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汶河,1979年,小汶河改称汶宁新河,但习惯上仍称小汶河,
京杭运河-
梁济运河水系,原为明永乐年间(1411年)开挖的引汶济运的人工河道,起自大汶河下游
戴村坝,至十六世纪,小汶河至南旺一段,成为汶水济运的唯一河道和分水点,又是分泄汶河洪水、减轻下游防洪负担的排洪河道。清代漕运停罢后,经过三次改道治理后,源自山东省
宁阳县泗皋村东北,经宁阳、
汶上两县,下至梁济运河入口汶上县十里闸村北,全长65.2公里,总流域面积212平方公里。根据防汛要求,小汶河安全下泄流量为15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大庄沟、马踏湖沟等。
干流概况
小汶河,主要由小汶河干流、小汶河东支和小汶河北支三部分组成。小汶河原以戴村坝为源,1962年将
泉河曹营以上的河道改道入小汶河后,泉河北支上游两支成为小汶河上游,即小汶河东支和小汶河北支。东支较长,应为现代小汶河的源头。小汶河东支起源自宁阳县的泗皋村东北。小汶河干流从军屯乡庄户村后三叉口起,经军屯、杨店、郭仓、郭楼、寅寺、汶上、次丘、刘楼、南旺9个乡镇约42个村庄,(戴村坝至孙村一段,长12.5公里,分属东平、汶上管辖。)于南旺镇十里闸村南注入梁济运河,长69公里,总流域面积23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宁阳县108平方公里)。
1979年小汶河下游自中王庄经十里闸村北,改道入梁济运河,此段长8.2公里。此后,该河干流上至魏阳桥,下至梁济运河入口,全长69公里,总流域面积212平方公里(含泉河北支163.5平方公里),小汶河改称汶宁新河。1987年引汶补源工程对汶宁新河进行疏浚,测得全长65.2公里。
小汶河河道,因上、下游落差较大,开挖时为降低流速,储存水量,弯曲迂回,沿走高地,滩浅而宽,全河较大弯80余处,一般宽度100~500米,排洪能力低下。解放后连年培修加固堤防,增强了抗洪能力。
形成变迁
小汶河,自东北至西南,纵贯汶上县境。历史上曾为县内通航和引汶济运发挥过重大作用。小汶河为
大汶河分支。形成年代久远,各段河道和名称也几经变易,难以详考。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汶水自桃乡(今南陶村一带一编者)四分,当其派别之处谓之泗汶口(今
戴村坝附近一编者)。其左(南)二水双流,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在今汶上北部一编者)南……汶水又西合为一水,西南入茂都澱(陂水之异名也)。(按茂都澱即南旺湖一编者),澱水西南谓之巨野沟,又西南经致密城(古中都城,在今南旺北湖口一带一编者)南。”《山东运河备览》载:“由戴村南流谓之鲁沟(一名席桥河)。又西南流至县城北2里,受蒲湾泊之水谓之草桥河。又西南流10里谓之白马河。又西南流20里谓之鹅河(鹅河故宋运道也,涸而为渠,汶水由之)。又西南15里谓之黑马沟(亦名圣泉河)。又西南注于南旺湖。”
《水经注》所载自泗汶口西南流纵贯县境的汶水,为境内古汶水支流。《山东运河备览》所载汶水,即为明永乐九年(1411)工部尚书宋礼纳白英(有传)之策,用于引汶济运而至今犹存的小汶河。两相比较,只有部分河段和名称有所变易。以此可知,宋礼、白英所开小汶河,是在旧河道基础上疏浚改造而成。其自戴村坝逶迤西南,中经城西草桥、何湾等村,至南旺分流入运河,全长40余公里。清末罢漕运,小汶河被弃置。复经民国战乱破坏,时常决口成灾。1959年11月,经省地批准,将其下游自中王庄改道经十里闸北入梁济运河,同时将上游入口处筑坝堵复。1962年复将北泉河上游的东西支流改道入小汶河。改道后(上自魏阳桥,下至梁济运河入口处)全长68公里。魏阳桥上接宁阳县河道8.9公里。总流域面积238平方公里。河道弯曲迂回,滩浅而宽(100~500米)。全线大湾20余处,有“三湾不离温口”、“三湾不离路庄”、“三湾不离孙口”之说。中泓河槽呈“S”形行进,泄水不畅。承受客水量多年平均1234.9万立方米。支流有大庄沟、马踏湖沟。
