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营,指军队行军或战斗后的临时住宿。目的是使部队得到休息和整顿,为继续行军或战斗作好准备。宿营,分为舍营(利用居民房舍住宿)、露营(在房舍外露宿或用帐篷住宿),或两者结合的宿营。宿营地域应根据敌情、地形和任务选定。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 [take up quarters]∶军队在某地临时住宿。
这一支小部队在雄伟的万山丛中停下,埋锅造饭,将士们饱餐一顿,就地露天宿营。——
姚雪垠《李自成》
2. [put up;stay accommodation]泛指在野外住宿。
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生火宿过营。——《天山景物记》
引证解释
1. 犹宿卫。护卫王宫。
《韩非子·内储说下》:“﹝ 商臣 ﹞於是乃起宿营之甲而攻 成王 。”
王先慎 集解引 顾广圻 曰:“《左传》云:宫甲。”
2. 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山东名 高平 ,是 亮 宿营处,有 亮 庙。”
朱德 《游南泥湾》诗:“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窰也难找。”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十章:“照例是天一黑,队员们都准备好行装,到队部指定的道南或道北的秘密村庄里宿营。”
基本要求
有适当的地幅、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车辆进出道路,避开明显的目标,便于隐蔽和防护,便于抗击敌人的突然袭击,便于继续行军和进入战斗。宿营时,应充分利用地形,疏散、隐蔽地配置,构筑必要的掩蔽工事,加强侦察、警戒、防空和伪装,严密组织对核、化学、
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有敌情顾虑时,还要预先制定战斗方案,加强值班部队,做好随时抗击来自地面和空中敌人突然袭击的准备,保障部队的安全。
地点选择
近水露营休息离不开水,近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
因此,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靠近溪流、湖潭、河流边,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有些河流上游有发电厂,在蓄水期间河滩宽、水流小,一旦放水时将涨满河滩,包括一些溪流,平时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发大水或山洪暴发,一定要注意防范这种问题,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
背风在野外扎营,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背风同时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
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近村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禾、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近村的同时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
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
营地建设
营地选择好后即要建设营地。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野外露营地,整个营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分以下一些步骤
平整场地将已经选择好的帐篷区打扫干净,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不平整、带刺、带尖物的任何东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如果是一块坡地,只有坡度不要大于10度一般都是可以作为露营地。
场地分区一个齐备的营地应分帐篷宿营区,用火区,就餐区,娱乐区,用水区(盥洗),卫生区等区域。第一个先落实宿营地。用火区应在下风处,距离帐篷区应在10~15米以上,以防火星烧破帐篷。就餐区应就近用火区,以便烧饭做菜及就餐。活动及娱乐区应就餐区的下风处,以防活动的灰尘污染餐具等物,并距离帐篷区应在15~20米,以减少早睡同伴的影响。卫生区应在宿营区的下风处,与就餐区、活动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别上下两段,上段为食用饮水区,下段为生活用水区。
建设帐篷露营区如有数顶帐篷组成的帐篷营地区,在布置帐篷时,应注意第一,所有帐篷应是一个朝向,即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并排布置。二,帐篷之间应保持不少于1米的间距,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系帐篷的抗风绳,以免绊倒人。三,必要时应设警戒线(沟),在山野露宿有可能会遇到威胁性的动物或者坏人的攻击,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可以在帐篷区外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质围帐篷区画一道圈,这样可以防蛇等爬行动物的侵入。或者用电子报警系统等办法。
