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散射通信
利用大气层中传播媒介的不均匀性对无线电波的散射作用进行的超短波、微波超视距通信
散射通信是指利用大气层中传播媒介的不均匀性对无线电波的散射作用进行的超短波、微波超视距通信。根据散射媒质的不同,散射通信一般分为对流层散射通信和电离层散射通信。散射通信中应用最多是对流层散射通信。
结构物理特性
地球大气层一般分为电离层、平流层和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的最低层,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即对流层顶(与平流层的交界处),一般定义为温度不再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之处,中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0~12km,低(高)纬度地区较高(低)些,且一般夏季高于冬季。对整个大气圈而言,对流层只是很薄的一层,但它集中了90%的大气质量,主要天气现象如风雨、雷电、云雾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主要特征
(1)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因为大气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但地面能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并放出长波辐射,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和通过对流、湍流等方式从地面吸收热量才能升温,因而,越接近地面的大气得到的热量越多,造成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m,气温约降低0.65℃。
(2)有强烈的垂直混合
低层空气由于从地面得到热量而上升,高层冷空气下沉,导致逆温现象,造成对流层内存在强烈的垂直混合作用。热带地面温度高,垂直混合能到很高的高度,对流层顶高度高;极地地面温度低,垂直混合作用弱,对流层顶高度低。
(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由于各地纬度和地表性质的差异,地面的受热不均,地面上空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不同物理属性,压强、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导致发生大气环流,从而产生各种天气过程。由于对流层的上述特征,造成对流层中分布着大量的不均匀体(或称散射体),因此,对流层是一种随机不均匀介质。散射体的具体表现为体积、形状、运动速度、温度、压强、湿度等都与周围空气明显不同的涡旋、云团边际和渐变层结等,其折射指数也与周围空气有差异。无线电波通过这种不均匀介质时,除遭受折射外,还被不均匀体再次辐射,即对流层散射。
传播机制
对流层散射现象的发现源于20世纪30年代,在实践中观察到了传播距离达到800-1000km,远远超出视距的超短波、微波信号。由于频率太高,射向地面的超短波、微波频段的电波几乎无法在地表激起表面电流,这时地表对于这个频段的电磁波而言相当于良导电体,电磁波在地表几乎全部反射而没有入射;另一方面,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处于等离子体状态,电离层由于拥有自由电荷且自由电荷随着空间高度的变化而不均匀,可以使射向天空的频率较低的电磁波经过多次折射而返回地面,但是这个频率最高大概能达到50MHz,再高频率的电磁波将穿过电离层进入宇宙空间。这意味着超短波及以上频率的电磁波既无法以地波的形式沿着圆形地球表面传播,也无法以天波传播的方式经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其传播方式为空间波传播,又称视距传播,传播路径类似于光路径,是一条射线,不会发生弯折而发生超视距传播。即使考虑到大气折射效应导致的实际电波传播路径弯折,超短波和微波的超视距效应也是非常微弱的,不可能显著超出视距传播到上千公里之外的地方。后来,有人用大气波导之类的偶然因素来解释这种超短波、微波超视距传播,但随后的研究否定了这种理论。于是,人们提出了新的传播机制来解释这种现象,即对流层散射传播机制。
但是,对流层散射传播机制具体是什么并没有一个定论,人们通过构造各种理论模型来解释这种传播,使理论模型得出的数据尽可能地与实测数据相符。已经提出的机理主要有湍流非相干散射(散射理论)、不规则层非相干反射(多模理论)和稳定层相干反射(反射理论)三种。这里首先了解大气物理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再引出对流层散射传播的这三种机制。
大气湍流
大气湍流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它的存在使大气中的动量、热量、水气和污染物的垂直和水平交换作用明显增强,远大于分子运动的交换强度。大气湍流的存在同时对光波、声波和电波在大气中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
大气湍流的发生需具备一定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其动力学条件是空气层中具有明显的风速切变;热力学条件是空气层必须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度,其中最有利的条件是上层空气温度低于下层的对流条件,在风速切变较强时,上层气温略高于下层,仍可能存在较弱的大气湍流。理论研究认为,大气湍流运动是由各种尺度的涡旋连续分布叠加而成。其中,大尺度涡旋的能量来自平均运动的动量和浮力对流的能量;中间尺度的涡旋能量则保持着从上一级大涡旋往下一级小涡旋传送能量的关系;在涡旋尺度更小的范围内,能量的损耗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因而湍流涡旋具有一定的最小尺度。在大气边界层内,可观测分析到最大尺度涡旋约为1 km,而最小尺度约为1mm。
折射指数
大气层中,折射指数是直接影响电波传播的参量。近似地看,对流层折射指数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水平方向是均匀的。因此,可以把折射指数的等值面看成是许多与地球同心的球面,这就是所谓的球面分层近似。但实际上,等值面很少是同心球形状的,而是具有各种尺度的不均匀体。有些等值面形成形状不规则的、随机变化的闭合面。在这些闭合面内的折射指数高于(或低于)外面的数值,这就是折射指数随机不均匀体。它们呈扁平形状,水平方向上的尺度大,垂直方向的尺度小。
