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隶属于吉林省
吉林市舒兰市,地处
舒兰市东南部,东与
新安乡接壤,南与
上营镇、蛟河市天北乡相连,西与二道乡毗邻,北与
舒郊乡、开原乡交界,距舒兰市27千米,区域面积474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民国时期,属舒兰县三区,设小城子保。日伪时期,小城子保改小城子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小城子村改小城子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划归永北县,小城子区改名小城区;同年11月,划归舒兰县。
1956年7月,小城区改为小城子乡。
1958年10月,小城乡改为小城公社。
1984年11月,由小城公社改为小城乡。
1992年12月,由小城乡改为小城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小城镇下辖1个社区,小城、孟家、下营、长发、季长、庆岭、四合、保合、马路、东光(朝族村)10个行政村;下设5个居民小组,6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小城镇下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小城社区、马路村、小城村、东光村、下营村、孟屯村、长发村、季长村、四合村、庆岭村、保合村,镇人民政府驻小城子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小城镇地处
舒兰市东南部,介于东经126″56′—127″18′,北纬44″05′—44″21′之间,东与
新安乡接壤,南与
上营镇、蛟河市天北乡相连,西与二道乡毗邻,北与
舒郊乡、开原乡交界,距舒兰市27千米,区域面积4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小城镇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倾斜,形成东部山区,中部丘陵,西部平原。
气候
小城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多风、少雨、干旱,昼夜温差大,夏季温热多雨,秋冬天气凉爽,冬季严寒漫长;多年平均气温2.5℃,1月平均气温-16.4℃,极端最低气温-35℃,7月平均气温9.2℃,极端最高气温32.6℃。
水文
小城镇境内属细鳞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干棒河、沙河子河,由南向北流经。
自然灾害
小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泥石流、春旱、霜冻、冰雹、大风、低温、雷击。2011年,小城镇保合村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毁坏田地25公顷,损坏村路4千米。
自然资源
小城镇矿藏资源主要有钼矿、泥炭。
人口
2011年末,小城镇总人口2232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868人;另有流动人口457人。总人口中,男性11515人,占51.6%;女性10810人,占48.4%;18岁以下3377人,占15.13%;18—35岁5795人,占25.96%;35—60岁9663人,占43.28%;60岁以上3490人,占15.63%;以汉族为主,达20206人,占90.5%;有朝鲜、满、回3个少数民族,共2119人,占9.5%。2011年,小城镇人口出生率8.82‰,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2.2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人。
2017年末,小城镇常住人口为17875人。
截至2018年末,小城镇户籍人口为2078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小城镇财政总收入7亿元,比2010年增长15%;人均财政收入7856元,比2010年增长4.2%。2011年,小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765元。
2018年,小城镇有工业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0个。
农业
2011年,小城镇有耕地面积7.2万亩。2011年,小城镇农业总产值6.9亿元,比2010年增长2.3%,实现农业增加值3.8亿元。小城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高粱为主。2011年,小城镇生产粮食47593吨。小城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瓜果等。小城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小城镇生猪饲养量10.6万头,年末存栏7.2万头;羊饲养量4700只,年末存栏1100只;牛饲养量1.8万头;家禽饲养量27.3万羽,上市家禽23.5万羽。2011年,小城镇生产肉类1万吨,畜牧业总产值3.6亿元。2011年,小城镇水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1012吨,主要品种有苹果、葡萄、梨、山楂。小城镇渔业以淡水鱼养殖为主。2011年,小城镇渔业总产值312万元。
工业
小城镇工业以矿藏及深加工、有机肥、医药、石材加工为主。2011年,小城镇工业总产值为19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9.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0%。2011年,小城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18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5%。
商贸
2011年末,小城镇有商业网点572个,职工858人。2011年,小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00万元,比2010年增长4.7%。
金融
2011年,小城镇存款余额为0.58亿元,比2010年增长14%,人均储蓄2598元;各项贷款余额0.51亿元,比2010年增长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小城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80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4所,在校生850人,专任教师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20人,专任教师2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小城镇教育经费达183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750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小城镇发展科技产业大户10家;科技协会5个;科技人才35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7人,经营管理人才35人,技能人才89人,农村实用人才165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小城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7个;有文化专业户26个;有图书室8个,藏书8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以及文学业余创作团体成员360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7人。2011年末,小城镇有学校体育广场2个;5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2011年末,小城镇广播综合覆盖率99.5%;有中央电视台、吉林卫视等71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7816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小城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诊所13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8张,固定资产总值8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3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注册护士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6人。2011年,小城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0800人次。2011年,小城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98.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6.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0093万人,参合率90%;孕产妇死亡率16.8/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小城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87户,人数231人,支出47.1万元,月人均170元,比2010年增长8.3%;城市医疗救助3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70人次,共支出4365元,比2010年增长6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0户,人数716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8人,支出10.22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3人,支出16.74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农村医疗救助17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16人次,共支出2.15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45人次,支出50.75万元,比2010年增长8.5%。
交通
小城镇有拉滨铁路过境,设有火车站;省道榆江公路过境。2011年末,小城镇有县级公路1条,总长27千米,已实现屯屯通水泥路,水泥路总长25千米。
历史文化
小城镇因镇政府驻小城村而得名。
小城镇古迹有金代完颜希尹家族墓群、新石器时期王磨坊遗址等。2001年6月25日,金代完颜希尹家族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小城镇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