建设用火就餐区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儿或是相近的地方,这个区域要与帐篷区有一定的距离,以防火星烧着帐篷。烧饭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外或上风处。就餐区最好有一块大家围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块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餐椅”同样用石块最好,或者席地而坐,由于地气人体有害,故可以用各自的睡垫或气枕头代用一下,不要怕麻烦,至少要用雨衣或塑料布。多数就餐时间已经是天黑的时候了,应当考虑照明的位置,不论是用汽灯还是其他方式照明,灯具应当放在可以照射较大范围的位置,如将灯具吊在树上、放在石台上或者做一个灯架将其吊起来。
建设取水用水区用水、取水一般都在水源处,盥洗用水与食用水应分开,如是流水,食用水应在上游处,盥洗生活用水在下游处。如是湖水即同样要分开地方,两种用水处应当距离10米以上。这种划分是出于卫生的需要。另外,取水要经过的河滩地带乱石灌木等物较多,没有小路可寻,故应当在白天的时候注意清理一下,不然晚上取水时就不方便了。
建设卫生区卫生区即是队员们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专门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处即可。如果队员人数多或者住宿天数在两天以上,即应当挖建茅坑,临时厕所应建在树木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围帘了。更要注意不能建在行人常经过的地方。如果附近的溪流多,可以将厕所建在溪流上,在小溪上塔两根大木头,要建平稳并有安全感,大家即可在上面大小便,并将大小便直接排入溪流中,不用耽心会污染河流,小量的粪便会被河流中的生物分解或被自然净化。如果已建了卫生区,大家的大小便就应该在修建的卫生区里进行,而不应满山排泄,而大煞风景。
建设娱乐区娱乐区可以在就餐区,待就餐以后打扫出来即可,如果场地大,也可以单独划出一块地,只要场地平整即可,同时场地里绊脚、碰头(矮树)的东西要少,因而要进行一般性的清理,在玩一些游戏时应在一个划定的圈子里拉上保护绳,以免不注意发生意外事故。
注意事项
在户外旅行应当知道些气象的基本知识,本书在第七章中有些介绍,这里是针野外露营进行介绍。一旦到了户外,就只有听天由命,我们只能认识自然,而不能左右自然。旅行中除了遇到雷雨、大风雪等情况应当停止、休息外,其他情况均可以继续行动。而在野外露营就需用多考虑一些气象问题
防雨
防雨是露营气象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判断当晚有可能下雨,应当营地及帐篷进行必要的防雨处理,除选择好营地外,需要挖泄洪沟,加固帐篷并增强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帐篷外加盖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将各种旅行用品放置在帐篷中等。防雨应在扎营前观察天气变化情况,经常外出旅行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就会掌握是个大慨。
防风
风向应扎营比较重要,关系到帐篷门、炉灶口开向及营地各区域的整体布置问题。这须要了解一些地形气候知识,在大湖泊边扎营,其风向是早晚相反变化,白天,地面温度上升快,风向是向陆地刮;夜晚,地面温度下降快,风向向湖区刮。故应当将帐篷门背风开,而炉灶口应向风开。在炎热干燥的山区同样有相似的情况,白天,由于山谷(谷地)气温上升慢于山坡(山顶),呈上升气流,即谷地向上刮风,而夜晚则呈下降气流,风向谷地刮。故在山谷中扎营时应当事前考虑这种情况。研究风向及风力,应户外运动比较重要,有条件的可以带上一个风向风力表,或根据下表查知风力,在记日记时不妨记录一天最大的风速。
气温
气温应户外旅行同样重要,我们应当学会气温管理,即掌握在什么季节、什么地区的气温变化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的装备、服装配置。学会气温及变化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直觉判断,这就要经常携带一个气温表,经常性的照观察、体验。一日之中,一般在下午2点为当日最高气温,为其峰值;而夜里2点~3点是最低点。这一日之间的温差叫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地形、季节、天气状况等因素相关,一般来,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内陆比沿海地区、晴天比阴天、盆地比平原、荒漠比林地的日较差大。在森林中,由于森林的储存功能,日较差小,林中要比无林地气温低0.7~2.3℃,夏季低8~10℃,冬季低4~5℃,同时森林中的湿度也较大,故在森林中露营应当注意这一问题。
住宿溶洞
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野外,常可见到各种形式的山洞,旱洞、水洞、穿山洞、复合洞等,住宿溶洞是野外旅行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我们的祖先就是从住宿溶洞开始了新的地面生活。可见住宿溶洞是安全、方便、温暖、避风避雨的好地方。住宿溶洞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通风首先要察明该洞是否是通风的溶洞,而不是一个死洞。保持空气的流通很重要的,可以点一支香烟察该洞是否通风,只要烟向洞中或洞外单向的飘动即明此洞是通风的。
浅住洞多是比较深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好将营地安排在距离洞口较近的地方,以方便撤营及转移。
水情在确定一个溶洞可否住宿时,应先弄清此洞的水情,多数的溶洞都有流动的地下水在活动,有个别的地下水水情复杂,尤其在雨季就更应当注意,选择的住宿地应当干燥,上无滴水。
其他在溶洞住宿应当注意不少的溶洞多有蝙蝠、燕子等动物栖息,因而入洞住宿最好少惊动它们,或者换一个洞。如果洞穴探险没有经验应当在洞中少活动,单人活动应当禁止;在洞中住宿可以不用支搭帐篷,只需铺上各种睡具即可,如果有蚊虫可以烧烟驱赶。
