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淮城市组群
2014年发布的规划通知
宿淮城市组群,包括宿州市域、淮北市域,总面积约12428平方公里,该组群是安徽省面向京津冀的门户地区、安徽北部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将突出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区域地位。
历史沿革
2014年9月1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的通知,宿淮城市组群开始启动规划编制。
2022年3月3日,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发布,推进宿淮城市组群建设。
发展规划
规划2030年,宿淮城市组群形成“一轴、两心、多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轴”指宿淮工业走廊,作为宿淮城市组群核心经济增长与城镇发展带,串联宿淮城市组群各城镇发展重点,通过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增长,从而实现区域的整体提升。
“两心”指宿淮城市组群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即宿州都市区和淮北都市区。其中宿州都市区主要由宿州中心城区、宿州高铁新城组成;淮北都市区主要由淮北中心城区、濉溪城区组成。通过两大都市区的集聚和带动,推动宿淮城市组群的核心集聚,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沿京沪廊道地区的整体发展与提升。
“多组团”指宿淮城市组群中重点发展的城镇和工业增长点,包括萧县-段园产业组团、朔里-石台-永堌产业组团、古饶-符离产业组团、四铺-西二铺产业组团、南坪-双堆集-桃园产业组团五个地区。
第29条 发展重点政策指引
(1)共建宿淮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充分利用宿淮两市交通区位条件和承接产业转移转移基础,整合两市、劳动力、土地、水等资源要素,沿京沪发展走廊打造宿淮承接产业转移基地,作为皖北承接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特别政策区,推动皖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
规划在宿淮两市之间的古饶-符离地区共建商贸物流基地,集专业市场、物流配送、包装加工、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为一体,服务两市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能级提升。
(2)促进水资源协调利用
强化宿淮两市水资源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形成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共同制定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针和策略。
(3)促进生态共同控制
统筹沱河-沱湖-花园湖生态保育带的建设,控制水系沿线的污染物排放,建设生态防护林,保障生态功能;协同建设青阜生态廊道宿淮段,注重对生态廊道沿线采煤塌陷区的共同治理和生态斑块的保护。
共同建设龙脊山区域绿地,加强协同管理,维护片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减缓水土流失、保障水源涵养的功能。
城市
宿州
(1)功能定位
皖北城镇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宿淮城市组群的核心城市,京沪沿线重要的轻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全省新兴的煤电化产业基地。
(2)人口与用地规模控制
规划2030年,宿州市域总人口540-580万人,城镇化水平63-66%,市域城镇人口为350-380万人。
规划2030年,宿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100-130万人。
(3)生态空间保护指引
构建贯穿宿州市的沱河-沱湖-花园湖生态保育带、京九生态廊道宿州段、青阜生态廊道宿州段,加强对城市内部水系、重要生态点源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特色水果种植基地的保护,加大对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
重点保护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砀山酥梨基地、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地区作为宿州市城市生态核心。
控制市域内的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现象。
(4)区域交通设施建设
枢纽设施:包括宿州站、宿州东站、徐蚌宁城际铁路客运站、宿州汽车客运站、宿州港等重大交通设施。
交通网络:包括京沪高速铁路、徐蚌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宿淮铁路、陇海铁路以及京台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宿登高速公路等。
区域交通设施廊道:依托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构筑沿京台线交通走廊,连接徐州、合肥等城市;依托高速公路、铁路构建沿连霍线和沿宿登线交通走廊。
(5)区域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城市水源,加快紧急备用水源地建设进度,提高中心城区三座水厂的供水规模。
加快区域500千伏以上电力廊道建设,加强燃气门站及调压站建设。
协调淮水北调工程,着力保护调水河道水质环境,提高调水工程的可达性。协调与淮北的煤炭塌陷区治理工程。
(6)区域协调
与淮北市联动发展构建宿淮城市组群的核心主体,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做好资源共享实现产业分工协作,做好沿京沪走廊地区城乡发展协调工作,全面融入合淮蚌发展轴线。
与蚌埠市做好沿合淮蚌发展轴的城镇联系,促进交通设施通道协调,产业布局协调工作。
与江苏省徐州市做好交通设施对接,产业分工协作工作,更好的融入徐州都市圈,与淮北一起构建徐州都市圈副中心。
与河南省做好交通设施联系。
规划2030年,砀山县城人口规模为30-40万人。
大力发展优质黄桃、酥梨种植及加工,依托知名企业强化果蔬加工产业链的构建,形成全国知名的果蔬生产加工基地,加强与河南、山东、江苏的通道建设,形成互动发展的态势。