水文特征
小汶河的防汛保证任务是:入梁济运河河口保证水位37.5米,相应参考流量95.28立方米/秒。(设计小汶河入梁济运河口二十年一遇防洪流量620立方米/秒,水位39.24米)根据防汛要求,小汶河安全下泄流量为153立方米/秒。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停罢,小汶河失去作用。民国时期,堤坝失修,汛洪无法控制,极易泛滥成灾。小汶河入口处常年蚕食冲刷,河槽形成上游宽、下游窄的漏斗形状,呈S形前进,较大的弯有20余处,中泓河槽长130里。当地有“三弯不离温口,三弯不离路庄,三弯不离孙口”之说。1553~1937年,该河共发生洪涝灾害106次,其中明代43次、清代59次、民国4次。1918年6月29日,大汶河戴村坝流量达到7500立方米/秒,其中小汶河857立方米/秒,造成汶河及小汶河两岸漫溢决口70余处。1951年,戴村坝流量4400立方米/秒,小汶河分水750立方米/秒,王口村东南决口,造成小汶河以西,老运河以东三角地带秋禾绝收。1957年,济宁地区发生特大洪灾,戴村坝处流量6070立方米/秒,小汶河流量1040立方米/秒,多处决口,360个村庄被淹,80余万亩土地被水浸泡,两万余间房屋倒塌。
主要支流
径流
小汶河东支,于宁阳县的泗皋村东北,往西南流经宁阳的王面乡和汶上县的白石乡、军屯乡,在军屯乡庄户村后三叉口与小汶河干流交汇,总长17.9公里(其中汶上县境内长7.832公里);
小汶河北支,北起汶上县军屯乡李集村西李集闸东交通桥,往南在军屯乡庄户村后三叉口入小汶河干流,全长8.304公里。
干流段还有支流4条,分别为大庄沟、马踏湖沟、姜沟、沟头沟,长25.7公里。
湖泊
小汶河下游与大运河之间,原有南旺、蜀山、马踏三个湖。三湖水岸相接,共处县境西南部,面积约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4%。“湖多鱼鳖菱荻蔬蒲,居人赖焉。夏秋之间,菱荷锦张,灿若晓霞,游者拟睹江南之胜。”(明编《汶上县志》)汶上三湖本为一湖,古属大野泽。五代至金初,因黄河时常泛滥淤垫,迫使泽面北移,环梁山聚成巨浸,称梁山泊。元初梁山泊残部分为两湖,北称安山湖,南为南旺湖。至元二十年(1283),元统治者纳马之贞之策掘济州河(济宁~大安山),将南旺湖纵割为二:河之西沿旧称,河之东曰蜀山湖。明永乐九年(1411),宋礼用白英策,筑戴村坝,改造小汶河,引汶水经蜀山湖至南旺分流济运,复将蜀山湖分割为二:小汶河之东沿旧称,以西称马踏湖。三湖由之形成。旧时三湖为汶上蓄、排总枢和大运河中段咽喉。明、清二代曾相继改造,加固堤防,用为运河水柜。但每遇特大暴雨,仍有泛滥之灾,直至建国后,方得根治。清末罢漕运后,因泉河、小汶河荒于治理,湖内蓄水渐少,部分湖底被垦为学田。1959年小汶河上游截流,加之连年干旱,三湖之水日趋枯竭。至1987年,除蜀山湖内尚有少量蓄水和苇田外,多被垦植。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小汶河,为大汶河下游支流,自古有之。明永乐九年(1411)被疏浚改造为引汶济运干道。因其流经区域地势自高而下,入口处无闸控制,加之河道多弯曲,河床宽窄不一,致汛期水流湍急,冲突严重,时常决口。为保漕运,明清两代曾多次加以治理。其中成效较大者为:明万历十七年(1589),总河潘季驯于时常决口的何湾村南小汶河西岸主修何家滚水石坝。坝高3米,长60米,迎水坡长2米,跌水坡长5米。南坝头建白公庙。伏秋水盛,漫坝入王家河分两支,一由开河闸下刘老口,一由袁口闸下石头口提前入运。洪水为患得以缓解。清乾隆三年(1738),改建为涵洞,口宽1尺,高1丈8尺。因铺砌不佳,数年后冲毁。十七年,复改为滚水石坝。脊高1丈,宽20丈。二十五年,总河张居敬以汶水涨发无处分泄,奏请落低2尺。二十八年,为汛水冲塌,复经拆修,并添砌燕翅。1968年“文革”中被拆除。
