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头村
贵州黎平县茅贡乡下辖村
寨头村是一个村落的名称,在我国,不同的省市地区有同名分布,他们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经济、资源分布也不同。
简介
寨头村历史悠久,地形山清水秀,水绕环抱,绿荫在林,古树参天,是一片美丽的沃土,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大事记
早在禹贡时期属荆州地界,西南裔,春秋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唐以其地置播叙二州,分十洞,隶江竣节度使,后周时节度使、周行逢卒,叙州刺史钟存志,武阳土酋扬正岩据十洞,伪称微城二州刺史,五代属楚,置诚州,太平兴国二年,酋长杨通蕴归款内,附遗弟杨通宝来贡,故以杨通宝为诚州刺史,诚州即黎靖也。
元朝元世祖十六年1279年(己卯年),吴氏侗族三兄弟人家,天柱远口族人,雄公后代,逃荒来到此地,距今730年。这里当时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带,都是古老的原始森林,各种树木如人抱,古树参天(现今千年树尚存),进入山中不见天,到处都是一片林海,鸟语花香的境界,他们携带家小到此地,开垦荒地,砍树伐木,建立家园,成为寨头的开基始祖。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寨头村属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宗英至治二年(1322年),寨头村属于宣慰司的古州八万洞,曹滴洞司。
自洪武五年1371年,这里发展人家近30户,人口已是150余人,耕地以农为主,种植水稻、小米、高粱、玉米、红薯等,养殖业以养鱼、养牛、养猪、鸡、鸭、鹅之类等。
开基始祖原来住地,地名叫宰领(侗名),此地位置较小,在日常生活中,族人放养牛在现在的大寨住地,原是森林覆盖地,也是放牧的好地方,那时放牧都是放夜牛,日夜都放,结果母生来的牛犊都是双胞胎,这样族人又迁一部分人到大寨来住,后陆续搬迁完到此地(地点:务堂、得堂、垫己上、领务闷居住),这时族人在寨子下面的萨领上坎(现会场后面)建立简易的社稷坛为纪念民族英雄萨玛而设,具体时间,因文化大革命中期受破坏,无从查考。
时隔不久,因人口逐年增多,在日常生活中,在放养鸭子,待鸭子找吃到小寨住地(当时无人),地盘也开阔,视野较宽,像龙头转首朝上,呈回龙转首形,放养的鸭子,生下的蛋都有两个蛋黄,故一个蛋孵出两个小鸭子来,发展养殖业较好,结果又迁部分人家到现在的小寨居住。因地形象是龙头转朝上,始改地名为宰头(侗名)寨子的头头的意思。这时居住的人家已发展到40户,人口达200多。那时的婚姻都是从30里外的地方接亲,有民歌唱道“三十天路妇女家,担去的猪肉都生芽(生虫),兜去糯米饭,烂成了酒糟粑。”很不方便,因此,族老议事决定派人到榕江车江一带请来杨姓的人家来居住,便于结亲。杨家来后,给他们划地盘、划山林。以杀领(现在大会堂)破开为界给杨家住。这样,从原来的单姓独居变成吴杨两姓居住。从此二姓结为亲家,和睦相处,相依为命,共建家园。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开卫建立后,在县境设的十五所的五阳所,其所住地在寨头地点见井门(侗名)。