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代丘为诗作
《寻西山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丘为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诗人不辞山高路远,等到叩门无人回应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了隐者生活的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山间景色使诗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了隐者生活的情趣。通过寻访隐者不遇这一具体事件,诗人由寻访隐者变成欣赏美景,感悟隐逸之趣与清净之理,由失望变得满足,表现了他的幽情雅趣和旷达胸怀。全诗语意平淡,写景清寂,虽无华丽词藻,而感情真挚,构思新颖,意蕴深远,堪称佳作。
作品原文
寻西山隐者不遇⑴
绝顶一茅茨⑵,直上三十里⑶。
扣关无僮仆⑷,窥室唯案几⑸。
若非巾柴车⑹,应是钓秋水⑺。
差池不相见⑻,黾勉空仰止⑼。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⑽,自足荡心耳⑾。
虽无宾主意⑿,颇得清净理⒀。
兴尽方下山⒁,何必待之子⒂。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寻:寻访。
⑵绝顶:山的顶峰。茅茨:茅草屋顶,指代茅屋。
⑶“直上”句:意谓从山下一直到山顶有三十里。
⑷扣关:敲门。关,门栓。僮:仆人,特指未成年的仆人。
⑸窥:从缝隙里看。惟:只有。案几:案与几都是长方形的桌子,案为狭长的桌子,几为矮小的桌子。
⑹巾柴车:指乘柴车出游。巾,此用作动词,指给柴车挂上帷幔,代指出行。柴车,粗陋之车。东晋陶渊明为百代隐逸之祖,常驾柴车出游,此用其事。
⑺钓秋水:在秋水中垂钓。《庄子·刻意》:“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也,闲暇之所好也。”又《秋水》篇,谈道通于一,任性适己之理。这里合用二事。秋水,泛指河水。
⑻差池:《诗经·邶风·燕燕》:“差池其羽。”原意是参差不齐,这里引申为差错,意外,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⑼黾勉:《诗经·邶风·谷风》:“黾勉同心。”原意是努力,此指殷切。仰止:仰望。《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谓如同仰望高山一样,对高尚的德行要仿效之。止,语助词。
⑽及兹:到此,指置身于这种寂静的境界中。兹,此,这。契幽绝:指性情与清幽绝俗的景物相投合。契,契合,投合。幽绝,清幽殊绝之处。
⑾自足:自然足以。荡心耳:指山中美景使感官和心胸涤荡清净。荡,涤荡。耳,兼指一切感官。
⑿宾主意:宾主相得之意。宾主,指诗人自己和西山隐者。
⒀颇:有稍、甚二义,在此均可通。清净理:佛教清静的道理。佛教以远离尘世的烦恼俗念为“清净”。
⒁兴尽:《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东晋王徽之住在山阴时,于雪夜乘舟至剡溪拜访戴逵。但是到了戴家门前,王徽之却不进门就回去了。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用为率意而行的典故。
⒂之子:这个人,指西山隐者。《诗经·邶风·燕燕》:“之子于归”。
白话译文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
轻扣柴门没有童仆回问声,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
主人若不是驾着柴车外出,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垂钓。
错过了时机未能与他相见,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
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
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
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
玩得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丘为早年的作品,从诗中表现的林泉之思来看,大约写于诗人中进士之前。如题所示,诗人是专程到山中寻访隐者,结果却未见到,但看到隐者居处的环境,颇有感触,便写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从思想上说,这类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所在多有,并没有什么分外高奇的地方,但细读起来,又令人感到有些新颖别致。这新颖别致主要来自构思。这首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却出人意料之外,这首诗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却又借题“不遇”,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正是由于这一立意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
此诗开门见山,从所要寻访的这位隐者的栖身之所写起。开头两句写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这两句似在叙事,但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辞辛劳,殷勤远访的诚意。“直上”二字,与首句“绝顶”相照应,点出了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这番铺垫也让读者对苦心拜访的隐者充满了期待。“扣关无僮仆”二句写“不遇”,以呼应诗题。寻访者经过一番路途劳苦后终于来到门前,带着兴奋前去叩门,却无僮仆应承;向里窥视,屋内空无一人,只见几案,进一步写静谧。“若非巾柴车”二句是写寻访者停在门前的踟蹰想象之词:主人既然不在,那么到哪儿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必定是到秋水边垂钓去了。乘柴车出游,到水边垂钓,正是一般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这里不是正面去写,而是借寻访者的推断写出,比直接对隐者的生活做铺排描写更加灵活有致。这些猜想,既合乎隐者的身份,也反映了寻访者的情趣。“差池不相见”二句是说远路相寻,却意外错过了机会不能相见,只能空自仰慕而已。虽然不免有怅然若失之意,但对隐者的仰慕之情也溢于言表。
前八句为诗的第一层意思,写访友不遇;后八句为第二层意思,写不遇中有得。“草色新雨中”二句宕开一笔,写诗人从山间清新幽绝之景中,寻得幽情雅趣,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景,为抒情作铺垫。“及兹契幽绝”以下四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这次跋涉并没有空返,而是有所收获。与他契合的是这幽绝的景物,令他满足的是洗涤了心耳,虽然没有宾主接待的情意,但他却从中获得清净的真谛。在这优美澄净的山林中,诗人的心灵也变得澄澈,恍惚间进入了闲静空寂的禅境,体悟着自然之美,尘世中的一切烦扰都被隔绝于此。拜访隐者的目的就是放下尘世喧嚣劳累的一种精神诉求,就是在寻求清明淡然的心境。虽没能亲见隐者,却在这自然山水之中领略到了隐逸的情趣。诗写到这里,已经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成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诗中不仅浮现出一位志趣高雅的隐者形象,而且似乎也使读者看到了一位与隐者同调的高士。因此,这首诗与其说是访隐者,不如说是寻幽趣;与其说是写隐者,不如说是诗人自谓。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结句暗用东晋王徽之雪夜访戴逵的典故自抒旷怀,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这就是此诗的主题,不遇又如何,西山给人的这份悠闲雅静,就是此趟所得。“兴尽方下山”中的“下山”,与开头“直上三十里”中的“直上”二字相呼应,“何必待之子”又与诗题“不遇”照应。起结关合,章法严密。
魏晋名士那种率性而为、追求自由的超凡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化的生活状态和人格风范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对后代的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到了盛唐的山水诗,这种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在以幽谷翠竹、清风悠云为代表的大自然中得到了更好的融合与体现。在这首诗中,诗人与超然世外的隐者在精神上已融为一体。因此,这首诗似乎是写隐者,其实正是写诗人自己,这也是此诗高妙的地方。诗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和贾岛寻隐者不遇》,俱以“不遇”来表现隐逸的高洁,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丘为相传是唐代享寿最高的一位诗人,他的高寿与他“颇得清净之理”不无关系。
名家点评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真境(“窥室”句)。说得“不遇”不败兴(“颇得”句)。若作怅然语便浅矣(末句)。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模情摅旨,淡荡深微,隐者得是诗,益成高矣。
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此是清澈一路。插入对句,前后俱震。
清代张文荪《唐贤清雅集》:直起老笔,“上”、“下”字前后照应成章法。着想幽异,蹊径甚别,结得更洒脱。
作者简介
丘为(694—789),唐代诗人。嘉兴(今属浙江)人。唐玄宗天宝(742—756)进士,曾官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尝相唱和。卒年九十六。其诗大抵为五言,多写田园风物。原有集,已失传。《全唐诗》录其诗十三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21:1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