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杆状病毒病是由对虾杆状病毒引起的、发生在
对虾的病害。病虾嗜睡厌食,体色呈蓝黑或蓝灰,鳃和体表有纤毛虫、丝状真菌、藻类附着,最终卧于池底死亡。
病原特征
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病原为对虾杆状病毒(学名:Baculovirus penaei),属
杆状病毒科。双股DNA型,杆状,具囊膜;核衣壳平均长度为269纳米 ,平均直径50纳米;核衣壳加上囊膜的平均直径是74纳米。
该病毒只在细胞核内复制,产生多个核内包涵体,包涵体是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状,这种包涵体从锥顶到底面高0.5-20微米,大多数是8-10微米,由晶格排列的
多角体蛋白亚单位构成。澳酚蓝汞染色包涵体呈浅蓝至深蓝色,甲基绿-焦宁染色呈鲜红色,这表明有
核糖核蛋白存在;PAS反应阴性,孚尔根反应通常阴性。多角形核内包涵体呈晶格构造,是由圆形的亚基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病毒颗粒在包涵体内。
为害症状
病虾会嗜睡、食欲降低、体色呈蓝灰色或蓝黑色,胃附近自浊化。病虾浮头,停滞岸边,厌食,和体表有固着类纤毛虫、丝状细菌、附生硅藻等生物附着,容易并发
褐斑病等细菌性疾病,病虾最终侧卧于池底死亡。解剖后可发现肝胰腺肿大、软化、发炎或萎缩硬化、肠道发炎等。
分布范围
对虾杆状病毒病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沿太平洋地区,如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美国(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得克萨斯和夏威夷群岛)等。
流行情况
对虾杆状病毒病主要经对虾相互残食以及粪—口途径经口传播。亲虾产卵时排泄带毒粪便也可使病毒传给下一代种群:实验表明,轮虫和卤虫可将该病毒传给对虾幼体。在褐对虾孵化过程中,曾发生数百万前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中,95%在48小时内死亡。将病虾的肝胰腺喂给健康虾吃后也患病,因此推测,在自然界中,该病的传播途径可能是健康虾吃了带病毒的虾而感染,但随着日龄的增长,感染率和死亡率会逐渐降低。
病理变化
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病毒主要侵害肝胰腺腺管、中肠等上皮细胞。病毒感染后可在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形成细胞核内核型多角包涵体,少量包涵体也可在粪便中游离存在。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内存在数量不等的金字塔状包涵体。
受感染的对虾的肝胰腺小管和前中肠的
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比正常细胞核大1.5-2倍,核内有1个至几个角锥形包涵体。核仁被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核膜增厚,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呈环状排列。由于病毒不断增殖,最后上皮细胞破裂或溶解,病毒被释放到腺腔中而排出体外。
诊断方法
初步诊断:对虾杆状病毒病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做出诊断。
压片显微镜检查法:取病虾肝胰腺和中肠进行湿片压片,显微镜检查发现角锥形包涵体基本可诊断。结果可疑时根据组织病理或PCR结果确认。
染色法:取一部分肝胰脏和中肠用FAA液固定后用
苏木精曙红染色或用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观察细胞核的病理变化和核内包涵体。确诊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棒状的病毒粒子。
组织病理学诊断法:观察组织切片H一E染色后细胞核内角锥形包涵体。适用于对虾感染对虾杆状病毒情况的初步诊断或未知疾病样品的组织病理学评价。不适于非感染性携带病毒样品的病毒检测。
透射电镜诊断法:制备病虾中肠腺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检查包涵体和核质中有无许多杆状病毒颗粒,从而确诊。
防治措施
对虾杆状病毒病的防治根本措施是强化饲养管理,进行全面综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