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鲇,
鲇形目毛鼻鲇科(Trichomycteridae)下的部份物种统称
是一种生长在南美洲
亚马逊河流域的的鱼,属于鲇形目毛鼻鲇科。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成体小于5cm,体色透明,无鳞,体形细长,因此很难被发现。其
鳃盖上有成束棘刺,以寄生方式生存:常钻入大鱼的鳃中,用棘钩住周围组织固定身体,吸食血液。
如果人类在水下小便有可能被其钻入尿道,一旦发生,只能通过手术取出。而寄生鲇误入尿道的原因是因为尿液中有类似鱼鳃产生的化学物质(氨、尿素分别是鱼鳃和尿道的蛋白质代谢物,其来源、性质、作用都非常相似),从而吸引了寄生鲇。据称当地土著会用Jagua tree的果实制成的果汁加热制成茶,饮用后,会令寄生鲇的骨骼溶化而无法再固定在人体内。通常在两个小时内见效。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由外科手术将鱼移除。
尽管生活方式像吸血鬼,但这种寄生性鱼类在广阔、浑浊的亚马逊河中其实微不足道。如果不是拥有如此恶劣的名声,它们或许只会埋没在巴西分类学家的潦草笔记之中。然而,这正是寄生鲇引起众多推测的开始。在一份早期的笔记中,对寄生鲇进行了如下典型的描述,这种鱼“非常微小,但做出来的邪恶行为却独一无二”。类似的描述在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比如几位欧洲探险者遇到亚马逊河丛林的土著居民后,后者会向他们讲述众多关于这些河中怪物的故事。这种小鱼能带来最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当地居民称,这种小鱼有时甚至比同水域中成群的食人鱼还要可怕。
德国植物学家卡尔·弗雷德里克·菲利普·冯·马蒂乌斯( Carl Friedrich Philipp von Martius)是第一位对亚马逊河流域的寄生鲇进行记录的欧洲人。他描述了当地男性在水中活动时尝试憋尿的情形。
大英博物馆的鱼类学家乔治·艾伯特·布朗格(George Albert Boulenger)描绘了一个用椰壳和棕榈叶片制成的用于保护下体的装备,他还描述了一个更加复杂的浴室系统,深入亚马逊河中,通过弯曲、盘旋的管道取水,而不必将身体浸没到水中。这些作者大多数将焦点放在男性如何容易受到袭击上(或许因为他们都是男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寄生鲇并不会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