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绥中的
永安乡,有一条古老的长城,是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主干线,贯穿7个自然村的古长城,现在人们习惯称她为小河口长城,小河口长城坐落在
绥中县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由于雄居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是
辽宁省与
河北省的
分界线。
在
辽宁省绥中县的永安堡乡,有一条始建于明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古老的长城,是辽宁境内的
明长城主干线,坐落在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贯穿7个自然村的古长城,总长8.9公里,人们习惯称她为小河口长城,由于雄居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
小河口长城是用青砖修建的,城墙上的石头长满了青苔,书写着久远的历史。这段大约长8.9公里的长城至今依旧砖石坚牢,约有31座敌楼、18座战台、14座烽火台。据史料记载,小河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小河口长城位于
葫芦岛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小河口是西沟村的一个自然屯,这里的长城因远处深山老林,鲜为人知,是原汁原味的野长城,小河口地势险要,两山夹一沟,长城扼守水关,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观自然和谐,长城被森林掩映,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叫绝,更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敌楼门窗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具有独特的阴柔之美,被专家学者称为“女性长城”。
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名将
戚继光被调到今辽宁、
河北、北京一带整顿边务,所带将士均为平倭有功的
浙江义乌兵。由于工程浩大、守卫任务艰巨,戚继光为稳定军心,允许一部分家眷随军。官兵们于是携妻带儿在敌楼上安下家来,后来逐步从长城上搬下来,在附近生息繁衍。正是因为官兵家属的到来,才使这段长城在修建时具有了女性特征。
在这段长城的门窗拱框上刻满了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祥云彩带等图案。还有的图案盘旋屈曲,线条复杂,好似缠绕在一起的两枝莲花,当地村民叫它“缠枝莲”,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据说这些雕花的图案,是来自浙江义乌的将士们(也就是当年修筑长城的人)源于南方人细腻精雕的工艺本性。这些来自遥远南方的将士,常年与家人分离,思念之情体现在他们的修筑工程之中,也正是这个原因,戚继光后来将这些义乌将士的家属从南方接来,就有了后来的“媳妇楼”、“孙家楼”等,这就是长城南北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小河口长城体现着明长城的几乎所有特点:
城墙高大、坚固、美观、耐用,防御能力极强。在许多重要地段,城墙和台堡不再采用单一的土造和石造,而是采用石条打基,青砖包面,并用白灰勾缝,使整个城墙、台堡浑然一体,格外坚固。在城墙上不但设立了瞭望的设备,还建有能战、能守且又能贮备军用物资的敌台。敌台又称墙台或者马面,是城墙的辅助建筑,一般墙台与城墙等高或高于城墙顶部,外缘砌有垛口,上有房屋或敌楼,即可供戍卒和巡逻放哨,还可代贮存武器弹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