是年,吴家重新组建另一个社稷坛,此坛底部安有略长圆形的青石,中凹、约一尺宽左右,凹处朝上,里面装有一个全身都是银子的铆成的一个美女盛装,头戴银花银帽,身穿银衣银裙,极为美丽,名“萨玛”(古民族女英雄),上面盖有一块青石拓成圆形中间凹朝下盖,石厚15公分,最上面盖有净土,土堆周围垒有河石,高约二米,净土上栽有一蔸常青树(千年矮),周围一走道,道宽一米,再外砌有八角形的青砖,坐东朝西,状如龙楼凤阁、皇家宝殿,坛角飞跳,非常壮观,坛外两米右边,还建有一栋萨玛楼,便于大年初一至初三日祭萨之用,高约1.5丈,一保顶三层,美丽非凡,后因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坏,现存一块圆石在大会堂门前地角。
永乐十一年(1413年),寨头村隶属曹滴洞司。同年小寒也建立一个社稷坛,也因文革时期被破坏。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古州司地设三郎司、三郎司又设三郎土舍,寨头村属三郎司辖地。
乾隆十九年,大寨吴杨两姓寨老和全体众族,共同修建己上至高年(侗地名)的路面,路经己炭的主要必经要道,这次修路的化首因刊碑浅加上年代久远而看不清,难以记载,于乾隆二十年正月十四日竣工立碑,并安石桥两长约一丈,厚20公分以上(碑址立正吨国又名迎龙桥)。
乾隆二十年,壬戌年(1756年),也是寨头村历史鼎盛时期,那时人家居住已发展到120户,人口已是600余人,因居住较集中,种田路程较远,往南要到岩洞村地界名孖干嘴(侗名),当时是男耕女织的那种分工方式,养育的儿女,都由妇女管教,形成“崽大不知爸,只知道有妈”,因为男的清早天未亮就得到二十里外去耕作,管理农田、养牛种地,直至儿女10岁上都认识不了父亲,很伤脑筋,为此,族老又决定,分一部分子女到蚕洞、己炭的宰摆、宰归、汉寨等处居住,这样拨去的人家近二十户,100余人。
乾隆廿六年,岁次辛巳年(1761年),寨头村的主要族老:以吴千角、吴廷用、吴廷璧、吴廷相、吴文贞、吴文汉等为头的化首,组建建桥领导小组,群众自愿捐银的原则,此桥建在大寨寨脚,名为回龙桥,于乾隆廿七年元月竣工,有刊碑为证。此桥原来下面跨度都用直径30公分以上的杉圆木为枕木,共有十几根,上面盖有木结构瓦桥、宝顶三个,桥宽一丈,跨度六丈多,桥上的枋板画有各种图案,民族风情,龙凤呈祥等图案,栩栩如生,因年长月久,圆木腐烂,加上文化大革命受破坏,于1992年重新扩建至今。
乾隆三十年左右,约1764年小寨部分人户,共33户人家,组建从小寨至领己乌(侗地名),全长约5公里,直至阳你(地名),路面并铺有石板梯坎,其它路面铺有花街路面,这是以杨通顺、杨通和、吴文礼、吴廷凤、吴廷举等为头人修建的。
乾隆年间,寨头村曾经出一名翰林进士,在长沙为官,当时是为纪念故土,该翰林竖两根石柱为纪念杆,并留一件御赐龙袍在家作留念,2000年其后人将之出售到贵州省博物馆,现尚存在省管。
道光十六年,丙申年,1836年,吴家首富吴成铭、吴成德,两兄弟发起要与杨家首富杨明著、杨明德两兄弟比赛搞磨坟,看谁家搞的磨坟大,美观大方、耗资巨。结果,杨家搞的磨坟(现在地名己报),原老祖三公开创地的后山,坟高两米,宽约一丈方圆,坟门顶如城门宝盖,刻有如门楼的图形,门口宽60公分,高80公分,极为壮观,帽碑上刊有两副横联,上幅为“佳城”两字,下幅为“懿范流芳”四字,两边各有两幅对联,外联为“凤舞龙飞钟地脉,山环水绕毓坤贞”;内联是“金壶终日月克昌後裔,玉凤砌合山川永秀,大启人文”。碑内刊有:原命生于乾隆年间,殁于嘉庆廿年六月初五日午时。中刊有:清故恩妣杨母杨太君之墓。孝男:杨明著、杨明德,孙男:发祥、发科、发魁、发林、发诗、发盛同立。道光十六年丙申年清明节款旦。
