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术,射箭技术的简称。射箭活动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石箭头发现。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射术方面也有很多创造和发明,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起源
根据考古发现,在夏、商和西周时期,各地考古遗址中青铜镞、石镞和骨镞被大量发现,表明射箭活动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发展
射箭在
西周不但已经成为军队进行训练的主要手段,而且随着战争频繁的爆发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统治者也开始考虑对一般人进行武事的训练,而其中一个重要科目就是射箭技能的培养。
西周射箭技能的培养有一套系统化的射法,后人对其进行了总结,成为“五射”。后代关于“五射”的解释甚多,说法各异,而明人李呈芬《射经》一书对此的解释较为合乎射箭的特点。
一射为“白矢”。《射经》称:“白镞至指也,此弯弓之法,所谓彀率也。”其意是说,弯弓时要拉满弓,要使箭头拉至接近托弓手的手指部位。重在训练开弓的臂力。
二射为“参连”。《射经》称:“先发一矢,三矢夹于三指间,相继拾发,不至断绝。此注矢之法也。”这是持箭连射的方法,其意是说,第一箭射出之后,夹于三指之间的后三箭相继射出。重在训练发射的速度。
三射为“剡注”。《射经》称:“谓矢头剡处直前注于侯,不从高而下,即谚所谓水平箭。此发矢之法也。”这是瞄准的方法,其意是说,矢镞入箭靶时,须箭羽颈部高,箭头低,使箭镞以水平方向穿透箭靶。重在训练射力猛锐,使箭能贯物而过。
四射为“襄尺”。《射经》称:“襄,平也;尺,曲尺也。谓平其肘,使肘上可置杯水。盖架弦毕便引之,比及满,使臂直如矢也。”这是拉弓的姿势,其意是说,在拉弓时,手臂要保持直曲如襄尺,拉弓的臂要保持水平。重在训练发射的平稳度。
五射为“井仪”。《射经》称:“开弓圆满,似井形也。”这是射箭准确度的要求,其意是说,弓要拉满呈圆形,连射四箭皆中靶并成“井”字形状。重在训练射箭之准确。
从这五项标准可以看出,其内容不同,要求也不同。“五射”的具体内容便是当时学校教授射箭的细节和过程,从拉弓、瞄准、发射一系列的技术要求看,学校习射,在技术上与军中的射箭没有什么区别,但学校非常注意礼仪和道德教育,并强调射箭要有良好的心态与身体姿势。
到了
汉代,随着射箭活动的广为盛行和射箭技术的多样化,促使了射箭技术理论的发展和成熟,为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射法,出现了一大批有关射箭技术的论著。仅《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中收录的射箭著作,就有《逢门射法》2篇、《阴通成射法》11 篇、《李将军射法》3 篇、《魏氏射法》6 篇、《强弩将军王围射法》5卷、《望远连弩射法具》15 篇、《护军射师王贺射书》5 篇、《蒲苴子弋法》4 篇等。这些射书,虽然都已亡佚,但仅从其书名判断,当时射箭技术已相当成熟,且形成了不同特点的各家射法。
南北朝时期,射箭技术的广泛交流与普及,带来了射箭理论上的发展和提升,当时“梁有《骑马都格》一卷,《骑马变图》一卷,《马射谱》一卷”(《隋书·经籍志》)。可惜这些著述早已亡佚。
由于统治阶级的鼓励和提倡,更由于射箭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唐代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射箭技术的理论著述。如《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王琚《射经》一卷、张守忠《射记》一卷、任权《弓箭论》一卷,但只有王琚《射经》存世,其余两种已亡佚。王琚《射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马射总法、步射病色、前后手法、持弓审固、举按弦、当心入、铺膊牵弦、钦身开弓、极力遣箭、卷弦入弰、弓有六善等十四个方面。它在射箭理论上有其独到之处,故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射书,《射经》在中国古代射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武举设步射、骑射后,直至明清武举相沿未改。民间(包括女子)的习射活动也很普及。南北朝时妇女就有步射和骑射活动,唐代宫廷中的妃嫔也经常参加骑射行猎。宋代民间有不少习射的社团组织,如“弓箭社”、“射弓踏弩社”等。辽、金、元、明、清都有各种射箭的竞赛活动,如“射木兔”、“射柳”、“射鹄子”、“射香火”等,显示了射箭技术的多样化与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