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创意领袖》是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卜希霆。
内容简介
《对话创意领袖——25位
文化创意产业精英的创业秘籍》由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党委副书记
卜希霆策划主编,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苏志武教授作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得到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经纬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支持。书中以对话形式近距离访问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创业成功的25位知名校友,详细讲述了他们由创意到创业的艰辛历程与创业故事。《对话创意领袖》一书充满了对奇思与创想的敬意,情感真诚真挚,是一部向正在创意创业的校友们致意的作品。全书访谈了25位从中国传媒大学走出去的创业者,忠实记录了一代互联网大潮下年轻追梦者的成长轨迹。他们中有不断促使自己往前走的职业经理人李明远,有“死磕自己、愉悦大家”的新媒体弄潮儿、“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也有还在“望着天空、遥控梦想”的无人机影像创意者李念,这是一本“向年轻的创业一代致敬的诚意之作”。在一个新旧媒介大融合、大转型的时代,这一永远“在路上”的“创意领袖”群体正承担着新一代中传人将开拓全新传媒疆域的的未来新使命。本书对话的对象,他们的名字或许不常见于各类媒体,但他们靠着自己的创意所创立的品牌或产业,已渐渐在各个领域撑起一片天地,用实际行动有力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转变,以中国为基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出版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对新时期高校的莘莘学子而言,创业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筑梦道路,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找到了现实的路径。在献礼母校的同时,该书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用知名校友创业成功的鲜活事例与宝贵经验来鼓励更多莘莘学子通过创意与智慧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我国小微文化企业的数量已占到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约占文化产业
从业人员总数的77%,实现增加值约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当前如何更好地引导并发挥当代青年的文化创造力、探索青年人创意力有效的转化途径,也成为摆在当前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刚刚迎来60年华诞的
中国传媒大学是我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文化创意产相关业学科配备最为完备的高校之一,现有的学科构建体系基本上囊括了
文化创意产业中80%的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经过60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在文化产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创意人。中国传媒大学积极组建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园、文化产业孵化器,不断提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意氛围和协同创新平台,为广大校友用智慧引领创业,用创意孵化产品,用创业改变就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文化产业孵化器正在成为文化传媒领域智力资源与市场资源高度汇聚的创意集聚地,也将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试验区——“文化定福庄”的核心创意引擎。
《对话创意领袖——25位
文化创意产业精英的创业秘籍》由
中国传媒大学在校师生策划编辑,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教授作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得到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经纬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支持。书中以对话形式近距离访问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创业成功的25位知名校友,详细讲述了他们由创意到创业的艰辛历程与创业故事。《对话创意领袖》一书充满了对奇思与创想的敬意,情感真诚真挚,是一部向正在创意创业的校友们致意的作品。全书访谈了25位从中国传媒大学走出去的创业者,忠实记录了一代互联网大潮下年轻追梦者的成长轨迹。他们中有不断促使自己往前走的职业经理人李明远,有“死磕自己、愉悦大家”的新媒体弄潮儿、“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也有还在“望着天空、遥控梦想”的无人机影像创意者李念,在一个新旧媒介大融合、大转型的时代,这一永远“在路上”的“创意领袖”群体正承担着新一代中传人将开拓全新传媒疆域的的未来新使命。本书对话的对象,他们的名字或许不常见于各类媒体,但他们靠着自己的创意所创立的品牌或产业,已渐渐在各个领域撑起一片天地,用实际行动有力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转变,以中国为基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这本藉由25个人起伏人生所构成的创意创业故事,有的为了创业压上了身家性命、有的为了创业放弃了清闲的事业单位、有人能从实习生干到副总裁、有人却告别电视台办起了“自媒体”……他们的故事不是告诉我们怎么理财致富或创业赚钱,但能让你的创业梦想更加实际与明确;他们的人生经历所雕琢的线条与成就的高度,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清楚,怎么在自我创意与市场通路间取得平衡,进而打下坚实品牌基础,实现创意创业梦想。全书共分为“而立而立”、“不惑而惑”、“知命不忧”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老、中、青三代创业者的励志故事。“书中自有黄金屋”,《对话创意领袖》中鲜活的事例无时无刻不闪烁着思想的光辉与智慧的力量,它将为母校以及在校师生增添一份前行的动力。