吴家首富吴成德母坟,也是如此壮观,高和宽都和己报一样,从右往左看碑上,刊有如下书目:原命生于乾隆廿三年戊寅年(1758年)八月吉日吉时,享年七十四岁。中间刊有:皇清上寿吴母吴太君之墓。殁于道光辛卯年十二月六日卯时(道光11年1831年)。孝男:吴成德,孙:绍文、绍元,曾孙本清、本贞,道光十六年岁字丙申清明节款旦。石碑刊有两副对联,横联因帽碑落在地下面朝土,待后再查考,两边对联“会赴蟠桃福寿齐,箕裘克绍冠新基,护龙环抱贞龙秀,凤诰时颂紫绶衣”“月灿金壶图开景泰欣看日,自是贻谋名後齐衣冠礼乐奏箫诏,文山朝对仰碑高,地脉钟灵象凤飞”的诗句。
吴氏另有吴成德墓,地名是井尚(侗名),刊书为“生于乾隆54年六月初九日巳时生(己酉年1789年),孝男:吴绍文,吴绍元,孙:吴本河、吴本清、本湖、本海。中刊有:故恩考吴公讳成德之墓。殁于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十一日丑时(己丑年1849年)。咸丰二年清明节立(壬子年1852年)。碑对联两副:“沙明开景运,水秀鼎英才”,“地脉培光德,英灵启后坤”的诗句。横联两副“龙盘虎踞”,另一副为“长发其祥”,规模之大,让人佩服。以上的名墓至今算来,非耗资万元以上是难以办到的。吴成德墓略次于杨明著、杨明德母坟和吴成德母坟,其实吴杨两家还有各次于成德墓的磨坟,由于篇幅问题,不再赘述。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以吴千角、吴廷用(成德父),吴廷璧、吴廷相、吴文贞、吴文汉等寨老组成建造3口水井的领导班子,以群众自愿捐银方式,开拓水井三口,一口在井闷(侗名),在大寨上冲内,己上右冲中,此水井四周都是青石板镶成长方形,石板厚10公分,四角为四根石柱,下是四方形,上端是圆椎形,石板每块重约800公斤以上,四周地坪都镶有青石板,板上刻有横格防滑用;另一口叫迫宰井,在回龙桥对面的山冲下,也全部是青石板镶成四方井,井宽2米见方,石板镶的面高1.5米(四周一样),石板厚10公分,每块重量上千斤,四周地坪均为横格条条,石板铺在地坪上,外面宽一丈五尺见方,上盖有木瓦房盖面,以防风雨渗透井内,也可为躲雨、日晒之用;第三口井,在现三组晒坝下坎,因当时小孩落井死亡,故今荒废填埋。
垫井闷井:清嘉庆乙亥年(1815年)合寨众等同修此井,井高两米以上,四周长宽都是1.5米,井门刊有一块青石如门式上圆下平的井门,石块厚10公分,重约千斤以上,1965年搞晒谷坪,取去一块好的,现存一块破的,后用水泥补上,现还保存原貌,井上刻有一幅对联:“滚滚源泉增发达,滔滔水德锡祯祥。”横联是:“永应一方”,右边刊有嘉庆乙亥年黄钟朔,左边刊有合寨众等同修字样。同年小寨还建一口顿闷井。原井开在现公路下坎,1985年改迁水井在顿闷中而建,以民族小学、杨光辉、吴国用、杨秀礼为主要带头人而扩建,并建立一个井亭,有刊碑为证。
道光十二年(1838年),黎平府辖古州、古州蛮夷长官司辖区境有寨头,三郎司辖区境寨头。
道光十七年,丁酉年(1837年),杨家首富杨明著、杨明德提倡:搞砖木结构房(过去名印子屋) ,吴家首富吴成铭、吴成德也积极响应,当年兴工,先树起木房子,后砌砖。结果杨家的搞成一栋5间两边有双枋的砖木结构房,四合天井,样式非常好看,六几年因县搞黎平国营饭店(原侗都饭店),发动群众担砖到黎平去,砖瓦全部撤销殆尽,现只剩地基可见。
吴家吴成铭、吴成德两兄弟也着手组建砖木结构楼房,只为杨家动工上前且只搞一栋,吴氏两兄弟准备搞两栋,便把地基整理好,镶好天井地板(现吴国用屋地基),木房也树立好,竖起了一栋五间二披厦二层高的房架,正待烧砖就砌,恰遇太平兴国滇军第一次入境,将全寨子抢劫一空,造印子屋之事就此搁下,最终不了了之。