规划2030年,萧县县城人口规模为40-50万人。重点关注与徐州、淮北的功能关系,积极承接徐州产业转移,形成互动发展态势;加强通道建设和廊道控制,提升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品质和知名度;关注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采石活动,保护生态环境。
规划2030年,灵璧县城人口规模为30-40万人。
依托灵壁石文化,发展相关产业,重点发展渔沟镇成为县域副中心;加强区域通道对接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展示,加强与宿州、淮北、徐州的互动发展。
淮北
(1)功能定位
皖北城镇群的重要中心城市,宿淮城市组群的核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煤电化、矿山机械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区域现代商贸物流城市。
(2)人口与用地规模控制
规划2030年,淮北市域总人口210-250万人,城镇化水平78-80%,市域城镇人口为170-200万人。
规划2030年,淮北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110-140万人。
(3)生态空间保护指引
构建贯穿淮北市的沱河-沱湖-花园湖生态保育带、青阜生态廊道淮北段、浍河生态廊道,加强对城市内部河流、湖泊湿地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
强化对煤炭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将中心城区中由塌陷区形成的人工湖泊作为淮北市生态核心进行重点保护,打造成城市的“绿肺”。
(4)区域交通设施建设
枢纽设施:包括淮北站、淮北汽车客运站、徐蚌宁城际铁路客运站、淮北港等重大交通设施。
交通网络:包括郑徐高铁淮北连接线、徐蚌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宿淮铁路、淮北-阜阳铁路连接线以及京台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宿登高速公路、济祁高速公路、阜淮(北)高速公路等;提升浍河航运等级、推进韩村、南坪港区建设。
区域交通设施廊道:依托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构筑沿京台线交通走廊,连接徐州、合肥等城市;依托高速公路、铁路构建沿连霍线和沿宿登线交通走廊。
(5)区域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淮水北调工程,落实城市未来发展的水资源储备,加快塌陷区环境治理工作,逐步降低地下水开采力度;建设新水厂,导入调水水资源,实现区域给水联网。
加快区域500千伏以上电力廊道建设,加强燃气门站及调压站建设。
协调淮北与宿州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协调淮北的污水尾水排放,减少对宿州水域污染的可能性。
(6)区域协调
与宿州联动发展构建宿淮城市组群的核心主体,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与宿州做好全面的区域快速交通的衔接工作,全面对接高铁,实现产业分工协作,做好沿京沪走廊产业增长和交界地区城乡发展协调工作,全面融入合蚌淮发展轴线。
与蚌埠市做好沿合蚌淮发展轴的城镇联系,促进交通设施通道协调,产业布局协调工作。
与亳州市做好交通设施通道协调,产业分工协作工作。
与徐州市做好交通设施通道协调,产业分工协调工作,更好的融入徐州都市圈,与宿州一起构建徐州都市圈副中心。
与河南省做好交通设施通道协调工作。
规划2030年,濉溪县城人口规模为30-40万人。
利用京沪线廊道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重点打造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省政府给予用地指标倾斜、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推动古饶镇与符离镇的产业功能对接,共建商贸物流基地;全面对接淮北中心城区,加强交通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功能分工协调、生态共建共保;重点关注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和综合治理,引导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第43条
协调
第85条 皖北与苏北协调要点
(1)功能布局协调加强皖北与苏北之间的产业合作,优势分布、合理分工,创新产业合作形式与领域,促进皖苏产业发展一体化。联合苏北、皖北共同打造区域旅游体系,加强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共享、旅游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合作;依托主要交通干线,打造皖北亳州三国文化及华佗故里、蚌埠凤阳明皇陵、徐州两汉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之旅。加强蚌淮城市组群与淮安地区的功能联系和综合交通系统衔接,强化物流、商贸与生态合作与协同发展,提升蚌淮城市组群作为沿淮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作用;构建宿淮城市组群,发挥徐州都市圈副中心作用,强化产业经济、区域交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省际合作与联系。
(2)交通体系协调加强皖北、苏北地区综合交通体系衔接。构筑以徐州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为核心的带状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构筑皖北与苏北之间的宿州-淮北-徐州、淮南-蚌埠-淮安等重要的交通联系廊道。构建由京台高速、连霍高速、沿淮高速等构成的高速公路连接体系,由京沪高铁、徐蚌宁城际铁路等构成的快速铁路连接体系,以及由京沪铁路、宿淮铁路、沿淮铁路、淮海铁路等构成的普通铁路连接体系;充分发挥淮河航道功能,协调淮南、蚌埠、淮安等沿淮港口的综合布局;加强徐州观音机场、淮安莲水机场与皖北地区的交通联系。
(3)生态保护与市政基础设施协调保护淮河生态环境,控制城镇开发对淮河的影响,减量化污染物排放。加强对淮河支流的保护,提升支流的水环境质量。设置沿淮河滩涂湿地保护带,规范淮河的开发建设行为,保障淮河岸线的有序合理利用。协调区域1000千伏区域特高压输电线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廊道建设。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7 10:3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发展规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