折射指数不均匀体在入射电波的照射下会产生二次辐射,使原来朝一个方向传播的电波在其他方向上也有能量传播,分散的角度越大,能量就越小。发射天线辐射的部分能量因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波束相交公共体中不均匀体的作用而偏离原来的方向,能够被设置在视距以外的接收天线收到。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均匀体包括尺度很小的不均匀体,也包括尺度很大的折射指数突变的层状结构。但是,湍流引起的小尺度不均匀体是经常存在的,而起反射作用的层结仅在一部分时间内出现。在公共体积中有很多不均匀体,其数目、位置和取向都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各个不均匀体所散(反)射的信号具有随机变化的幅度和相位。这些信号在接收天线处叠加成总的接收信号,其幅度和相位均随机变化,这是散射信号的特点。相反,层反射信号比较稳定,强度也较高,因而可以利用接收信号的这些特点来区分传播机制。
三种传播机制
(1)湍流非相干散射
大气湍流运动产生大气涡旋,每一个涡旋都是一个介电常数不均匀体,在电波的照射下,它变成一个偶极子,将入射电磁能量向四面八方进行二次辐射。由于湍流运动的特点,散射体是随机变化的,每个受激励的偶极子辐射的信号在强度、相位上应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且随机变化的,因而对任一固定的接收点而言,其接收信号就是这些不相干多径信号的矢量和。
(2)不规则层非相干反射
这种理论认为在对流层中经常存在温度、湿度和压力都极为不同的云层和冷暖空气团,当它们在某处交汇时,由于各项参数的急剧变化导致折射指数的剧烈变化,从而形成一种锐变层。这类锐变层强度不等、形状不一,位置、取向极不规则,不断变化,并随气流不断移动。此种理论认为,这类不规则层对电波的非相干性部分反射,就是电波超视距对流层传播的起因。
(3)稳定层相干反射
这种理论认为,电波超视距对流层传播起因于介电常数随高度变化而较稳定的非线性分布。大气中的介质可按高度连续分成一系列薄层:一层相对一层的介电常数都有所变化;每层都能对电波进行部分反射;各反射分量间有确定的相位关系,它们在接收点的相干叠加即为接收场。
综上所述,三种理论模型都缘于对流层中不同的大气分布,且各种理论还有许多细分。相对而言,湍流非相干散射理论发展得比较完备,它有比较严格的湍流理论作基础,并且可与较多的实验数据相吻合;不规则层非相干反射理论在介质结构上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但仍能与许多实验结果相吻合;稳定层相干反射理论在与实验数据的吻合度上较差一些,但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仍有与之比较符合的实验数据。从频率上看,在0.5GHz以下,对流层超视距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靠稳定层相干反射和不规则层非相干反射,而且随着频率的降低,前者显得更为主要;在0.5—1.5GHz之间,湍流非相干散射和不规则层非相干反射两者兼有;1.5GHz以上主要是靠湍流非相干散射。从距离上看,300km以上主要靠湍流非相干散射和不规则层非相干反射。
特性
对流层散射传播是对流层散射通信的技术基础。利用对流层散射传播机理设计的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可以实现超视距通信,同时具有适中的通信容量、传输性能、可靠度和战场生存能力等。
突出的优点
(1)抗核爆能力强
该特点是对流层散射通信独具的,只要爆炸不伤及设备本身,传播基本不受影响。同时它也不怕太阳黑子、磁暴、极光和雷电的影响,所以,对流层散射通信能满足现代战场中通信指挥的需要。
(2)通信容量大
对流层散射通信的通信容量比视距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小,但比短波通信大,既可传送多达几十路甚至上百路的语音信号,又可传送高速数据和电视信号,且平均BER<1×10-6,可靠度高达99%~99.99%。国外的对流层散射通信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40Mbit/s(Ku波段验证试验值),而美军使用的对流层散射系统速率也达16Mbit/s。
(3)通信保密性好
对流层散射通信通常采用方向性尖锐的抛物面天线,空间电波不易被截获,干扰也比较困难;系统中间站较少,较易做到集中防卫,人为破坏比较困难,同时也减轻了系统的长期后勤保障负担。
(4)通信距离较远
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单跳距离一般约为300km,最远可达1 000km,比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小,但远大于视距微波通信,在一定程度上不怕高山、湖海、沙漠、近海海峡等自然障碍。若采用多站接力,其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公里。
(5)机动性好
对于高山、峡谷、丛林、沙漠、沼泽、岸一岛等中间不适宜建微波接力站的地段,可使用移动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设备的架设和撤收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6)抗毁性强
由于散射通信的单跳跨距大,通信站的数量大大减少,所以被摧毁的概率大大降低。一旦干线节点中的散射设备被摧毁,则可迂回传输,以确保通信不中断(应急移动散射通信设备可临时架设也可隐蔽开通)。
(7)抗干扰性强
由于散射通信通常采用大口径的抛物面天线,其波束很窄,方向性很强,故敌方很难窃取散射通信方向或散射“公共体 ,无法干扰。即使在散射公共体上施以无源干扰,对散射通信的影响也不大,因为散射通信就是靠电波的散射效应进行通信的。
(8)适应复杂地形能力强
对于高山、峡谷地,中小山区、丛林、沙漠、沼泽地、岸一岛等中间不适宜建微波接力站地段,可使用对流层散射通信。
传输损耗特性
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主要包括基本传输损耗、口面介质耦合损耗以及天线偏向损耗等。
基本传输损耗主要包括天线低架损耗、大气吸收损耗以及与气象气候条件、频率、距离和散射角(发射和接收天线波束的相交夹角)等相关联的传输损耗等。在频率方面,当工作频率小于3GHz时,传输损耗与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在距离方面,传输损耗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粗略地讲,距离每增加100km,传输损耗将增加10~20dB;在折射指数方面,一般每增加
