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岚云 (1923年一1992年9月26日),本名钟俊峰,中国
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京韵大鼓演员。
她生在北京宣武门外的一个曲艺世家。她的祖父钟有亭是北京三弦名票,父亲钟贞荣是著名弦师王鸿利之徒。她的二叔、三叔、四叔均为技艺不俗的
弦师。三个姑姑也是当时京韵歌坛上的佼佼者。在这样一个鼓曲大家庭中,小岚云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她小小年纪就随父亲走南闯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再加上她天资聪慧,高兴起来,几句韵味十足的唱腔,几分稚气未脱的工架,常给父辈们带来欢乐。父亲、四叔、三姑母自她八岁起正式教她
京韵大鼓。十岁拜著名
京韵大鼓女艺人石岚云为师。她勤奋刻苦、肯于用心,在石岚云近乎严酷的教授下,她的发声、吐字、行腔、工架乃至鼓板全都打下了厚实的功底。十二岁她替师登台,一亮相即引起观众注目,获得赞誉,从此便开始了演唱生涯,艺名小岚云。小岚云常与
刘宝全、
白云鹏等鼓曲高人同台演出,刘宝全对他颇为赏识,多次亲传面授。小岚云更是求艺若渴,几乎第天晚场演出后,到
刘宝全住所求教。在近两年时间里,
刘宝全先后向小岚云传授了刘派的拿手曲目《徐母骂曹》《
白帝城》《
大西厢》等。一九四二年
刘宝全去世后,他的两位弦师——小岚云的二叔钟少亭、四叔
钟德海转而为小岚云伴奏,并把刘宝全留下的珍贵遗产二十三个曲目全部传给了小岚云。所有这一切使小岚云艺术视野大开,演唱技艺大进。她全面、完整地继承了
刘宝全的
京韵大鼓艺术,从体现刘派神韵入手,突出刘宝全的晚年风格。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位
京韵大鼓的后起之秀演遍了天津的的小梨园、大观园、燕乐、丹桂等十余处园子,并在京津等著名园子任大梁。一时间,闻名遐迩,誉满津京。在当时几乎与“金嗓歌后”小彩舞平分秋色。
解放后的一九五六年,她受邀参加了
天津广播曲艺团(即后来的天津市曲艺团),在阔别曲坛八年之后又重操鼓板。在那以后,她坚持登台演唱,认真向青年传艺,在1962年第一届津门曲荟表演《洪母骂畴》《子期听琴》。文革之后她焕发艺术青春,1980年录制《赵云截江》《长坂坡》《大西厢》《单刀会》《战长沙》作为青年演员学习资料。1984年第四届津门曲荟演唱《满江红》和《游武庙》,1987年第五届津门曲荟演唱《大西厢》,1989年第六届津门曲荟演唱《游武庙》。1992年4月30日举办了祝贺小岚云、
王毓宝从艺六十周年专场暨收徒纪念演出,小岚云在专场上表演了《战长沙》。同年9月26日,胆结石术后小岚云从病榻下地摔倒,不幸猝然离世。
天津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为她出版了一盒磁带,并于2000年出版了小岚云
京韵大鼓VCD专辑。
小岚云天生嗓音条件优越,音域宽厚,可听性极强,擅于演唱金戈铁马的武段子。她走的是“男声”大鼓的路子,吐字注重力度,腔调丰富多变,喜用急板繁弦,擅于用高腔烘托气氛,工架大方舒展;表演上注重“寓情于声”,精于刻画人物。她在60年的艺术生涯中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她的代表作是《
大西厢》《战长沙》《游武庙》。
小岚云留下的资料有《战长沙》《游武庙》《单刀会》《闹江州》《长坂坡》《博望坡》《大西厢》《七星灯》《赵云截江》《徐母骂曹》《华容道》《活捉三郎》《子期听琴》《风雨归舟》《碧天云外》《丑末寅初》和新编曲目《逼上梁山》《满江红》《黎明的战歌》《洪母骂畴》《战天津》《刘胡兰》《长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