道光十八年,寨头村大兴水利建设,拦河灌溉水田。修百旦拦河坝,百旦水沟,沟长约一公里,灌溉面积当时是二百余亩,沟宽二尺,埂宽一尺半,都是青石板镶两边沟,花劳动力上万数以上,至此,农业年年丰收,引水引进寨中,既是牲畜饮水,又是人用水,也是灌溉良田的主干水渠;后来陆续兴修孖得水沟,至坪安青寨地界,长度也达一公里,灌溉面积近五十亩,粮食渔业也有更大的发展。
道光廿年(1840年),寨头村开场交易,以农历“一、六”为场期。
道光廿四年(1845年),务堂(侗话,即上堂)吴现章、吴现祥两兄弟,曾乡试中过举人,兄弟吴现祥因此狂妄自大,自以为寨中无人能管他,而挖公地(寨上的公共地盘)造水塘,在地基中挖出一个圆红石,状如蛋,重约5斤,有人用锄头将之打破,里面竟跳出18个白青蛙,是年,务堂得堂竟有18位青年男子死去,从那以后,务堂得堂的人丁逐年衰退,发展不快。
咸丰元年(1851年),寨头大寨鼓楼建立,高三丈九尺左右,五层楼,其中一保顶,是普通侗寨鼓楼式,中间四根大杉为主柱,柱直径都超过40公分以上,长三丈直至楼上,四周还配有边柱12根,古楼四周杉木枋交错接进中柱中,不用一钉一铆,现今尚存,古楼建筑距今己是154年之久,柱的原体尚保存完好。1992年重新扩建加两层,变七层,比原古楼高约一丈,都是群众集资扩建。
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年(1872年)寨头组建万年台,坐北朝南,壬山丙向,戏台台上凹,凹处呈八卦形照顶,台约一丈五见方,两边双方走道,宽约八尺,长约六丈,作群众看戏之用,台上弯板镶边,台的四角飞翘,极为美丽,按当时,寨头村戏台属天甫一绝,也是黎平西路独一无二的戏台,也因文革时期受破坏全部无存,实时,也改建一个现在的戏台,并难以恢复原貌。
1880年,吴氏组建吴氏宗祠,宗祠三间两披厦木房,前院子天井砌砖,木房柱子都是上等杉圆木,直径30公分的主柱,祠中刊有樟木老祖像三座,状似威严勇武。也因文化大革命时期受破坏,现还存一块横匾,原地址在三组仓库地。
光绪十年(1885年),小寨古楼建立,不久因寨上失火被烧,于1890年重新建造,楼高三丈,三层一宝顶,保顶下镶有弯板,再下横格窗。后因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破坏,割去上面一节,成个四方棚样,于1988年重新扩建至今。
民国元年,1912年,区境划为四个联保,即信义保、兴安保(器寨)、西靖保,明义保(票寨)。寨头隶属西靖保,开始联保驻地寨头小寨,后迁茅贡,民国二五年(1926年)黎平县下设六区,茅贡区录属六区,区驻地增冲,区下设保董,寨头村属六区管辖。
民国十年,1921年,吴国珍养有一头上好的耕牛,时年茅贡村的打牛,挂榜(无敌)三年之久,无牛能敌,名为“双抱杆”,本寨的吴文吉会看打牛,他看好茅贡的打牛后,又断言吴国珍的的疫牛能打败茅贡的牛,并一定要寨上的两个寨老牵此牛才能打胜,结果牵牛出圈,直冲寨门,飞奔亚己打牛场(寨头一斗牛场名),入场后,此牛竟直像箭一般一直往茅贡的打牛冲去,“嘣”的一声闷响,只见茅贡的牛当场倒地,气绝身亡——原来是颈部被碰断了三节骨。在场的从江县苗族众等前来看打牛的,并准备趁此机会物色最好的打牛买回平楼牛场对打,一见此景,执意要买此牛回去,并由主家开价, 千块大洋也不还价,一次性成。
