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记:犹在镜中
2013年吴琦、方泓、徐江宁执导纪录片
《对照记:犹在镜中》是由吴琦、方泓、徐江宁执导,刘文总监制的一部3集纪录片。
剧情简介
1927年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在南京路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影楼沈石蒂照相馆,拍摄了很多精美人像,但人物名字等相关信息记录未能留存,2011年秋冬,他的继子通过以色列驻沪领事馆向市民征集线索,寻找照片中的人。
2011年10月24日14点11分,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的官方微博“以色列在中国”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放上一些老照片,所有照片都是一名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南京路上的一个犹太摄影师Sam 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的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于是,一场跨越80年的“对照寻人记”展开了。
二战时期,为摆脱纳粹魔爪,曾经有两万多犹太人来到上海避难,战乱中的上海以宽厚无私的胸怀接纳了他们。上世纪90年代起,“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逐渐为世人所关注,在中国和以色列,都修建了纪念场馆,发掘了很多史料,以纪念这段不寻常的历史。
与众多避难的犹太人不同,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里的摄影师沈石蒂(Sam Sanzetti的中文名)早在上世纪20年代即从乌克兰来到上海,一待就是30多年,直到1957年才离开中国赴以色列定居。他热爱中国,拥有很多中国朋友,临终前还告诉继子,在上海他度过了此生最美好的时光。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
精彩看点
历史缩影
“今天的首映式,是中国和以色列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也是非常国际化的选题。”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该片总制片人史岩介绍说,纪录频道在第50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推介了九部原创大片,其中就有《对照记:犹在镜中》。“不出我们所料,这部片子引起了在场国际电视机构高管的关注,很多人表达了购片的意向。”
初入上海的沈石蒂才17岁,经过多年奋斗之后,创办了自己的照相馆,名噪一时。他曾与中国姑娘恋爱,结婚。在上海的30多年里,他拍摄了大量照片,其中的两万多张跟随他漂洋过海,来到以色列。在他去世后,这些照片又被继子摩西发现,被带回中国,在上海展出……老照片的前世今生,就是一部犹太摄影师的海上传奇。
对照记
两年前,该片总导演吴琦在看到“以色列在中国”的那条微博之后,就被陆续发布的一系列黑白照片所吸引。“80年前,一群素昧平生的上海市民因选择同一个照相馆留影,于是他们以影像的方式相逢相守到今天。80年后,我们在微博空间里终日厮守,仿佛同处一个社区。”摄影专业出身的他,对影像记录历史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而通过微博搭建的空间,现代人对历史进行回望,在他看来也很有意思。
“带着现代人的视角,讲一个80年前犹太摄影师的故事。微博空间里古老和新鲜,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映现大上海的沧桑变迁。”就这样,主创团队开始了“微博寻人”之旅,隐身于微博网友这一群体之中。最终,剧组从微博空间里邀请了“荷赛”摄影金奖的媒体人陈庆港,生于上海书写上海的女作家任晓雯,长期拍摄上海风貌的摄影师“席子-上海”,上海音乐学院教师“爵士猫儿”,还有与犹太丈夫定居上海的女孩“Lucy燕子”。他们出现在纪录片中,为观众推开了一扇扇尘封的门。
据介绍,新媒体的运用成为《对照记:犹在镜中》最大的亮点。微博的虚拟空间出现在片中,微博网友七嘴八舌的讨论也是他们自己真实的声音。剧组征集网友朗读微博跟帖内容的音频,结果收到了300多条手机录制的声音。这种“话语场”的营造,带来新鲜的听觉体验。微博空间的互动,成为结构该片的叙事主线;一位位老照片中人士的后代,通过微博诉说情怀,也直接成为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别具匠心的手法,打造出一张前景清晰、背景宽阔,影调迷离又景深悠远的上海肖像。
发行信息
2013年7月24日,纪录片《对照记:犹在镜中》首映仪式在京举行。
于7月29日起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职员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10:02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