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汉语词语,拼音:kuān róng,意思是宽宏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出自《
庄子·天下》:“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
清
李渔《风筝误·拒奸》:“你不从就罢了,何须告诉母亲,待我陪个不是,求你宽容了罢。”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老舍 《二马》第五段一:“你有十足的理由去
起诉,你有十足的理由去要求赔偿,我只是求你,宽容他一些!”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桓公
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