次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吴国珍、吴祖兴二人为化首组建己上至高安冲(侗地名)的路,大寨中至己上坡顶的这一段陡坡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千磴坎,平路就铺花街路,长达3公里,耗资数百万文银,捐款最多的是吴国珍三十七千八百文,还有一名因碑破损看不清也花几十千文,吴明魁二千零八文,吴国恩一千四百八拾文,吴祖兴、吴国明各捐1380文,杨正隆1350,杨正华1000文,杨正刚810文,吴培林480文(当时只14岁)等60余户捐银,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2日)竣工,此事至今有高安冲的功德碑为证。
1924年其年受大水灾,洪水泛滥整个寨头大坝,冲垮许多房屋,良田被冲毁无数。
1925年,滇军第二次过境,经过寨头等地,往黎平方向去,历时十三昼夜,所到之处,抢劫财物,欺辱民女,人民深受蹂躏。
1926年,境内大旱,粮食歉收,次年寨头村内因缺粮,死亡人数几百人,还有一些死绝户,人口因此大量减少,在当时的150户人家,仅存七、八十户人家。
1927年,农田重新恢复,粮食大丰收。但由于上一年闹饥荒,民不聊生,民族隔阂严重,互相抢劫,当时六董的组织人马到三董(寨头村天甫乡一带)抢劫,各种粮食、金银被抢劫一空。
1927年,两寨族老议事,各自建立护寨城墙,墙高7尺,墙上都栽有刺和地吊,一是防止外界侵入本寨,二是防止牲畜糟蹋庄稼,大寨墙周长约1.3公里,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分布在四个方向,现仅存北门保持原貌,东门和南门基还存,其它都在文革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当时,还设有放哨楼卡,银盘坡等预防应敌设居点。
小寨也一样,墙高与大一样,周长约1公里,也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大门,现已全部被破坏。
1928年,以杨通海为主要发起人,组建飞山庙,里面刊有三个菩萨,画有一个大麒麟,活灵活现,样式威武壮观,也是因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坏,原来还立有三块碑,现尚保存。是年下雪40余天,河溪冻结。
1931年,茅洞开始设区,为黎平县第八区,辖12乡,寨头驻地设天甫乡,乡下辖17寨:寨头、八朵、寨母、流芳、高近、己炭、蚕洞、青寨、坝寨、连洞、蒲洞、路团、锦团、乜洞、外构、内构、额洞17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区驻地复迁茅贡,将12乡1镇调为4个联保,计118寨,天甫联七保21寨,驻地仍在寨头。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四月,全县废除8个区,设两个督察区公署,茅贡乡隶属铜关督察区公署,原属地划为3个乡23个保,茅贡乡辖7保,寨头村属5保(包括寨俄、寨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一月,黎平县政府令,将茅洞更名茅贡,寨头村改属茅贡区管辖。铜关督察公署原属地划为3个乡,23个保,3个乡为赖洞乡、茅贡乡、器寨乡。民国23年器寨乡迁路团,改称路团乡。茅贡乡辖7保,一保茅贡、高近;二保地扪;三保腊洞、登岑、罗大、罗伍;四保流芳、寨母,五保寨头、寨俄、寨南(保驻地寨头),六保青寨、连洞;七保己炭、蚕洞、额洞。
1950年12月26日,茅贡区解放,废除民国建制,建立区、乡人民政府,茅贡划为黎平县第四区,下设三个乡,即茅贡乡、路团乡、爱众乡,寨头村属路团乡。
