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Brassica rapa var. oleifera DC.)是
十字花科芸臺属的植物,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直立,基生叶大头羽状深裂,顶裂片圆形或卵形,侧裂片一至数对,卵形;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花期呈伞房状,花鲜黄色,卵形;种子球形,紫褐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植物学史
起源演化
关于芸薹的起源地,多数学者认为这个种的初生起源中心在中国。J.G.Vaughan和J.S.Hemingway(1959年)认为小白菜(B. chinensis)和大白菜(B. pekinensis)原产于中国,之后被引入日本、北美和欧洲。星川清亲(1978年)认为芸薹在公元前1世纪的汉代时由中国传到日本,中国是芸薹的原生中心。A.C.Zeven将油菜及其相近种列为中国-日本中心的最重要的起源作物之一。
然而,也有不同观点。例如,H.H.Babunov(1926年)提出芸薹原产于中亚细亚、近东、地中海沿岸等地;E.N.Sinskaja(1928年)则认为芸薹的初生中心在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相邻地带,次生中心在小亚细亚到伊朗一带。
在中国,胡先骕(1955年)认为芸薹原产于我国西北地区,种名定为B. campestris var. oleifera D.C.。近年来,谭其骧(1979年)、李家文(1981年)、卜慕华(1981年)、李曙轩(1982年)等学者均对芸薹属植物中芸薹(B. campestris)和芥菜(B. juncea)在中国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是这些作物的原产地之一。
中国曾勉和李曙轩(1942年)对中国芥类进行了分类,将菜型油菜定名为B. juncea var. gracilis Tsen & Lee,并认为它是中国特有的,且指出中国四川盆地是芥类分化的小基因中心或次生分化中心。汪良中等(1984年)的研究初步查明了黑芥在中国的新分布,同时指出,由于芸薹属种在我国存在历史悠久,这进一步证明了芥菜型油菜起源于中国。
命名由来
李时珍:“此菜易起薹,须采其薹良。则分枝必多,故名芸薹。而淮人渭之薹芥。”
栽培历史
油菜栽培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从中国陕西省西安半坡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约有6000~7000年。印度公元前2000-1500年的梵文著作中已有关于“沙逊”油菜的记载。油菜的起源地一般认为有两个:亚洲是芸薹和白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欧洲地中海地区是甘蓝型油菜的起源中心。芥菜型油菜是多源发生的,中国是其原产地之一。
中国古代油菜称芸薹,东汉服虔所著《通俗文》中,“芸薹谓之胡菜”。最早种植于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现在的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一带,其后逐步在黄河流域发展,并逐渐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历史上栽培的主要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甘蓝型油菜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引入中国,取名胜利油菜。50年代,胜利油菜在长江流域得到推广,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培育出大批早、中熟高产的甘蓝型品种。70年代初,甘蓝型油菜被引入黄淮地区,由于其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逆性,在北方冬油菜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形态特征
综述
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
茎
茎粗壮,直立,
分枝或不分枝,无毛或近无毛,稍带粉霜。
叶
