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巢菜
豆科野豌豆属植物
小巢菜(Vicia hirsuta (L.) Gray)是豆科野豌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柔有棱,偶数羽状复叶,卷须分枝且托叶线形,总状花序明显短于叶,萼齿披针形,白、淡蓝青或紫白色及稀粉红色,旗瓣椭圆形,先端平截或微凹,翼瓣近勺形,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较短,密被褐色长硬毛,花柱上部四周被毛;荚果长圆菱形,表皮密被棕褐色长硬毛;花果期2-7月。小巢菜一名始载于唐代的《食疗本草》。
植物学史
巢菜为野生植物,由于它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古今皆有栽培。《广志》云‘若草,色青黄,紫花,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叶可食”。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5-90(-120)厘米,攀援或蔓生。茎细柔有棱,近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卷须分枝且托叶线形;托叶线形,基部有2-3裂齿;小叶4-8对,线形或狭长圆形,长0.5-1.5厘米,宽0.1-0.3厘米,先端平截,具短尖头,基部渐狭,无毛。
总状花序明显短于叶;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长约0.2厘米;花2-4(-7)密集于花序轴顶端,花甚小,仅长0.3-0.5厘米;花冠白色、淡蓝青色或紫白色,稀粉红色,旗瓣椭圆形,长约0.3厘米,先端平截有凹,翼瓣近勺形,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较短;子房无柄,密被褐色长硬毛,胚珠2,花柱上部四周被毛。
荚果长圆菱形,长0.5-1厘米,宽0.2-0.5厘米,表皮密被棕褐色长硬毛;种子2,扁圆形,直径0.15-0.25厘米,两面凸出,种脐长相当于种子圆周的1/3。花果期2-7月。
生长环境
小巢菜常生长于海拔200-1900米的山沟、河滩、田边或路旁草丛。
分布范围
小巢菜产于中国陕西、甘肃、青海、华东、华中、广东、广西及西南等地,北美、北欧、俄罗斯、日本、朝鲜亦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生长习性
小巢菜喜温暖湿润性气候,抗寒性较弱,喜石灰质的肥沃壤土,在小麦茬地或撂荒地里生长良好。
繁殖方法
小巢菜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小巢菜味甘、辛,平,具有利湿,活血,止血,明耳目,截疮,解毒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月经不调、鼻出血、疟疾等症状。《食疗本草》说:“令人轻健,长食不厌甚益人。”
食用价值
小巢菜嫩叶可用来煎汤、煮食、炒食,或和米粉拌匀蒸食。不少地区仍大量栽种巢菜,用作牧草或绿肥,其嫩苗嫩叶则是人们爱食的蔬菜。
经济价值
小巢菜是优良牧草,茎枝细嫩,叶片柔软,适口性良好,各种家畜均喜采食,特别是牛羊最愿选食。还可以作为绿肥来源。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52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