康熙三年(1664),知县汪元霞于李家口(在草桥北)以上常决口处,改挑新河一道,复为高堤厚堰,得免溃决。九年马家口决口后,运河厅任玑主持筑一土坝(秋季开始,来春完工),俗称“春秋坝”,永无溃决。此外,两代于两岸还建有诸多其他坝、口。西岸有草桥土坝、王堂口土坝和王延口、徐建口、王士宜口:东岸有冯家口、邢家口、田家口、大坝口、小坝口等。
清光绪二十七年罢漕运,小汶河被弃置。堤坝损坏严重。民国初,县长白璞臣曾主持复堤,并于沿河村庄堤段上树碑立界,明确管理范围。之后战乱时起,无人问津,致民国7、10、15、20、24年5次泛滥成灾。其中以民国20年(1931)最重。县境内1117个村庄沦为泽国。民国25年3月25日至4月20日,修筑小汶河两岸堤埝50余公里。计动土440万立方米,用工日220万个。
建国后,多次加固堤防。1954年建田楼闸。1957年,发生百年罕见特大洪水,小汶河决口20余处,淹没农田80余万亩。1958年出动民工2万人培土加固入水口至蜀山湖上游堤防39.33公里,并对下游进行局部疏挖。计挖土1176万立方米,用工日790.5万个。同时兴建了李官公路桥(5孔,长35米,宽5米,载重汽~13)一座。1959年,经省[鲁水工字]842号文批准,于汶水入口处筑坝堵复。坝长86米,高59米,顶宽7米,坝坡临背水面均1:3,临水面筑戗堤。共做土石方45304立方米(其中石方2200立方米),用工日30826个。1965、1977、1980、1985年4次复修。临水坡全镶以石,并增修了水簸箕。1961年建温口公路桥(长20米,宽6米,3孔,单跨6米)。1962年将北泉河曹营以北东、西两支流改道入小汶河。1968年建草桥公路桥(长50米,宽5米,单跨5米)。1972年建伊海公路桥(长72米,宽6米,8孔,单跨8米)和杨湾涵洞。1978年建石闸东生产桥、石闸西生产桥、三里堡生产桥、下王西生产桥、中王南生产桥。1979年,经地区批准,将小汶河下游自中王庄改道十里闸入梁济运河。长8.2公里,底宽20米,建管柱桩桥6座,涵洞3座。动土111万立方米,砌石1350立方米,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1641立方米。用工日65.5万个。国家投资70万元。
1987年,县府组织5.5万人,将废弃已久的小汶河故道疏浚改造为引汶补源大动脉。工程分两段。南段南自中王庄(改道入口处),北至曹营公路桥,长60公里;北段自松山东南至泉河东支汇流处,长5.2公里。计挖土76.3万立方米,用工日34.66万个。同时改建、新建了松山东闸、琵琶山闸、李集闸和松山、南陶6座生产桥。总投资150万元(建筑物80万元)。疏挖后,放水一次,沿河地带地下水有明显回升。建国后至1987年,小汶河共建桥21座,涵洞10座,闸4座。
1958年,对北泉河赵桥至县城北门(25公里)、南泉河马庄至后岗(20公里),疏挖复堤。挖土1062万立方米,用工日712.5万个。1961年10月,调集5000人疏挖总泉河小店子~梁济运河入口段。使底宽增至18米,平槽泄量28立方米/秒。挖土15万立方米,用工日10万个。1962年为调整水系,将北泉河上游于曹营改道入小汶河,并疏浚小汶河4.5公里,建曹营生产桥1座,于改道入口处建引水涵洞1座。