基生叶大头羽裂,顶裂片圆形或卵形,边缘有不整齐弯缺牙齿,侧裂片1至数对,卵形;叶柄宽,长2-6厘米,基部抱茎;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长6-10厘米,基部扩展且抱茎,两面有硬毛及缘毛;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8 (-15) 厘米,宽0.5-4 (-5) 厘米,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波状细齿。
花
总状花序在花期成伞房状,以后伸长;花鲜黄色,直径7-10毫米;萼片长圆形,长3-5毫米,直立开展,顶端圆形,边缘透明,稍有毛;花瓣倒卵形,长7-9毫米,顶端近微缺,基部有爪。长
角果线形,长3-8厘米,宽2-4毫米,果瓣有中脉及网纹,萼直立,长9-24毫米,花期3-4月。
果实和种子
果梗长5-15毫米。种子球形,直径约1.5毫米。紫褐色。果期5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甘肃,及台湾全岛,各地均有栽培;东欧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芸薹适生疏松深厚、通气性好,土质肥沃、pH值中性偏酸的土壤。喜冷凉及阳光充足环境,喜湿润,耐寒。
生长习性
菜薹喜凉爽气候,生长适温为15 ~25℃,菜薹形成的适温为15 ~ 20℃,但不同品种,适应能力相差悬殊。春栽品种属长日性植物,秋裁品种和冬裁品种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耐旱力弱,亦不耐涝,对土壤水分条件要求较高。与其他叶菜类蔬菜一样,对氨要求较高。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
栽培繁殖
繁殖方法
芸薹在九、十月间播种繁殖。
选择良种
芸薹品种较多,基本类型有白菜类型、芥菜类型和甘蓝类型三种,但是为了提高芸薹产量,常利用杂种优势培育新品种,黔油16、黔油17等就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培育而成的甘蓝杂交类型,已经在贵州省安顺市普遍种植。黔油系列品种株型中等,分枝性和生长势强,适应性广,产量高,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而且这些品种的芥酸和硫甙含量低,含油量、优质脂肪酸含量高,尤其是油酸含量高,可以有效降低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品种的性状遗传稳定,经济收益高。
合理轮作、精细整地
芸薹不耐连作,也不宜与十字花科的蔬菜轮作,否则,容易发生病虫害,亩产量也会降低。芸薹和麦类、豆类轮作效果较好。芸薹种子小,幼芽不易出土,要选土层疏松深厚、细碎平整、通气性好,土质肥沃、pH值中性偏酸的土壤为宜。播种的地块要进行精耕细作,一般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对土地进行深翻,并将其耙平,播种前施足基肥后进行浅耕。
施足基肥
芸薹需肥多,耐肥性强,需氮量、需钾量是禾谷类作物的3倍,需磷量是禾谷类作物的3.5倍。芸薹苗期时间长,需要的肥量较多,现蕾至终花需肥量大而集中,终花到成熟期需肥量较少,因此,施肥要施足底肥,增施种肥,早施苗肥。基肥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的数量要占总施肥量的三分之二,在播种前施入,一般农家肥的用量为每亩2000-2500千克,同时配合施用尿素、磷酸二铵等,用量均为每亩20-30千克。为了预防病虫害和杀死虫卵,施基肥的同时还要撒适量的辛硫磷。
种子处理
为了提高芸薹种子的出芽率,播种前2-3天对芸薹种子进行晾晒,促进种子内部物质的转化,提高发芽势,还可以用生物钾肥进行拌种。在播种前用药剂拌种可防止虫害,晾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
当日平均气温在 2-3℃以上,土壤达到可耕程度就可以播种。播种时充分利用秋季的温光资源,促进幼苗的生长。芸薹的播种方式有点播、条播和育苗移栽等方式。
点播和条播是传统的种植方式,一般每亩耕地种子的用量为0.4-0.5千克,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芸薹品种进行合理密植。甘蓝型品种种植密度比其他品种稀疏些,水肥地要稀于旱薄地,晚熟品种要稀于早熟品种,适期早播要稀于晚播,气温高、雨水多的地方要稀于气温低、雨水少的地方。对于优质芸薹种植要增产增值,主推芸薹育苗移栽技术。
移栽
⒈做好苗床。首先选择地势平坦、向阳、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地块作苗床,且此地块连续2-3年没有种植过芸薹或者其他十字花科的农作物,距离大田要近,方便移栽。苗床的面积与大田栽培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4-1:5。播种前,施足苗床基肥,撒适量的杀虫剂并进行翻耕,平整土地做畦,然后进行播种育苗。严禁应用芸薹茎秆或其他果壳制作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免影响芸薹幼苗的纯度和传染疾病。育苗时间要早于当地同品种的直播时间,一般至少要早7天左右,安顺市芸薹最佳时期是9月上旬。苗床播种量一般为0.4-0.5千克/亩,播后种子上覆盖1厘米厚的薄土并进行镇压。
