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
中药
寒水石,中药材名。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功能主治为: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①《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③《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痹。④《医学入门》:治小儿丹毒,烧为末,醋调敷之。⑤《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目。⑥《医林纂要》:除妄热,治天行大热及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水肿。⑦《本草求真》:敷汤火伤。⑧《本草求原》:治心肾实热。
来源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
性味归经
辛咸,寒。
①《本经》:辛,寒。
②《纲目》:辛,咸。
入心、胃、肾经。
①《纲目》:入肾走血。
②《本草新编》:入胃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阴、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
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①《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③《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痹。
④《医学入门》:治小儿丹毒,烧为末,醋调敷之。
⑤《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目。
⑥《医林纂要》:除妄热,治天行大热及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水肿。
⑦《本草求真》:敷汤火伤。
⑧《本草求原》:治心肾实热。
形态特征
矿物形态详芒硝条。《本草》所载的寒水石,据考证应为芒硝的天然晶体,但近代寒水石药材的商品,有红石膏与方解石二种,前者多用于北方,后者多用于南方。矿物形态参见石膏及方解石条。
资源分布
1.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方解石Calcite参见“方解石”条。
生长环境
1.广泛形成于沉积作用,如海盆或湖盆地中化学沉积的石膏,常与石灰岩、红色页岩、泥灰岩等成层出现。
2.方解石Calcite参见“方解石”条。
药材性状
①北寒水石本品为纤维状集合体,呈扁平块状或厚板状。大小不一,厚0.5-3.5cm。淡红色,有的为白色;条痕白色。表面凹凸不平,侧面呈纵细纹理,具丝绢光泽。质较软,指甲可刻划成痕;易砸碎,断面显直立纤维状,粉红色。气微,味淡。以粉红色、有细丝纹、具光光泽、无杂石者为佳。
②南寒水石参见“方解石”条。西藏产“南寒水石”主为粗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有棱角。主为浅棕褐色。具玻璃样光泽;半透明。显微鉴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相关配伍
①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②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事方》鹊石散)
③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亦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金匮要略》风引汤)
④治风热心躁,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寒水石半斤(烧半日,净地坑内,盆合,四面湿土壅起,候经宿取出),入甘草末、天竺黄各二两,龙脑二分。糯米膏丸,弹子大,蜜水磨下。(《姚僧坦集验方》龙脑甘露丸)
⑤治男女转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为末。水一斗,煮五升,时服,一升即利。(《永类钤方》)
⑥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凝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草汇言》)
⑦治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上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有窍处。(《普济方》)
⑧治汤火伤灼:寒水石烧研敷之。(《卫生易简方》)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
①《药对》:曾青为之使。畏细辛、飞廉、朴硝、铁、醋。
②《本经逢原》:久服伤阴,大肠受伤,多致便血;湿热瘙痹,良非所宜。
相关论述
①《纲目》:凝水石其气太寒,其味辛咸,入肾走血,除热之功,同于诸盐。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则是长石、方解石。用者详之。
②《本草经疏》:凝水石,《本经》味辛气寒,《别录》加甘,大寒无毒。《经》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热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及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也,易饥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阳明之邪热,故能止渴不饥。水肿者湿热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气上溢于腹,而成腹痹,辛咸走散之性,故能除热利窍消肿也。疗腹中积聚者,亦取其辛散咸软之功耳。凝水石,按本文云盐之精,则与石膏、方解石大相悬绝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隐君复云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难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别。生卤地,味辛咸,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气大寒,能除有余邪热。《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宜之,请湿肿满属脾土者忌之,大宜详审,慎勿有误。
③《本经逢原》: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匮》风引汤,《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如无真者,戎盐、玄精石皆可代用,总取咸寒降泄之用耳。
化学成份
1.北寒水石主要成分为硫酸钙(CaSO4・2H2O),尚含有铁、铝等杂质。
2.南寒水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尚含镁、铁、锰、锌等杂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9 10:3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