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紫檀
豆科紫檀属植物
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 f.)是豆科紫檀属落叶乔木,又名小叶紫檀、牛毛纹紫檀、茜草叶紫檀、赤檀等;树干通直,树冠广伞形,高15米;幼树树皮呈深褐色,深裂成长方形薄片,成年后变为灰褐色,树皮受伤后常有深红色伤流液流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互生,为椭圆形或卵形;花瓣为黄色或淡黄色,花期11—12月;荚果圆形,果期为4—5月。小叶紫檀的字面意思是指叶片较小的紫檀,而花卉市场上的盆栽“小叶紫檀”,为小果柿。
形态特征
乔木,海南那大引种35年生的树高约25米,胸径57厘米。树干通直,少大枝桠。树皮深褐色,深裂成长方形薄片。树液流出很快变为深红色。小枝被灰色柔毛。小叶3-5片,稀有6-7片,椭圆形或卵形,长9-15厘米,先端微凹,基部圆,下面密被细毛;侧脉10对以上,网脉明显。花黄色或带黄色条纹。果圆形,周围具翅,径3-5厘米。花期11-12月,果期4-5月。
近种区别
保护级别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生长环境
喜光,不耐荫。耐干热气候,在极端最高气温45-46℃及最低气温7.2-12.7℃均能生长。天然分布于干旱多岩的丘陵山地,大多为页岩、石英岩、砂岩发育的土壤,海拔150-1000米,平均气温13-37℃,降水量350-1350毫米。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冲积土,不耐积水,在黏土及沼泽地不宜种植。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多雨季节正值高温期,有利于生长,湿润肥沃和高温气候可速生。
分布范围
原产于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及越南。中国广州、云南、海南及台湾均少量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一般采用种子繁殖。荚果4-5月成熟,由黄转褐即可采种。出翅果千粒重500克。种子无明显休眠现象,直接播种7天开始发芽。用60℃热水浸种24小时或用清水浸8天,每24小时换水1次,发芽率可达75.6%,比不处理提高38.5%。
采用裸根苗或容器苗的育苗方法。种子播于苗床,当小苗长出2-3对真叶时移植。育裸根苗以20厘米×20厘米密度分床,容器苗以(7+5)×16的塑料黑袋较合适而经济。注意水肥管理,气温高的季节,袋苗2个月高可达40厘米。床苗生长更快。
栽培技术
栽植
檀香紫檀其树冠不很开展,干形也较好,因此不必以密植的办法来培育干形。初植密度可以3米×4米为宜。造林前应清山挖穴,植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施有机肥作基肥。造林最好用容器苗,裸根苗因其叶片大,蒸腾快,虽为雨季,也易枯梢或死亡。造林后立即禁牧。
抚育
造林后1-2个月内结合抚育施追肥1次,每株尿素50克,穴施。头两年应每年除草松土2次,确保幼树快速生长。萌芽力不强,且树脂残留伐桩易染病菌,以重新造林为好。
病虫防治
该树种尚无大片林子,所见病虫害较少。苗期喷用广谱性杀虫剂如杀灭菊酯已可防治一般的食叶虫害。
主要价值
经济
边材白色,心材紫红黑色或紫红色,具斑纹、硬重。气干密度1.109克/立方厘米。抗白蚁和其他虫害,通常不需防腐处理。供高级家具、乐器、工具柄、细木工及雕刻等用。在印度是最有价值的用材树种之一,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生态
檀香紫檀较其他紫檀属树种树冠小,主根发达,抗风能力较强。具根瘤能固氮,可改良土壤。
参考资料
檀香紫檀.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0 21:2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