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角茴香
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
小花角茴香(Hypecoum parviflorum Kar. & Kir.)是木兰纲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一年生草本,矮小,常呈灰绿色,无毛,具微透明的液汁。茎直立,具分枝,分枝直立至平卧。基生叶近莲座状,二回羽状分裂,具叶柄。花小,种子多数,卵形.表面具小疣状突起,稀近四棱形并具十字形的突起。生长在平原荒漠或石坡上。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主根细圆柱形,长8-10厘米,粗1-2毫米。花茎多数,圆柱形,粗1-1.5毫米,二歧状分枝。基生叶多数,叶片轮廓狭倒卵形,长5-7厘米,二回羽状细裂,小裂片线形,长0.3-1厘米,宽约1毫米,先端急尖,背面具白粉;叶柄扁平,基部具鞘。
花小,排列成二歧聚伞花序;苞叶细裂,无柄;花梗长0.5-1.5厘米,花后下垂。萼片宽卵形.长1-1.5毫米;花瓣黄色,外面2枚宽椭圆形,长约5毫米,全缘,里面2枚3裂,裂片近相等,中裂片匙形,具金黄色流苏状缘毛;花丝长约3毫米,扁平,宽约0.5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狭圆柱形,长约4毫米,花柱短,柱头2深裂。
蒴果下垂,圆柱形,长4-5厘米,两端渐狭,在外表皮下具关节,成熟时在关节处分离成数小节,每节具1种子。种子卵形,长约2毫米,具小疣状突起。花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小花角茴香生长于平原荒漠或石坡。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南北各地,印度、伊朗、中亚和俄罗斯西伯利亚有分布。
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准噶尔荒漠一年生植物在植物群落多样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已发现的25种秋萌物种,以1年生短命植物为主,占沙漠中短命植物总物种数的50%以上。尤其随着未来气候的变化,秋萌物种呈现增加的趋势。因此,本研究对于温度做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此选择24种一年生植物,8种多年生植物和1种两年生植物的种子做室内萌发对比实验。了解种子对不同温度变化的响应,通过不同打破休眠处理判别不同种子休眠类型,结合33个植物种子特征与休眠类型关系,归类秋萌种子的休眠类型。了解种子萌发特征与系统发育的关系,探索准噶尔荒漠秋萌的系统进化规律,剖析准噶尔荒漠一年生植物种子秋萌未来进化潜力。结果如下:(1)种子萌发对温度依赖的实验表明:狭果鹤虱(Lappula semiglabra)、翅鹤虱(Lepechiniella lasiocarpa)、小车前(Plantago minuta)、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在各温度(15/2°C,20/35°C,10/30°C)梯度萌发率达到80%以上,而淡枝沙拐枣(Calligonum leucocladum)、小花角茴香(Hypecoum parviflorum)、囊果苔草(Carex physodes)种子完全不萌发。即使条件适宜仍有部分种子不能完全都萌发,存在休眠现象。因此,在三个温度梯度均能够萌发和在模拟秋季10/30°C能够萌发的物种有秋萌的可能。
主要功效
全草:泻火,清热,镇咳。
参考资料
小花角茴香.植物智.
小花角茴香.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3 00:0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