动,学生、父母、老师都认为可以接受。在瑞典,把性作为一个精神层面可以讨论的话题,已不再是“难登大雅之堂”。
美国
在美国,大多数父母赞成性教育应该从家庭开始。有调查显示,半数左右的美国青少年报告说他们曾跟父母谈论性健康相关话题,包括性交、避孕、性病和艾滋病等。尽管如此,青少年性教育专家们还是认为美国家庭为青少年提供的性教育内容太少,只有10%的美国家庭能保持经常性地谈论性问题。
相关机构
中国性学会家庭性教育分会
2021年3月7日上午,中国性学会家庭性教育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并进行了委员会的选举工作。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秘书长及副秘书长,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98位专家组成了中国性学会家庭性教育分会第一届委员会。
大会通过现场举手表决与线上投票表决方式,选举刘文利教授为主任委员;选举苟萍、胡珍、涂晓雯为副主任委员;选举于雷、左霞云等26人为常务委员;提名通过胡佳威为秘书长,刘爽、李治浩、张耀华为副秘书长。
新当选主委刘文利教授做了表态发言,她感谢了中国性学会领导和全体家庭性教育分会委员的信任,介绍了中国性学会家庭性教育分会筹备情况,并表示在本届任期内,将与全体委员通力合作,共同提高中国性学会家庭性教育分会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建设家庭性教育团队,为推动中国家庭性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爱成长
葛兰•昆特(Glenn﹒S﹒Quint)是美国资深性教育讲师,曾在美国各州、德国、俄罗斯、乌干达等国家和地区任教,其间在美国计划生育协会(Planned Parenthood)任性教育讲师及教师培训师超过8年。2009年,他带领“爱成长”创始人胡敏婷、苏艳雯和一批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和福利院的核心老师一起用了2年的时间,搭建了一套综合全面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性教育体系,涵盖了家长培训、学生课堂和师资培训的系统。2009年,“爱成长综合性教育课堂”成立了,在10年的时间内,一直专注于心智障碍者的性教育。
从2009年至今,“爱成长”致力于推动国内心智障碍性教育的开展,通过性教育让心智障碍者更好地与社会融合,结合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了近500场线下性教育讲座、分享会和线上性教育课程,服务人次达10万。
相关新闻:建议将性教育加入《家庭教育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已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将性教育纳入《家庭教育法》的提案。徐凤芹委员注意到,近年来,儿童遭受性侵害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案情令人触目惊心。儿童性侵害案例的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亦或是残障儿童都有可能遭受性侵害。通过调研,徐凤芹委员认为,家庭性教育能够帮助未成年人掌握预防性侵害知识和技能。同时,家庭性教育能够提升亲子关系,加深亲子沟通,保障儿童能够积极主动与家人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在遭到危险时能够第一时间告诉家人并获得保护及帮助。
《家庭教育法(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性教育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徐凤芹委员建议,将性教育纳入《家庭教育法》,实现《家庭教育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在性教育上的紧密衔接,进一步推动相关法律和制度完善。
徐凤芹委员在提案中的具体建议是在家庭教育法草案第十七条“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后增加“包括性教育知识”;第十九条(三)在“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后增加“向未成年人提供性教育”;在第二十条中增加“(九)珍爱生命,根据年龄和身心发育规律进行性教育”;第二十二条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后增加“开展性教育”。
相关影视作品
性爱自修室(2019)
影片信息
导演:本·泰勒,凯特·赫伦
编剧:劳瑞·纳恩,索菲·古德哈特
主演:阿沙·巴特菲尔德/艾玛·麦肯/舒提·盖特瓦/吉莲·安德森
类型:剧情,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英国
语言:英语
首播时间:2019年1月11日
集数:8集
每集长度:50分钟
季数:3
外文名:Sex Education
剧情简介
欧蒂斯(阿沙·巴特菲尔德饰)缺乏性经验。他的母亲是一名性治疗师。他和聪慧的“坏女孩”梅芙(艾玛·麦肯饰)在就读的摩尔戴高中联合开办了一个诊所,提供性爱治疗咨询服务。
社会影响
《性爱自修室》这部电视剧不光向广大观影群众普及了性知识,让更多人认识到、关注到性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在性爱困惑背后隐藏着的常常是我们受伤的内心。良好的性关系,是我们良好的自尊心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我们能够真正平等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能够发自内心地取悦自己是正当的,能够骄傲地相信自己的身体是美的、有魅力的——这些才是美好性关系的前提。
朱诺(2007)
影片信息
导演:杰森·雷特曼
编剧:迪亚波罗·科蒂
主演:艾伦·佩姬,迈克尔·塞拉
类型:剧情/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加拿大
语言:英语
上映时间:2007年
片长:96分钟
外文名:Juno
其它译名:少女孕记
剧情简介
高中生朱诺大大咧咧,是个可爱的精灵鬼。她正经历着青春期到成人的蜕变。这一天她突然做出决定:要和帅气的田径队员布里克发生性关系,共尝禁果。不久,朱诺发现,自己怀孕了。
和布里克谈婚论嫁显然还为时过早,但朱诺并不想堕胎,她和好友商量,决定把孩子生下来,然后交给一对善心的夫妇抚养。然而,父母终究得知了朱诺的秘密,反应并没有朱诺料想的那么糟糕——一家人因为腹中的孩子团结起来,共商计策,为她分担怀孕的点滴苦乐。但是,朱诺毕竟是一个超级年轻的妈妈,小小年龄如何应对这一切,恐怕还要经历一次心灵的蜕变。
社会影响
这部电影关注青少年怀孕、堕胎这一话题,让更多人认识到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电影更多地将关怀的目光对准在人身上,对准在朱诺身上。明明是个棘手沉重的话题,它却努力报以轻松幽默的态度,来探讨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没那么容易启齿的社会现象。电影从头到尾一直在反复强调的是种人性关怀,它骨子里鄙视冷酷生硬的手术刀以及充满悲情色彩的家庭伦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0 13:47
目录
概述
定义
开展家庭性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