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烙铁头蛇
蝰科烙铁头属动物
察隅烙铁头蛇(Ovophis zayuensis)是爬行纲有鳞目蝰科烙铁头属的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描述依据标本 西藏察隅2雄1雌,墨脱1幼,共4号标本。
鉴别特征 第3上唇鳞最大,第2上唇鳞高,构成颊窝前缘;腹鳞170以上;尾下
鳞49—56.多数成单,个别双行。
形态描述 据江耀明(1977)描述:
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体粗壮,尾短。全长雄性(564+110)mm,雌性(580+100)mm。
头背及头侧黑灰色、棕褐色,上唇缘、吻端、吻棱经眼上方向后达领角为浅褐色;头腹面浅褐色,散有深棕色细点。背面棕褐色至棕灰色,正背有两行略呈方形的深棕黑色较大斑块.彼此交错排列,有的地方左右或前后相连,构成城垛状脊纹,两侧各有两行较小而不规则的点斑;腹面黄白色,散有灰棕色细点,在每一腹鳞上往往集结成若干粗大斑块,各腹鳞的这类斑块前后交织成网纹。
吻端较钝,吻鳞宽大于高,从背面仅能见其上缘;头背鳞片小而平滑,除眶上鳞最
大外,吻周缘几枚鳞片略大;左右鼻间鳞相隔1—2枚小鳞,后者与吻鳞上缘相切;眶上鳞长大于宽,其宽度约为左右眶上鳞间距的1/2—1/3,其间一横排有小鳞7—8枚;鼻鳞较大,中部稍缢缩,局部有裂沟,将鼻鳞分为前后二半;鼻孔略呈圆形,位于鼻鳞中部偏后,开向后外方;眼较小,眼径小于从它的下缘到口缘的距离,瞳孔直立椭圆形;鼻鳞与颊窝前鳞相切;上唇鳞9或10,第1枚较小,略呈三角形,与鼻鳞完全分开,第2枚较高,构成颊窝前缘,第3枚最大,第4、5两枚位于眼正下方,与眶下鳞相隔两行小鳞;颞区鳞片平滑;下唇鳞9—13,第1对彼此不相切,被颏鳞完全分开;颔片一对,与2枚下唇鳞相切。背鳞菱形,25 — 23 — 19行,中段19行具棱;腹鳞雄性175、176,雌性175,幼蛇170;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5、56,雌性53,幼蛇49,除个别成对外,其余都是单行。
上颌骨具管牙,有颊窝。毒蛇。
半阴茎内侧具有由基部至末端的纵沟;基部平滑,有环状皱褶,中段膨大,具分散
颗粒状突起,末端分叉,具萼片状刺,顶部杯状。
保护现状
濒危等级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近危NT几近符合易危VUD2。
依据标准: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
致危因素
过去:
9.9——内在因素-分布区狭窄
现在:
9.9——内在因素-分布区狭窄
将来:
9.9——内在因素-分布区狭窄
分布范围
目前仅知分布于我国西藏察隅与墨脱。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卵生。
参考资料
科学数据库-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8 01:5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