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精舍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马伏天湖之阳,为朱熹创办的第一所书院。当时地属崇泰里后山铺东,旧名“寒泉坞”。寒泉精舍是和朱熹之母祝氏夫人墓联系在一起的。1170年正月,朱熹葬母于寒泉林天湖之阳;同年,在墓旁构筑精舍,匾曰寒泉,守孝治学。
倡学与创设书院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推朱熹。他是一位把“教师”当成终生职业的大学问家,是继
孔子之后的中国古文化的第二位巨人。
辛弃疾在武夷山任祠官期间,即对朱熹赞叹道:“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朱熹把对民族的忧患寄托于教育拯救,将教育作为一生的追求,并且认为教育的最好平台就是书院。因此,朱熹在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兴建、修建、扩建了寒泉精舍、云谷书院、
武夷精舍、考亭书院、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湘西精舍等书院十余座,游讲各地书院数十所。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的学术生涯并不平坦,甚至是一路坎坷。朱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政治的边缘地带,其学术屡遭“禁学”运动的打击,但朱熹并未改变其进行学术创新的初衷,反而更加坚定了以书院为基地进行学术研究与传播的决心。朱熹不仅在出生地福建
武夷山创建了寒泉精舍、云谷书院、武夷精舍、同文书院和考亭书院等5所书院,还先后修复和讲学于21所书院,其学术研究大多是在书院完成的。
朱熹在寒泉精舍初步完成了其学术体系的建构工作,自乾道五年(1169年)创立寒泉精舍之后,他在此完成了《
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
近思录》、《
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论语或问》、《孟子或问》等著作。此后,朱熹在武夷精舍、竹林精舍继续进行其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宣讲。
以
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首倡经世致用,对朱熹和
陆九渊的理学争执采调和折衷态度。吕、朱两私交甚笃。朱熹家居任祠官之时,吕祖谦产多次偕朱熹讲学于武夷山和毗邻的建阳寒泉精舍。至今武夷山九曲极乐国附近的山岩仍留“东莱先先讲学处”的
摩崖石刻。
淳熙二年(1175年)五月,吕祖谦翩然来访朱熹。两人在建阳的寒泉精舍讲学之余,还互相切磋砥砺诸子之学。他们研读了“四君子之全书”(四君子即
周敦颐、
程颢、
程颐、
张载)之后,,为他们学问之浩瀚精深所折服,准备撷取其精华编撰成书,作为教育后人之用。他们共同呕心呖血,精心地选录诠释,终于编成了儒学巨著《近思录》。朱熹在《书〈近思录〉后》里叙述了这一段两人合作著书的经历:“淳熙乙末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浙江)东阳,过予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
闳博,若无津涯,而惧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益凡学者所以求诸用力,处己治人之要,与夫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初见其梗概”。吕祖谦也写了《跋》:“所载讲学之方,日用躬行之实,具有科级。循是而进,自卑升高,自近及远,庶几不失纂集之旨。”
朱熹此举流传到朝鲜李朝,往往被李朝学者所仰慕和效仿。河弘度曾于方丈之南士林山麓构茅舍新斋,因仰慕寒泉精舍而名以“慕寒斋”。效仿者如赵锡胤、李采、姜允齐等甚至直接“抄作业”,将其书院也称为“寒泉精舍”。对此,朱门后学朝鲜学者李种杞有一代表性的解读。他说:“坟之有庵,所以寓孝思备展扫也,非为读书讲学而设也。”接着,他笔锋一转:“然晦庵夫子于寒泉精舍,亦尝与生徒讲授。自是世之笃行君子者,亦往往取法焉。盖夙兴夜寐……亦不出于修身讲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