1952年,经省政府批准,县政府同意,寨头村组建全省第一所民族小学,牌子是“贵州省黎平寨头民族小学”。1958年开始设初中班,1959年7月正式批准设代帽初级中学。1960年8月撤销,文化大革命中期取消民族小学,于1982年恢复民族小学,1983年上级拨款30万元准备扩建。
1953年8月,茅贡区由三个乡调为12个小乡,即:茅贡,锦团、路团、寨头、地扪、己炭、器寨、爱众、高寅、贡寨、大榕和九潮乡。其中寨头乡设在寨头见井闷,地点杨通辉田路边。
1956年,茅贡区由12个小乡合并为7个乡,即锦团、路团合并一个乡,驻地路团。爱众一个乡,住爱众。大榕、九潮一个乡,驻九潮。寨头为一个乡,驻寨头。器寨为一个乡,住器寨;茅贡、地扪、己炭并为一个乡,驻地茅贡;顺寨、高寅、贡寨为一个乡,住地顺寨;同年全区建立35个高级社,寨头村辖红星社、红旗社(青寨)、翠华社(连洞)3个社。
1957年将村更名为社(即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元月下旬,复置茅贡区,同时恢复7个乡,9月份又撒区并社,将区内39个高级社合并为两个人民公社。即乘风人民公社(包括九潮、爱众、顺寨乡境的高级社,驻地九潮)和破浪公社(包括茅贡、寨头、坝寨、器寨乡境的高级社,驻地茅贡),11月5日又将两个社并为一个社,即一区一社,称为乘风人民公社,驻地茅贡,同年恢复茅贡区,将7个乡改为7个生产管理工区:即顺寨、爱众、九潮、茅贡、寨头、路团和器寨工区。寨头工区辖寨头、青寨、寨南、寨母、流黄、高近、己炭、蚕洞、额洞。
1959年4月,路团乡的蒲洞划归德凤区,同年将乘风人民公社更名为茅贡人民公社,还将7个生产管理区(即顺寨、爱众、九潮、茅贡、寨头和器寨工区)、下设35个大队,其中:寨头工区辖寨头(包括青寨、寨头、宰南、寨母、流芳)、己炭、蚕洞、额洞四个大队。
1961年8月,路团工区驻地从路团迁入坝寨、同年将7个工区合并为4个公社,即:茅贡、九潮、坝寨、顺寨公社,寨头工区属坝寨公社管辖。
1962年6月撤销茅贡区。1963年1月又设茅贡区,增设寨头、器寨、爱众三个公社。寨头公社辖寨头、寨母、寨南、流黄、高近、己炭、蚕洞、登岑、罗大九个大队。
1967年,区、社均改称革命委员会。
1968年11月,全县撤区并社,茅贡区并为3个公社,即茅贡、坝寨、顺寨公社(顺寨公社后迁九潮)。
1970年恢复茅贡区和7个公社,同年建立公社和卫生院。
1980年区革委会改为区公所,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2年寨头公社改造木房为砖木结构楼房,1984年竣工,此砖木结构房,七间三层楼房中间宽5米,其余间4米,深10.5米,是全县各乡设计较理想的乡政府楼房,右边还有一披边厦作灶房、保管室等。
1984年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称为村民委员会,小队为村民小组。
1992年又撤区并乡,茅贡区改为三个乡,即九潮乡、茅贡乡、坝寨乡,村按原建制不变,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至今。寨头村隶属茅贡乡。
2020年3月,该村作为第二批村落单馆入驻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6 20:58
目录
概述
简介
大事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