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刘庆邦著长篇小说
《家长》是刘庆邦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9年12月。
内容简介
《家长》以一个普通家庭为核心,映射了长期以来整个社会面对教育问题时普遍存在的“中国式家长的焦虑”。女主人公王国慧小时候因家里贫穷而半路辍学,便把自己的理想与希望全部加诸儿子何新成身上。如同中国大多数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她对儿子在学习方面的关心无微不至,呕心沥血,而对儿子在心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之后生理、情感上的波动却采取了错误的围追堵截的方法,最终于导致儿子精神的崩溃。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作者自述创作《家长》的过程:“之前确实没写过这个题材,可是教育这个事情一直存在于我的生活里,存在于我的反思中。我的远亲中间发生了一个事,对我的触动和冲击是巨大的。一个男孩儿学习成绩不错,可上到高中突然精神失常了,没法儿接着上学了。退学之后,男孩儿的母亲想让儿子结婚,意思是成家立业早安定,对儿子病情也能起到缓解作用。男孩儿结婚以后好转了一些,还生了个儿子。儿媳妇在结婚前不知道丈夫的精神问题,后来知道了,跑了。男孩儿的精神状态再次受到影响,以致最后发生了更加极端的悲剧,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掐死了……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像个战士,之前的反思像是在训练,像是在厉兵秣马,这个事情一发生,战斗打响了,我不上也得上了。真实事件提供的材料是十分有限的,有时是一个结局,有时是一个人物的性格,最多是一个大概的故事走向,也就是大纲。除此之外,剩下的东西都得作者自己去寻找、收集、挑选后补充进去。这个事儿我听说的时候,大概只有一通电话的功夫,可是最后写出来有三十万字。那么多的内容哪里来呢?我只能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我有儿子女儿,我的同事朋友也都是家长,我们在家的时候各自教育孩子,聚到一块儿也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么多年下来,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这些东西经过反思,都是很好的素材。”
人物介绍
王国慧
丈夫何怀礼在城里的煤矿工作,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王国慧其实是这个家庭真正的“家长”。自身受过的教育、爱面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她竭力维持着家庭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但事与愿违,这个看似平常的家庭似乎始终被一种无处捉摸的“别扭”气氛所围绕,最终还是走向了既定的悲剧结局。小说一开始就告诉读者:“王国慧有肝,有胆,胆囊里还有一块石头。”这块胆结石恰如这种“别扭”生活的象征,它很难被取出,不疼的时候就安安静静地蛰伏在胆囊中,一旦发作却又威力十足,因而王国慧不得不小心翼翼,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免引发病痛。正如王国慧的家庭,看似和和美美,运转一切正常,然而背后早已经是“一地鸡毛”。丈夫对儿子的教育几近于撒手不管,还要背着王国慧“偷腥”;儿子何新成在王国慧的控制、父亲的不良影响和同学的捉弄之下,从“三好学生”变得疯疯癫癫,王国慧的美好理想终究敌不过冰冷芜杂的现实。可以说,王国慧多年以来苦心经营的,是典型的“暗疾型”家庭,是一种当代并不少见的畸形家庭模式。处于家庭中心,努力让家庭保持运转的“家长”王国慧,不得不应付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她无时无刻不处于无处捉摸又无处不在的“焦虑”之中。
作品鉴赏
《家长》揭示了父爱教育的缺失及相关问题。虽然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人们常常习惯性地将“家长”等同于“父母”,但在《家长》中,真正可以称得上“家长”的仅仅是何新成的母亲王国慧。而父亲何怀礼在作为儿子的“家长”这件事上是空有其名的,父爱教育的缺失使儿子无法获得健全的家庭教育,甚至在造成儿子何新成的命运悲剧上,何怀礼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该小说描写了“父爱”事实上的缺失。何新成的父亲何怀礼是玉泉矿的一名煤矿工人,在何新成与母亲“农转非”搬去城市之前,何新成与母亲一直生活在何赵庄,夫妻两地生活使何新成的成长完全由母亲负责。成长中父爱的缺失使何怀礼与何新成之间很难建立起亲密的感情,异地的分居更加重了父子之间的生分。何怀礼常年在煤矿工作,只有探亲假时才有机会与家人团聚,而何怀礼的探亲往往是喝酒请客,疏于对儿子的关心。况且每次父亲回家,母亲的注意力会从何新成的身上转移到丈夫何怀礼身上,这对于长期习惯母子二人状态的何新成来说,父亲的出现无疑是对这种平衡状态的打破,会增添他内心的失落感。他排斥父亲不情愿见到父亲,认为父亲是来和他抢夺母亲的,他用哭的力量来对抗父亲的“流氓”以求达到解救母亲的目的。甚至可以说,在何新成长期缺失父爱的成长环境中,他存在潜伏的“俄狄浦斯情结”。
其次,该小说表达了对“父爱”可以弥补而父亲却不作为现象的忧思。如果说过往的异地生活,何怀礼也是实属无奈,那么这种不健全的父子关系,完全可以借助“农转非”的机会得到缓和。但是何怀礼仍然像从前一样将儿子的成长教育完全交付给妻子,认为教育孩子是女性的事,是母亲的责任,并没有在儿子搬去矿上后做出任何弥补父爱缺失的努力,反而在残暴地处理儿子心爱的小花猫这件事上再一次拉开了父子间的距离,使“四年级的小学生何新成不但学会了自己压抑自己,还学会了隐瞒事情真相”。情绪的压抑,是何新成患上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是父亲形象的残缺。父亲的形象对于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而言是一种镜像,起一定的参照作用。当儿子有意无意向父亲学习时,镜像中何怀礼的高大形象却是残缺的,镜像中的父亲反而呈现为一个不堪的面目。他错误的“性教育”是导致儿子悲剧的重要原因。何怀礼不仅纵容自己的弟弟何怀信与宋娇鹅偷情,而且趁妻子王国慧外出学习期间与杨显有染,尤其是错误地让儿子看了电视里播放的“生活片”。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那些只会加剧他们肾上腺分泌,刺激人眼球的“生活片”犹如毒液,会扭曲未成年人的性观念,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这些龌龊的事都被年幼的何新成亲耳听到,或亲眼看到,但何怀礼最担心的不是儿子的身心是否因此受影响,而是自己的丑事是否会被儿子告发。他不仅以儿子偷看“生活片”为由要挟儿子替他保密,还在丑闻曝光后骂儿子是叛徒。人们心中固化的父亲伟岸的形象,被何怀礼的自私与不道德肢解得残破不堪。从何怀礼兄弟五人的姓名上读者看出,刘庆邦也有意构造一种反讽的效果。“仁义礼智信”,“礼”虽排在中间,但其他几种美德近乎发端于它。排行老三的何怀礼,虽然名字中寄寓着道德方面的追求,却在现实中缺乏内心的坚守,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2019年12月19日,该小说入选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2019年12月21日,该小说入选第四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19)。
2019年12月22日,该小说获第二届南丁文学奖。
2020年3月11日,该小说入选3月文艺联合书单。
2020年3月25日,该小说入选文学好书榜2月榜单。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红煤》《遍地月光》《黑白男女》《女工绘》等十二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黄花绣》等七十余部,《刘庆邦短篇小说编年》十二卷。多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德、意大利、西班牙、韩国、越南等国文字,出版有七部外文作品集。刘庆邦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1 11:4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