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福建省将口镇将口村北,窑址分布在仙奶岗、郭龙山二处,总面积约5500平方米,,暴露窑具托座和青瓷残器等,堆积层厚1至2米,范围约1200平方米。该窑于1977年调查时发现。1985年,福建省博物馆进行发掘,发现唐代龙窑基一座,出土遗物数百件。1985年6~7月间,省考古队在仙奶岗窑址发掘清理了长达52米的唐代龙窑基址一座,为国内目前最长的唐代龙窑。出土产品均为青瓷,器形有碗、碟、钵、盆、罐、盘口壶、执壶、灯盏、水注、器盖、枕、炉、秤砣等。装饰手法有刻花和釉下褐彩,窑具有支柱。1985年冬,文物部门组织力量修筑了围墙并加盖顶棚加以保护。1991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瓷器胎骨绝大多数细腻、纯净,少量夹砂或羼细砂。产品均为青瓷,施石灰釉,釉色以青绿、青黄色为主,也有少量青灰色。釉层普遍较厚,均匀温润。釉面流行细小而密集的冰裂纹。施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蘸釉,用手捏住器底,将器物倒置釉水中转一圈即成;另一种是刷釉,用毛刷蘸釉水刷涂于器物上。一般施半釉,即施于器物的上半部,下腹及底部多露胎,常见釉水垂滴的流釉现象。
器表多数素面,少量装饰花纹。装饰方法分两种:一种为胎装饰,在器坯半干时,用锐利的刀具进行刻划,其题材主要是动物、植物,或一飞禽、走兽,或一草叶、花卉,手法粗犷草率,用简练的线条构成形象、古拙的图案;另一种是釉装饰,在上釉之前,在器身或口沿部位涂蘸褐彩,然后施釉其上,称作釉下褐彩,手法是随意点染,无一定常规形态。
装烧方法采用托座叠烧。从器物粘连的现象观察,有大型器中套叠小件器物,或同种规格的器物依次重叠,也有造型相近的器物互相垒叠。在两件器物的交接处,用泥钉、垫饼或垫圈间隔,产品烧成后再行分离。
产品是在龙窑中焙烧。发掘的仙奶岗窑基,依山坡的倾斜地势建筑,残长达52米,是目前国内已知唐代龙窑中最长的一座。窑炉头部宽2.3至2.7米,窑身宽度2.3至2.8米。窑室墙壁不用砖砌,而用编织竹木框架再涂抹瓷土的方法构筑。残存的窑壁内面遗留密集而又深刻的竹木印痕,说明窑壁内先编结竹木骨架,用以加固和支撑窑室。由于不采用砖砌,所以高度较低,估计不会超过常人身高。通过发掘和局部解剖,发现窑墙内、外共有三层窑壁,从外向内依次是:一层红色烧土,二、三层白色瓷土。说明窑炉建成后,曾经修葺两次以上,以延长窑炉的使用时间。白色瓷土内面均有一层或厚或薄的绿色结晶状烧结面,应是烧窑过程中产生的窑汗烧结层。
该窑出土的瓷器或窑具上,发现有刻铭文字。多数为数码记号和姓名,如:“一”、“七”、“八”、“九”、“十”、“八十”、“九十”和“杨公炎”、“余记”、“洪”、“毛”、“石”、“丘”等;还有方位词“上”、“中”、“下”及吉祥语“吉利”等。反映该窑属于若干家庭共同经营的民间作坊。从该窑的规模、长度考察,装烧容量(产品)当在万件以上。从该窑使用痕迹,按常规推算,烧造时间约近百年。该窑产品在建阳境内及邻近县、市的唐代墓葬中时有出土。据出土瓷器的形制、工艺作风判断,窑址年代约在唐代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