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 Hemsl.)是樟科润楠属植物,乔木,高达8米或更高。小枝纤细,无毛。顶芽卵形,芽鳞宽,早落,密被绢毛。叶倒卵形、倒披针形至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革质,上面光亮。圆锥花序集生小枝枝端,较叶为短,长3.5-9厘米;花梗与花等长或较长。果球形,直径5-7毫米。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8米或更高。小枝纤细,无毛。顶芽卵形,芽鳞宽,早落,密被绢毛。叶倒卵形、倒披针形至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9厘米,宽3-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革质,上面光亮,下面带粉绿色,中脉上面凹下,下面明显凸起,侧脉每边8-10条,纤弱,但在两面上可见,小脉在两面结成密网状;叶柄细弱,长8-15毫米,无毛。
圆锥花序集生小枝枝端,较叶为短,长3.5-9厘米;
花梗与花等长或较长;花被裂片近等长,卵状长圆形,长约4-5毫米,先端很钝,外面无毛,内面基部有柔毛,有纵脉;花丝无毛,第三轮雄蕊腺体近肾形,有柄,基部有柔毛;子房近球形;花柱略蜿蜒弯曲,柱头盘状。果球形,直径5-7毫米。
主要变种
峨眉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 Hemsl. var. omeiensis S. Lee):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果序较长,长12-14厘米,下部分枝较长,长(1.5)2-2.5厘米;叶通常长(1.5)2-3厘米。分布于四川(峨眉)。生长于海拔1450米左右的阔叶混交林或灌丛中。
产地生境
小果润楠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北、贵州(黎平、锦屏、三都等县)。喜湿润、肥沃疏松的酸性土壤,常生于山地阔叶混交林中。
繁殖方法
采种
7月中下旬至8月初,当小果润楠果皮由绿色变为蓝黑色时,种子即成熟。采种选20-30年生以上的优质母树,用钩刀或高枝剪将结果稠密的果枝剪下,在地面进行采摘。亦可在树冠下铺一块塑料布,爬到树上使劲摇晃树枝或用竹竿拍打果枝,使果实落到塑料布上,再收集处理。
种子处理
果实采摘后,需及时处理,方法为:先将果实放入水中进行水选,除去瘪粒后,沥干水放入盆中,置于阴凉处堆沤1-2天;再将其放入蛇皮袋中,反复挤压、揉搓、漂洗,确保果皮清除干净;将清理干净后的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消毒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将种子放入盆底铺有湿毛巾的盆中,种子厚度以不超过10厘米为宜,再用湿毛巾盖在盆上保湿,每天用30℃温水漂洗一次种子,一般7-10天即可露白。
播种方法
宜采用条播,即垂直于苗床方向横向开沟,行距15-20厘米,沟深2-3厘米;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种子间距1-2厘米左右,然后用细土将种子均匀覆盖,覆盖厚度1厘米左右;覆土后,需在苗床上覆一层稻草,以保湿及浇水时不将种子冲出。播种完后,用树枝或网将圃地围起来,以防牛羊进入圃地采食或践踏幼苗。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地:因小果润楠苗期喜湿润、弱光环境,故苗圃地应选择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方便灌溉的东坡或北坡。
整地:播种前一星期,先进行苗圃地清理,清除其上的灌木、杂草及石块;再对苗圃地进行深翻,深度20-30厘米,除去灌木及杂草根系、石块等杂物,细致整地,做到土壤细碎平整,以方便作床,并提高土壤肥力、蓄水保墒能力。
作床:作床时每亩施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千克,农家肥2500-3000千克或复合肥60-70千克,均匀将其撒在苗圃地上,并用锄头将其翻入土内,作床,苗床宽1-1.5米,高15-20厘米,长度视苗圃地情况而定。
搭遮阴棚
播种后,视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决定是否需浇水。一般播种后7-10天,种子陆续发芽出土,待80%种子出土后,即时揭去稻草,揭稻草应选择阴天或太阳即将落山时进行,并注意勿弄伤幼苗;揭除稻草后,立即搭遮阴棚,以防止太阳灼伤芽苗,棚高1.7-2米,遮阴网透光率50%。
水肥除草
每隔10-15天可用0.1%
尿素进行叶面喷施,随着幼苗逐渐长大,尿素浓度可提高到0.2-0.3%。9月下旬或10月初,停止喷施尿素,并施1-2次
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寒、抗冻能力。视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决定是否需浇水。除草时把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清除圃地内的杂草,并注意不伤及幼苗。
撤除遮阴网:9月下旬或10月初,选择阴天或太阳即将落山时揭除遮阴网。
病虫防治
在苗床上覆稻草后,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淋灌;苗期每隔2周,喷施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续喷施4次,可有效防治
白粉病、
灰霉病、
立枯病、
猝倒病等。小果润楠少有虫害,若有发生,一般常规农药即可将其杀灭。
主要价值
小果润楠四季常绿,新叶鲜红,树形优美,材质优良,且种子繁殖容易,生长迅速,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绿化兼用材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