主编简介
卜希霆,满族,籍贯黑龙江木兰县,1973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县柴河镇,毕业院校是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所学专业是电视编辑专业(广告方向)。现任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
温州文化创意学院院长。曾任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党总支书记、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秘书长、传媒博物馆项目副组长。历任中国传媒大学团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团委书记。兼任
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青年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文化产业学术网主编、《
中国文化产业》杂志执行总编。曾发起创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策划创办刊物《电视人》、杂志《文化创意产业参考》(现《中国文化产业》杂志)、文化创意产业网(现“文化产业学术网”)、首届“创意中国和谐世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传媒合作网、刊物《传媒人》等。曾担任《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副主编、担任《
五十年五十人》、《
奔跑的麦克风》、《创意起底——文化创意产业先锋思维解码》、《我的传媒梦》(三十位传媒精英的青春对话)等书籍主编,并参与编写《
电视节目策划学》、《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等书籍。
签售活动
为献礼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0周年,9月20日校庆日当天下午《对话创意领袖》新书发布签售会暨广院创造小微市集于9月20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大书房咖啡馆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兼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校友、好乐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李树斌;校友、百度副总裁李明远、校友、北京人艺演员孙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闵惠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刘大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欧丽娜等嘉宾出席本次签售会。新书发布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党委副书记、《对话创意领袖》主编卜希霆主持。
经典语录
李念:没活儿就找活儿,只要你选择了这个东西就总会找到解决方法的。
李典:当你创业的时候,每天一睁眼,你就是别人的靠山,你需要对自己、对团队、对合作伙伴、对项目负责。
黄恺:任何游戏都有生命周期,《三国杀》也不例外。
王卯卯:兔斯基对于我已经是过去式,一个作者应该不断地成长,不能永远沉醉在自己的第一个成功里。
李明远:不断往前走是一种惯性。走的路上也不能忘记,忠于自己才会快乐。
苏丹:我建议大家不要创业。如果你都不知道业是什么,怎么去创呢?
梁陈:创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马拉松,爆发力好一点不影响大局。
李树斌:任何创业都是这样,想法必须要实现出来才有价值,在实现的过程中就要控制成本。
王潇:替别人做嫁衣裳不如替自己做,折射别人的光不如自己发光。
王凯:做自媒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互联网思维:定制、迭代、勇于试错、做到与无数人的连接。
朱明明:从事文化传媒领域的创业总体还是很难,需要很大的意念去支撑、没有情怀是支撑不下来的。
黄紫燕:记得住的才是真正留下来的,我记不住的东西,就随风去吧。
赵径文:试错是一个交学费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犯错。
万里江:我最欣赏的就是广院的自由氛围,我也希望这样的氛围能一直保持下去。
董崇飞:人的生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
梁冬:每一个人都要做他那个时代应该做的事。
罗振宇:传媒大学将手艺传给了我,给了我一生死磕的精神。
高志宏:对于普通人来说,创业就需要更多的坚持,更多的勤奋和更多的努力。
陈斯华:每个人每天都会有许多创意的火花,但这些灵光一闪如果不能转换为价值,就等于空谈,甚至于浪费。
刘春:我一生最不愿意做的两件事,一是规划人生,一是总结人生。
高晓蒙:年龄越大,你背负的东西越重,越害怕会摔跟头。二十多岁的时候摔倒了还可以再爬起来。
王潮歌:梦想是不需要实现的,要实现的那是理想。
刘定坚:创业是一件非常辛苦、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并且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陈建国:做事可以失败,但是做人不能失败,做人失败我们不给机会。
陈瑞福:我随时可以回归自然,到地里当农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