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在想的事》是《
窗边的小豆豆》续篇,作者讲述了更多小豆豆的故事,并回眸当年,发现越是小孩子,就越是拥有人类最珍贵、最必要的东西。即便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他的行为也是有理由的;一个成年以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能找到童年时期的根源。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讲述了《
窗边的小豆豆》中未讲完的故事:在人们的印象中,小豆豆乐观开朗,生活充满了阳光,可实际上,她度过的是一个磕磕碰碰甚至是多灾多难的童年—上学前曾患严重的股关节炎,险些瘫痪;小时候总喜欢玩危险的游戏;在小学入学考试中,只有她一个人答不出考题;上学时被老师骂作“低能儿”,曾经被退学;战后物资贫乏的年代,圣诞节时得不到满意的礼物;即便是在巴学园,她想当众唱歌却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声音……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还穿插了一些小豆豆成年以后的故事,以及作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所耳闻目睹的许多重大事件。作者认为,儿童时期思考的事情和成年以后的行动是有关联的。在书中,作者要告诉人们,即便是孩子,他们的任何行动也都是有理由的。如果把自己小时候思考的事情写下来,人们也许就可以理解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回事了。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继《
窗边的小豆豆》后的又一部作品。《小时候就在想的事》一书中,作者讲述了更多关于小豆豆的故事,她爱着人们、以及关于幸福的故事。或调侃,或动人,或伤感,或引人深思。全书可大体归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写的是在作者小时候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后一部分则涉及作者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所接触到的沉重的东西:内乱、疾病、饥饿、贫穷、落后国家和地区儿童令人担忧的现状等。
读《小时候就在想的事》的前半部分如同沐浴春风一般。小时候,会因自己的痊愈而为患同样疾病的女孩的腿没有治好而感到抱歉,会因无法用图形块拼出三角形而向宠物犬倾诉烦恼;一上台就会紧张,唱歌只能唱出头一个字“追———”,“追———”。从作者身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成为大人,作者依然保存着心中的纯真。上电视采访节目时,因机器狗灰灰的不听话而着急,为没有早点知道祖父与鲁迅先生是同级学生感到遗憾……一切的一切,如同刚刚从箱底翻出来的老照片,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回忆,微笑,感动。
下半本书的故事不免凝重了许多。还是同样干净的文字,却诉说着令人心酸的故事,以及她长期作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所到之处,如科索沃、利比里亚、阿富汗等为战争、贫困和疾病所困扰的灾难之地的所见所感,地雷用可乐罐和果汁罐作为伪装,吸引孩子们去拉;10岁或稍大的孩子就当了兵,开了枪,杀了人;失去双臂的少年梦想着得到假肢,他以为这样抛弃他的父母就会领他回去;在墓地卖身的女孩子,只开出6个尔顿的价格,这合成日元只有42日元,而这些只是为了换取明天的食物……看到这些,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为了一根细细的烤鱿鱼而去车站送上前线的士兵们。“虽然已经过去了60年,虽然只是这样一件事,但这已经成为我心中无法愈合的伤痕。”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因为战争,因为仇恨,应为贫穷,因为歧视,孩子们营养不良,被迫卖身,成为孤儿,在生存线上挣扎。孩子们仍没有失去希望,仿佛是神灵给予他们的希望。“我们应当为那些孩子建造一个能使他们幸福成长,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社会。”作者心灵的美好和善良,在此处一览无余。她的祝福,她的工作,超越了国家的界限,为全人类的未来祈祷着,努力着。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在这本书的最后,黑柳彻子这样叹息着追问。“当地球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安心地满怀着希望生活的时候,能够和家人在一起相视而笑的时候,”她说,“这就是真正的幸福了。” 而所有这些,也是她小时候就在想的事。小时候就在想的事,长大了还在想。
它们不仅是适合小孩子们阅读的优美的儿童小说和成长故事,同时也是写给全天下的父母亲、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诗”。 “现在有很多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子,上课的时候不肯好好地坐在书桌旁,总是到处晃来晃去。即便老师告诉他们‘请坐下’,他们也不肯听话,照样晃来晃去。我就是因为这个样子,刚上小学三个月就被退学了……”她溯流而上,打捞着那些记忆的沉屑,专门写了一章《我是LD?》,再次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这些举动,因为媒体已经把她和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名人并列,认为他们都是LD。所谓LD,是Learning Disabilities的简称,日语中译为“学习障碍”。LD孩子的一大特征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会被老师责备。他们并非智力上有什么问题,相反只是因为好奇心特别强烈、精力一直很旺盛,个性尤其鲜明。而这时候,谁能够对这类孩子进行“适当的、完美的教育”,充分地理解和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谁就是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最伟大的朋友和老师。 所幸的是,小豆豆就遇到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朋友和老师。他就是黑柳彻子在前后两本书里一再写到的“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是一位善于引导和教育孩子的卓越的教育家。正是因为他机智、巧妙和耐心的引导,好奇而多动的、喜欢坐在窗边看外面的风景的小豆豆,终于走上了健康、完美的成长之路。
在巴学园,“校长先生对每个孩子都说了鼓励他增加自信心的话。”黑柳彻子在巴学园自由而幸福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她写道:“巴学园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在那里会感觉自己总是在校长先生的关照之下,是令人心安的学校;对于有趣的事情,校长先生比我们考虑得还要多,是能够让我们开心快乐的学校;是无论孩子们怎样跑来跑去没有片刻安静,却仍然鼓励我们‘再多跑跑也没关系’的学校;是每个人都可以爬‘自己的树’的学校;午饭后有时间说话,是让不擅长说话的孩子也能够慢慢变得善于表达的学校;是把礼堂的地板当作一块大黑板,趴在地上用粉笔想画多大的图画都可以的学校。校长先生希望尽量早一点发现孩子的个性,使孩子个性的嫩芽不至于被周围的环境和大人们毁掉,珍惜而又郑重地来教育孩子。” 没有术语,绝不高深。没有伤感,朴素无华。她用自己的童年故事忠告所有的大人,应当如何理解和发掘每个孩子的完美天性,让他们从小就能够生活在健康、自信和幸福的阳光之中。
黑柳彻子生于1933年8月9日,日本著名作家、著名演员、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社会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理事长、“社会福利法人 小步的箱子”理事、“日本文学俱乐部”会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日本理事、“岩崎画册美术馆”馆长。
黑柳彻子创下未曾生病请假、未曾穿同一件衣服上节目、始终维持一贯的洋葱发型等多项纪录。24年来在节目中受访的高达近6200人,其中不乏多次受遨的来宾,特别是电视剧作家永六辅先生以24次的纪录称霸群雄。《
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同时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她还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美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