露营时候要带好所需的工具,帐篷,铲子,一些食物,饮料,以及止痛药都是必备的。谨记三人成行安全的道理,如果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拨打求助电话或是打出SOS警报。对于自助游可自行购买短期出游意外保险,找保险公司或者网上购买,厦门的一份20元左右。
风力等级表
风力等级 风速 外 界 表 象
0级静风 0.0-0.2 烟柱直上,水面无波,树叶不动。
1级软风 0.3-1.5 弱而无力,烟随风去,树叶微动。
2级轻风 1.6-3.3 人有感觉,树有微响,旌旗始动。
3级微风 3.4-5.4 细枝摇动,旌旗风展,稻谷摇动。
4级和风 5.5-7.9 树枝弯动,灰尘四起,纸飘空中。
5级劲风 8.0-10.7 小树摇动,湖塘起波,庄稼起伏。
6级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撑伞难行,大树摇动。
7级疾风 13.9-17.1 迎风难行,全树摇动,大树弯枝。
8级大风 17.2-20.7 阻力甚大,小枝折断,江河浪猛。
9级烈风 20.8-24.4 吹坏烟囱,小屋受损,瓦片移动。
10级狂风 24.5-28.4 行人吹跑,逆风难行,树木刮倒。
11级暴风 28.5-32.6 破坏严重
12级飓风 32.7以上 摧毁极大
露天宿营
露宿是我们野外生活的一种锻炼和考验,同时也是一种难得地生活体验。在没有雨水、大风、风雪及霜的天气,完全可以试试在露天下露宿的方式,不用支搭帐篷等任何遮挡物。露宿可以选择一块大树下,铺上塑料布、防潮垫,再放上睡袋,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块塑料布,或者在睡具的上方简单的挂一张防雨布,露宿主要的问题就是防露水及蚊虫的侵袭,可以在睡袋的头套处罩一层纱网,以防蚊虫,或连夜的烧烟火,燃烟可以防止霜降,减少露水,在一些农村可以看到农民这样做为减少霜降。当然,雨季、冬天就不要露宿。另外,注意不要在水边、草木密集的地方露宿,那些地方蚊虫多,也不安全,同时,在露天露宿一般气温比帐篷里低5度左右,故要多加衣物,以防着凉。
另一种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吊床的优点是不会被地上的动物袭扰(如蛇等爬行动物),并在一些潮湿的地带很适合,用吊床要在睡袋下垫防潮垫,并在吊床上方挂一张防雨布。有一种吊床式帐篷即有防雨蓬,同时还有防蚊虫的纱帐,很适合丛林宿营。
军事术语
部队离开常驻营房遂行各种任务中的临时住宿。分为舍营、露营及两者结合的宿营。目的是使部队得到休息和整顿,为继续行军或战斗做好准备。“宿营”一词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上》:“山东名高平,是亮宿营处,有亮庙。”宿营随着行军、作战的需要成为军队不可缺少的行动。中国《左传・庄公三年》中“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的论述,是关于宿营的最早记载。古代宿营以帐幕露营为主,配置与阵法一致,一般不在复杂地形上宿营,营区周围围以木栅,掘沟筑垒,设置障碍物,并规定宿营纪律,派出警戒,利用各种简易信号报警和应变。近代,由于城市居民地的发展,舍营被广泛采用。但在一些国家,为了提高军队的机动和应变能力,继续采用露营方式。现代,随着武器装备特别是侦察技术的发展,军队宿营更加注重隐蔽伪装、疏散配置,并构筑工事,组织对空警戒和各种防护措施,灵活采用各种宿营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时期,根据行军或战斗需要组织宿营。注意选择隐蔽和便于机动的地形,利用人民群众的掩护,秘密进入宿营地,不久住一地,常夜行晓宿,露营与舍营相结合,严密组织各种警戒和保障。宿营时部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部队之间相对关系基本不变,便于建立稳定的通信联系,也便于部署调整和指挥控制;宿营地域通常遮蔽较差,部队隐蔽伪装较困难;在特殊地形、气象条件下,自然环境恶劣,对部队宿营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静止目标易被敌侦察定位,易遭敌火力、兵力袭击,尤其是远程精确打击、水下突击,警戒任务繁重。基本要求:预先计划,选择良好的宿营地域;充分利用地形,隐蔽疏散地配置兵力;加强侦察、警戒、防空、工程作业和伪装;严密组织对敌人核化生武器袭击的防护;严密组织警报报知和通信联络,保持经常戒备,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宿营计划一般在组织部队行军时制定,通常明确:宿营地域及配置;指挥所的位置;进入宿营地域的顺序及时间;宿营警戒及各种保障措施。宿营地域的选择,根据任务、敌情、地形等条件确定,须便于隐蔽和防护,便于抗击敌人突然袭击,便于行军和进入战斗,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进出道路。宿营配置,须避开明显目标和疫病区,配置样式力求与战斗部署相一致,指挥所配置在隐蔽、便于指挥的位置上。宿营前先进行周密的侦察,派出设营队勘察和选择具体宿营位置,引导部队进入。部队进入宿营地域后,立即派出警戒,指定值班分队和火器;组织对空防御和对核化生武器袭击的防护;视情况构筑坦克、火炮、车辆等重装备及人员的掩蔽工事,利用制式和就便器材进行伪装;并按上级统一规定建立警报报知系统,规定紧急集合场;严格禁止无线电通信,加强夜间灯火管制。在特殊地形、气象条件下宿营时,还须采取其他相应的保障措施。宿营中,遇敌空中侦察时,及时判明敌企图,通报所属部队、分队,采取对抗措施。遇敌空袭时,按预定方案,积极进行抗击。发现敌核化生武器袭击征候时,及时发出警报信号,做好防护准备。遭袭击后,组织力量抢救伤员,抢修武器装备,恢复部队战斗力。未来
信息化战争中,战斗的连续性将增强,战斗间隙更短暂,宿营与战斗的联系更加紧密,组织宿营更为复杂,宿营时更加强调保持高度戒备,并提高对各种突然情况的应变能力。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