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末年。
简介
寻村村东距洛阳20公里,西距宜阳县城5公里,南依洛河,属宜阳县境内寻村镇【现更名为:香鹿山镇】,北依丘陵,半山半川,耕地面积3980亩.
寻村村共19个村民组,4604人,其中党员67人,3个自然村.
寻村自然村:13个村民组,3329人,党员54人.汉营洼自然村:5个村民组,900人,党员8人.
寨沟自然村:1个村民组,325人,党员5人.
寻村村现有经济作物1200亩,其中蔬菜200亩,农民种植主要以瓜果,蔬菜为主.
寻村村有村办小学一所,校园面积12060平方米,校舍面积2050.42平方米,教室52间,教师办公室30间,会议室2间.教师23人,学生470人.村部10间,建筑面积240平方米.
寻村村有机井21眼,配套设施齐全,可供各组农田灌溉使用.
河南,洛阳,宜阳,寻村,汉营洼
经济概况
2003年完成
寻村生产总值1.63亿元,财政收入379.57万元,民营企业入库税金210万元,工业增加值36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5元。支柱产业以产业化农业和工业为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500亩黄窑无公害蔬菜基地、甘棠产业调整示范园、段村畜牧养殖小区、山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500亩,主要种植日本洋葱、日本红萝卜;甘棠产业示范园有香花辣椒150亩、优质烟叶300亩;段村养殖小区以段村、甘棠、香泉、龙王、下河头5个养殖小区为主,以养肉牛、肉猪为主,年存栏牛6000头,年出栏5000头,年存栏猪1.5万头,年出栏1.2万头;山区优质烟叶基地面积4000亩;其它经济作物:油葵400亩、脱毒红薯1000亩、优质大豆1500亩、中草药500亩,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区域内工业企业主要有洛阳龙羽宜电公司、洛宜石棉瓦厂、亚东淀粉厂、诚达冶炼厂、洛阳绿迪化工厂、洛阳松森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奇航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5.8亿元的20万吨氢氧化铝项目,4A沸石相继建成投产。2004年新上两个水电站,4个金钢砂项目,1个卫生纸杯厂,另外仍有10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以龙羽宜电为龙头的工业园区正在崛起。
寻村教育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
寻村社会的稳步推进,抓住“村村通”、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和卫生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完成了下河头、东韩、潘沟、官庄、楚凹、南留、马沟18.9公里的水泥路铺设任务,完成了龙王、甘棠、叶庄等10个村的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全镇共有小学36所,中学五所,教师519人,学生8600人。随着合作医疗的实施,全镇31个行政村33个诊所纳入一体化管理,镇卫生院设备先进、环境优雅、医疗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和改善了全镇看病难的问题。
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
寻村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社会大局稳定统揽工作全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实现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抢抓北城区建设及工业园区建设机遇,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加强基层组织、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重点突出工业和民营经济,最终实现工业重镇、烟叶好镇、畜牧大镇、蔬菜名镇,财政富镇“五镇”目标,确保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重要信息
更名要闻
宜阳县寻村镇正式更名为:香鹿山镇
洛阳市宜阳县寻村镇正式更名为香鹿山镇。
洛阳市宜阳县寻村镇正式更名为香鹿山镇。
寻村在明朝和清初时属石安里,乾隆以后分属于屏阴区、城厢区、甘棠区德石一里、石二里、闲和里,民国16年,国民党政府设立寻村区。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寻村划为中心乡,1958年成立以寻村为中心的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寻村乡,2000年撤乡建镇。
据香鹿山镇人民政府镇长杨惠江介绍,香鹿山镇后的香鹿山上窄下宽,上下左右边沿齐整、两侧对称,酷似一个倒扣的香炉,因此名为香炉山。
唐时,武则天喜欢此地风景秀丽,常来游猎,偶遇神鹿,改此山名为香鹿山,沿用至今。
前几年,宜阳县先后投资3500万元,实施香鹿山绿化六期工程,造林21800亩,形成了全省最大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此次,寻村镇改名为香鹿山镇跟这番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主打旅游
宜阳县寻村镇正式更名为香鹿山镇,该镇将依托香鹿山森林公园,主打旅游牌。
据介绍,香鹿山镇明清时期属石安里,新中国成立后设寻村乡,2000年改为寻村镇。该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贯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全力支持香鹿山森林公园和城北区建设。
截至目前,香鹿山森林公园已绿化面积21800亩,栽植60多种树木230.5万株,成为我省最大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寻村镇更名为香鹿山镇后,将依托香鹿山森林公园大力发展整体旅游项目,推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我市生态旅游的新亮点。
寻村访古
东莞寻村访古
塘尾古村根
寻村
我从地图上看到这个地方很不起眼,位置处于东莞石排镇,我从茶山坐摩托到了塘尾村,问了当地村民都不知道什么古村,后来我说找老房子他们才明白。在一个不起眼的入口找到了进村的路,当视觉顿时充满了古色古香,我刹那间有了回到过去的感动。
大概是因为来得比较早,也可能是下雨别人没有我这样执着,整个村子就我一个游客在逛,安详,宁静,古韵,细雨,友好的村民,所有该有的气氛全有了,对初来此地的我来说,简直是种福气啊!
也许就因为独自品味这古村意境的原因,我找到了久违的感觉,那是在南社体会不到的。就象回到家乡,回到日子缓缓流动的岁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8 08:3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