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人生》是由
马杰、
宋晓明主编的人物传记,于2022年4月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该书收录了12位导弹两总的故事。他们分别是红旗一号总设计师钱文极,红旗一号总设计师徐馨伯,红旗二号总设计师陈怀瑾,巨浪一号、东风二十一号总指挥柴志,红旗七号总指挥耿锐,红旗七号总指挥谈凤奎,红旗七号总指挥徐乃明,海红旗七号总设计师陈国新,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吴北生,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王国祥。该书既有对他们成长经历的描写,也有对两总系统团队在型号研制历程的解读。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航天工程研制实践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逐步探索形成了以总指挥系统和总设计师系统为代表的“两总”系统,为完成各项型号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了传承航天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主持编写了《导弹人生》一书。
人物介绍
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总设计师
钱文极(1916.6.10—2006.6.15),1960年5月任“543”总设计师,1962年2月任红旗一号总设计师,1964年4月任红旗二号总设计师。他长期从事通信机研制技术领导工作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领导工作,对中国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红旗一号总设计师
徐馨伯(1917.7.9—1989.5.3),1960年12月任红旗一号总设计师。他历任“543”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仿制工作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等职,为中国地空导弹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旗二号总设计师
陈怀瑾(1929.12.16—2017.8.6),1964年11月任红旗二号总设计师。他曾参与创建中国第一支雷达部队,调任国防部五院后长期从事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是仿真技术的带头人,著名的导弹雷达专家。他在飞行器制导、自动控制与仿真领域为中国国防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技术上开创了中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研制工作,指导第二代防空导弹的研制。
巨浪一号、红旗七号总指挥
柴志(1922.12.17—2003.9.10),1980年2月任巨浪一号总指挥,1982年2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他曾参与领导“1059”控制系统和地面设备仿制工作、东风二号控制系统自行设计工作、“543”仿制工作、红旗二号研制、巨浪一号、东风二十一号的研制。并任型号总指挥。组织领导红旗七号的研制,担任行政总指挥。为中国国防工业作出突出贡献。
红旗七号总指挥
耿锐(1920.8.13—1987.12.12),1979年5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为中国研制第二代防空武器作出了积极贡献。
红旗七号总指挥
谈凤奎(1944.2.6—2008.2.27),1994年1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他负责的《防空导弹关键零部件柔性设计制造一体化系统研究》在航天领域首次建立了基于并行工程,支持导弹结构件设计、制造、管理的一体化系统,实现在多个型号上的全面应用,对于防空型号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海红旗七号总指挥
徐乃明(1929.7.22—2016.9.20),1989年10月任海红旗七号总指挥。他主持完成新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新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等多项航天型号的研制任务,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北京仿真中心,解决了仿真计算机应用研制中的诸多难题。
海红旗七号总设计师
陈国新(1944.7.30—),1997年1月任海红旗七号总设计师,2000年10月任新型野战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他开创了中国防空导弹研制史上舰载超低空领域的先河;圆满完成新型野战防空导弹研制任务,他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产品研制中的关键技术,树立了以设计为中心,以试验、验证为重点的思想,为型号研制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负责人
吴北生(1929.8.14—),1988年2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负责人,1993年1月任B610总设计师1996年10月任B611总设计师。他曾负责中国地空导弹系统研制的技术抓总工作,先后任红旗三号、红旗七号副总设计师,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技术负责人,B610、B611、B6系列总设计师,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
沈忠芳(1934.8.24—2024.8.17),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93年1月任B610总指挥,1996年10月任B611总指挥。他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
张福安(1939.11.25—),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他在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设计中,历经三年攻关突破五大关键技术,主持制定武器系统总体方案,带出了一支技术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并为型号的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中国防空导弹武器跨越式发展,为中国防空导弹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
王国祥(1940.8.26—2010.5.27),2000年8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装备研制工作,是导弹系统工程和型号研制管理的杰出专家,参与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工作,为中国第三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设计定型作出突出贡献。
作品鉴赏
《导弹人生》全面客观地记录型号两总成长经历和重要贡献,总的来看有以下特点:
首先,该书具有史料价值。这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总结导弹(航空航天器材)研制的两总故事的读物,当一个对国家有着重大贡献的特殊群体还不为社会广泛熟知的时候,填补空白就显示出巨大的价值。该书中大量的资料来自于各型号的导弹档案,来自于两总本人或相关人员的口述。故事中收录的12位两总中有8位已经离开了人世,读他们的故事,令人抚册追忆,思绪绵绵。随着时间的流逝,该人物传记的史料价值将显得越来越珍贵。
其次,该书具有实践价值。12位型号两总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是中国航天事业人才队伍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科研生涯和工程经历,也是中国空天防御事业的历史缩影。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拼搏中,为保证型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两总系统探索和总结出许多型号研制中的宝贵经验,如“四共同原则”“型号管理十六字令”等,时至今日,对中国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仍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第三,该书具有文化价值。通过该人物传记,人们不仅能够了解两总系统对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而且也可以学习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他们是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实践者、传承者,他们的事迹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将激励新一代航天人砥砺“以身许国万事轻”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马杰,女,回族,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工程专业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毕业。
宋晓明,男,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