1979年,据“三湖会战”调整水系规划,小汶河下游自中王庄经十里闸村北,改道人梁济运河,此段长8.2公里。小汶河经改道、调整水系后,实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割排泄、布局合理。此后,该河上至魏阳桥,下至梁济运河入口,全长69公里,总流域面积212平方公里(含泉河北支163.5平方公里),小汶河改称汶宁新河。1987年引汶补源工程对汶宁新河进行疏浚,测得全长65.2公里。至2010年,小汶河未再做系统治理。
航道航运
小汶河原为大汶河支流之一,于明永乐九年(1411)改道为引汶济运干道。其自戴村坝分汶水,中经汶境西及西南部至南旺入大运河,旧为贯通汶上南北及与县外交通的主要航道。1959年,小汶河上游堵覆,航运废。
小汶河原航道上有徐建口斗门遗址,建于明代,位于汶上县南旺镇辛庄村,建在小汶河上,是连接小汶河和马踏湖的通道。2010年,该斗门结构框架清楚。闸口长6.82米,残高2.55米。南闸墩迎水雁翅地面可见,长2.3米。闸体用石灰岩条石错缝砌筑,条石长度0.42~1米,宽0.4~0.5米,高0.39~0.5米,条石两端多有燕尾槽,用于合扣连接。条石从下到上收分1厘米。闸体有两道闸槽,间距2.87米。闸底铺石板,石板下有梅花木桩闸基。梅花木桩直径0.06~0.12米,间距0.2米左右。
引汶济运
小汶河原为汶河溜道口,属于汶河分道南流后的下游一段。古汶水(即大汶河)是山东省中部的一条大型天然河道。由泰山、蒙山之间诸水汇集而成,经大汶口等地至东平安民亭南入济水。汶水流域面积大、集水速度快、堤防残缺不全、长期失修,下游不断出现洪水漫溢决口,曾现多股分流水道,史称溜道。
明永乐九年(1411年),宋礼采纳白英建议,沿用旧沟(即汶河溜道)开挖小汶河。此后,小汶河入口处无闸控制,进水量多少不一,每年汛期洪水暴涨,夹带大量泥沙,使河床抬高,造成河槽弯弯曲曲,宽窄不一,堤岸决口。万历十四年(1586年),在小汶河右岸常决口处的何家口村南筑土坝,并在坝后开挖分水支流王家河。万历十七年,潘季驯主持大修运河,将何家口土坝改造成石坝,称何家坝,坝高三米,长60米。伏秋水大时,小汶河水漫过何家坝泄入王家河。河下分两支,一由开河闸下刘老口;一由袁口闸下石头口提前济运,解决了洪水决口问题。后清朝多次对该坝进行维修加固。
小汶河两岸有多处调节水量的出口,北至胡城渡口,南至南旺分水口,西岸有草桥土坝、王延口、徐建口、王士宣口泄入马踏湖;东岸有冯家口、邢家口、田家口(后改名为永定、永泰、永安三斗门),泄入蜀山湖蓄水济运。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高点,是中国大运河的关键工程之一,被称为“水脊”,其上、下闸的联合运行实现了南北分水的定量控制,民间流传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也是由此而来。它以卓越的水利规划,完善的工程设施,实现了运河对黄淮海三大流域的穿越,造就了中国东部平原横穿南北的骨干水路,被世人冠以“北方都江堰”的美誉。
南旺分水口最初并不完善,只是一个河口,汶河水从东来直冲运河西岸,再南北分流。分水比例由河道情况及风浪、流量、流速等复杂因素决定。明成化十七年,在宋礼开分水口整70年后,修建南旺南北闸,南闸叫柳林闸,又称南旺上闸,北闸叫十里闸,又称南旺下闸。南北分水量相传是南流3成,北流7成,民间流传“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也是由此而来。南旺上、下闸的联合运行实现了南北分水的定量控制。
南旺枢纽工程建成后,大汶河水被戴村坝拦截,沿着小汶河向南蜿蜒而下,在南旺分水口这里汇入运河,直冲分水驳岸,沿“水脊”地形南北分流,通过开闭南北的柳林闸和十里闸控制南北水量,实现运河畅通,航运不断。
参考资料
第三节 河流.汶上县志 点此打开全库目录 第二编 自然环境 第一章 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