⒉间苗。芸薹播种后5-7天出苗,出苗后合理间苗。苗出齐后第一次间苗,1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长出3片叶子后进行定苗。第一次间苗可结合除草一起进行,以苗不挤苗为宜,第二次间苗以叶不挨叶为宜,第三次进行定苗,密度保持在150株/平方米,基苗要留足。间苗的原则就是除掉弱苗、小苗、杂苗,留下大苗、壮苗、纯苗,密度大的多间,稀疏的少间,苗特别稀疏的或有断垄的可以移栽或补种。
3.移栽。即结合天气和苗龄将壮苗栽植到已经处理好的大田中。移栽幼苗一般控制在苗龄30天左右,尽早移栽,以充分利用入冬前的光热条件,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提高幼苗的抗旱能力,使幼苗安全越冬。移栽过迟,气温降低,就会延长返青期,缩短有效生长期,降低幼苗的抗寒能力。移栽幼苗要直立栽培,最下部叶的叶柄基部都要用泥土盖住,过浅,幼苗易倒伏,不容易固根。移栽取苗要多带附根土,尽量不要伤根,并对幼苗进行分级分块移栽,对于弱、病、虫伤幼苗要剔除。移栽密度一般为每亩5500-8000株,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促进发根。
田间管理
⒈芸薹定苗后施“提苗肥”,5叶后酌情使用“发棵肥”,这两次都以氮肥为主,在5叶期还可以喷施0.1%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水剂,效果显著。在花期每亩施用硫酸铵3-5千克、磷肥5-7千克,可以明显的提高产量。
⒉芸薹的种植面积大,植株高,在生长期如果风力较大很容易倒伏。可以喷施药物使植株矮化、强壮,防止倒伏。
病虫防治
芸薹常见的病害为
菌核病和霜霉病,治疗菌核病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病时期采用不同的药物。
芸薹在生长前期,
露尾甲、芸薹跳甲等对叶片损伤严重,可以在播种前用药物浸泡种子,还可以在出苗后使用灵丹粉剂杀灭害虫。后期
蚜虫、
菜青虫、
小菜蛾等对芸薹的生长危害严重,可以用
抗蚜威杀灭蚜虫,用灭扫利杀灭菜青虫,用灭幼脲杀灭小菜蛾。还可以利用
七星瓢虫等天敌进行防控。
近种区别
主要价值
食用
为主要油料植物之一,种子含油量40%左右,油供食用;嫩茎叶和总花梗作蔬菜。
药用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凉血散血,解毒消肿。主治血痢,丹毒,热毒疮肿,乳痈,风疹,吐血。
饲用
芸薹是猪、禽的优良青绿饲料。茎杆和果壳富含粗蛋白质和
粗脂肪,粉碎后可做家畜的饲料。芸薹子榨油后的饼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有多种
氨基酸和矿物质营养,是畜禽的优良饲料菜子饼含有硫代葡萄糖甙(芥子毒素)这种物质本身无毒,但遇到
芥子酶时,就会发生水解,产生咧坐烷硫酮和异硫氢酸盐和腈类等有毒性物质,这些物质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可变成促甲状腺素物质,使单胃家畜发生甲状腺肿大,消化道受损,但对反刍类家畜无毒害。用菜子饼做饲料时,应先使毒素蒸发后即可与其池饲料搭配们用。国外已选育出不含或少含硫代葡萄糖甙的芸薹品种.芸薹的花期长,也是良好的
蜜源植物。
观赏
芸薹在中国南方广泛栽培,花开时节,一片金黄,极为美丽,油菜花结合本地山、水、人文等特色被列入观光项目,成为当地一景,如云南罗平油菜花、广东英德油菜花、江西婺源油菜花、广西阳朔油菜花、贵州苗寨油菜花、湖南凤凰油菜花等,有力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游客,推动了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产量
四川省主推品种“川油81”在菜油两用情况下,摘薹一次后亩产菜薹580.5公斤,亩产油菜籽200.3公斤;在没有摘薹情况下,亩产油菜籽245.5公斤。
2024年5月10日,陕西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团队成功培育出含油量为66%的油菜种质资源,这一数据已获得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这是目前已知的全球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