1N单位,传输损耗减少0.1—0.4dB;在散射角方面,传输损耗随散射角增大而增大,一般散射角每增加1°,传输损耗增加约10dB。
口面介质耦合损耗又称无线电增益亏损,是指在对流层散射传播中,由于多径效应,随着天线增益升高(>30dB时)或波束变窄,有效散射体积随之减小,导致天线的平面波增益不能完全实现,天线在自由空间的理论增益与在对流层散射线路上测得的实际增益之差即为口面介质耦合损耗。
天线偏向损耗是指当天线波束偏离最佳指向时,因为散射能量减弱或因为到达接收点的信号偏离接收天线主轴而产生的损耗,主要包括方位角偏移损耗和仰角偏移损耗。天线偏向损耗在天线定向或在考虑信号泄漏时特别需要注意。
总之,对流层散射信道的传输损耗是相当大的,在2GHz频段,一条300km左右的线路的传输损耗一般在200dB以上。为了补偿较大的传输损耗,通常采取下述措施:
(1)采用大型天线,通常架设圆形口径抛物面天线,提高天线实际增益;
(2)采用千瓦级的功率速调管发射机、低噪声参量放大器和低噪声场效应三极管放大器;
(3)对于模拟信号调制解调终端机,采用检波前相加的分集技术和门限扩展技术;
(4)对于数字信号调制解调终端机,采用Rake接收技术,也可以采用时一频-相调制解调技术或各种类型的自适应技术,以克服多径效应和ISI,提高分集效果。
衰落特性
在对流层散射传播中,接收点的散射场是在收、发天线波束相交的区域内,所有散射体一湍流涡旋、不规则锐变层以及相干反射层等二次辐射场的总和。这种随机的多径传输使得接收点存在着严重的衰落现象,具体表现包括:①信号幅度的快衰落现象;②信号畸变或频率选择性衰落;③多普勒频移或频率扩散现象。
对流层散射信道存在多径传播。由于多径传播引起的衰落都是陕衰落,理论与实测均表明,对流层散射接收信号的振幅服从Rayleigh分布、广义Rayleigh分布和Rayleigh矢量加反常随机矢量型分布等。
另外,在对流层散射信道上,由于气象条件的有规律变化(昼夜、季节变化)和随机变化(如气流运动、大气风的影响等),造成了接收信号“短时”平均功率或“短时‘中值电平的缓慢起伏,即慢衰落。因此,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散射信道是由快衰落和慢衰落这两种信道组成,信号电平瞬时值的变化范围一般在40dB左右。
为减轻衰落,需附加设备进行分集接收,包括空间、时间、频率、极化和角分集等,且分集重数一般大于等于4重,这就使得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的原始投资比较高。空间分集(垂直空间分集的距离约25A,水平空间分集的距离约100A和频率分集等显分集对要求机动的地域网应用有一定局限),因此需研究能减少接收天线数量的角度分集以及不增加设备的隐分集(如多径信号的独立衰落等)等其他分集技术。
发展
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发展阶段
对流层散射传播现象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对流层散射通信作为一种通信手段付诸使用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发展大体分三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前是模拟散射设备的开发与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对散射传播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研制出模拟散射通信设备,建立了大量的模拟散射通信线路。
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中叶,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技术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各国针对对流层散射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有关技术问题,主要研究适合于散射信道传输的调制解调技术、编解码技术、分集合并技术、失真自适应技术及装车技术,并在高可靠性、实用性上取得了明显进展。
20世纪70年代后,美、英、法、苏等国相继研制出一些数字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并建设了多条对流层散射通信线路。
中国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现状
中国自50年代末开始研究散射通信理论和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三十多年来,已先后研制出TS一398、TA一506、TS一510、GS-110、GS一111、GS一112、GS一113、GS一310等多个型号的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散射通信在军、民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车载移动散射通信系统的问世又为散射通信设备拓宽了应用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射通信设备已出口到国外。
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发展方向
在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流层散射
通信设备的功能与性能日益完善,自动化程度、性能价格比、设备可靠性、通信传播可靠度越来越高,为散射通信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散射通信正沿着通用化、标准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高分集重数接收技术、失真自适应接收技术、自适应均衡技术、固态功放技术、纠错编码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必将使新一代抗干扰、高可靠、高机动、小型化的散射通信设备在今后的通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9 11:26
目录
概述
结构物理特性
主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