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
毛茛目毛茛科的一种植物
猫爪草(学名: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别名小毛茛、三散草,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茛属(Ranunculus)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猫爪草的块根为卵球形或纺锤形,顶端质硬,簇生形似猫爪;茎高5-20厘米,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少数叶为单叶,宽卵形至圆肾形;茎生叶较小,无柄,3全裂,裂片线形;单花顶生;萼片卵形或宽卵形;花瓣5-7或更多,黄色或后变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数;瘦果卵球形,无毛;花期3-5月,果期4-7月。
植物学史
命名由来
猫爪草具有块根数枚,常成纺锤形,短小且成丛,先端硬质,形状如同猫爪,故名“猫爪草”,又因其在毛茛属中体形较小,又名“小毛茛”。
药用记载
猫爪草原为野生,为中国河南信阳地区民间医药遗产之一,具有百年的使用历史。中国唐代《本草拾遗》有记载“猫爪草主恶疮痈肿疼痛未溃,捣叶敷之,不得入疮,令人肉烂。主疟,令病者取一握微碎,缚臂上。子和姜捣腹,破冷气”。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河南信阳地区猫爪草药用秘方被民间献出,并于1954年正式应用于临床,后逐步推广使用,之后猫爪草被陆续载入《中药材手册》《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药典》中。
形态特征
猫爪草为一年生草本。
小块根卵球形或纺锤形,顶端质硬,形似猫爪,直径3-5毫米。
茎铺散,高5-20厘米,多分枝,较柔软,大多无毛。
基生叶5-10,三出复叶,具时少数叶为单叶,叶长达1.5厘米,宽达2.4厘米,小叶菱形,2-3浅裂或深裂,单叶五角形或宽卵形,3浅裂至3全裂,叶柄长2-6厘米;茎生叶较小,无柄,3全裂,裂片线形。
花单生茎顶和分枝顶端,直径1-1.5厘米;萼片5-7,长3-4毫米,外面疏生柔毛;花瓣5-7或更多,黄色或后变白色,倒卵形,长6-8毫米,基部有长约0.8毫米的爪,蜜槽棱形;花药长约1毫米;花托无毛。
果实
聚合果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瘦果卵球形,长约1.5毫米,无毛,边缘有纵肋,喙细短,长约0.5毫米。
分布范围
猫爪草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等国家,在中国广西、台湾、江苏、浙江等地区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猫爪草常生于平原湿草地或田边荒地,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亦可生长,生长环境年平均气温14-21℃,年降水量1000-1600毫米。
生长习性
猫爪草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也耐阴;耐寒;耐贫瘠,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土壤湿润、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花期3-5月,果期4-7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猫爪草为两性花,花粉以近距离散布为主,并具有远距离传播的潜能,其花粉萌发启动较为迟缓,但具有较长的单花花期和柱头可授粉期,这使得猫爪草自然授粉率极高。猫爪草兼具风媒和虫媒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访花昆虫为蜜蜂科、粉蝶科及蝇类、叩头虫类、蝽类等,访花者无专一性,但以蜂类为主。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通常在4-5月采收成熟果实,随采随播或将种子层积贮藏到翌年进行春播。条播时行距30厘米,播种后覆薄土,搭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
分根繁殖
分根繁殖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将挖出的较小的块根用赤霉素溶液浸种24小时,清洗后置于层积沙藏20天左右取出,按照株距30厘米x30厘米进行穴栽,覆薄土盖稻草,保持土壤湿润。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猫爪草栽培宜选择土层较肥沃、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的半荫庇林下或果园下行间套种。种植地选好后清理场地,砍除藤蔓、小灌木和杂草,翻地,深20-25厘米,让土壤风化。在种植前再翻土1次,耙平碎土,起畦留步道。施腐熟肥、草木灰混合肥加磷酸钙,均匀撒施于畦面,翻入土中做基肥。种植地四周开好排水沟。
合理密植
猫爪草种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通常按照行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深5厘米开穴,每穴种植1株。
中耕除草
猫抓草每年中耕除草3-5次,分别在春季出齐苗时、抽薹期、越夏前、9月、10月各进行1次,除草宜用手拔,做到见草就拔,保持地内无草。松土宜浅,避免伤根。
水肥管理
猫爪草生长期内,深冬生长缓慢,初春生长旺盛,应注意适时追肥,追肥通常每年3-4次,早春以施稀薄人畜粪水为主,施后培土,以利于块根生长;开花前根外施磷肥,加水稀释后喷雾。猫爪草生长期内应保持土壤湿润,使幼苗生长健壮,雨后要加强疏沟排水,尤其大雨后应立即将种植地的积水排除,以免因积水引起块根腐烂。
整形修剪
猫爪草抽出花薹时,除留种外应及时摘去花薹,以促进块根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间套作
猫爪草从5月上旬到9月下旬为休眠越夏期,在此期间可套种半枝莲、射干等夏季生长的中药材,也可套种其他生长期短的作物或瓜果、蔬菜等,这样既可为猫爪草遮荫,又可充分利用土地。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猫爪草常见的病害是白绢病、白粉病、根腐病、立枯病等。白绢病会使根部皮层腐烂,导致全株枯死,植株发病时应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还可用硫酸铜溶液浇灌;白粉病会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可喷施粉锈宁乳油稀释液防治;根腐病会导致根部腐烂最后全株死亡,应该加强管理,消灭地下害虫,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用根腐宁稀释液灌根;立枯病会危害幼苗茎基或地下根,致使植株死亡,发病初期可用甲基立枯磷乳油稀释液喷洒进行防治。
虫害
猫爪草常见的虫害是蚜虫、小地老虎等。蚜虫会啃食嫩茎或吸食叶片汁液,致使植株生长不良,而且蚜虫为害会分泌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叶片上,引发霉菌病,可在发病初期用乐果乳油稀释液或灭蚜松乳油稀释液进行喷杀;小地老虎会在地下咬食幼苗,影响植株生长,成虫对黑光灯、糖、醋、酒等具有较强趋性,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诱杀,此外在幼虫时期,可用辛硫磷乳油稀释液或晶体敌百虫稀释液灌根进行防治。
采收加工
猫爪草栽种2-3年后,在秋末或早春进行采挖,采收时小心地把全株挖出,除去茎叶和须根,将簇生块根单个分开,洗净泥土后晒干,也可摊放在烘烤炉上,以50-60℃的温度烘干,即成为商品。
近种区别
猫爪草同属植物肉根毛茛(Ranunculus polii Franch. ex Hemsl.)的干燥根,常被误作猫爪草收购使用。二者主要区别如下: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猫爪草的块根或全草可入药,其味甘、辛,性平,归肝、肺经,具有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瘰疬、结核、咽炎、疔疮、蛇咬伤、疟疾、偏头痛,牙痛等。
观赏价值
猫爪草早春开花,花色亮丽,适用于野花组合、早春花境以及自然栽植于道路两旁,也可在洼地、溪边等潮湿处作地被覆盖。
参考资料
猫爪草.中国物种2000.
猫爪草.中国植物数据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26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