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鹭(学名:Egretta caerulea):是一种中型
涉禽,体长51-76厘米,翼展100-105厘米,体重352-396克,寿命14 年。这种鸟类相对较少,不存在雌雄差别。它们头部是蓝色羽毛,颈部棕紫色。身体的其余部分一律暗灰蓝色。嘴向下稍微弯曲,嘴基较大具深灰色。喙基处和眼睛周围有裸露的灰绿色皮肤。它的长脖子在休息或飞行中形成S形。腿很长,繁殖期头和脖子上羽毛的颜色更鲜明。
形态特征
小蓝鹭是一种中型
涉禽,体长51-76厘米,翼展100-105厘米,体重352-396克,寿命14 年。小蓝鹭在苍鹭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们是唯一的成鸟和幼鸟具有两种不同颜色的鹭种。成鸟主要是板蓝色,而幼鸟几乎是全白色。这种鸟类不存在雌雄差别。成年的小蓝鹭头部是蓝色羽毛,颈部棕紫色,在喉咙的上颈处有一小块白色。身体的其余部分一律暗灰蓝色。
在繁殖季节,顶部和背部也会出现长而渐细的明显的羽毛,头和脖子上羽毛的颜色更鲜明,变得更深灰色,而鸟喙变得更黑,通常灰绿色的腿变成黑色。嘴向下稍微弯曲,嘴基较大具深灰色。喙基处和眼睛周围有裸露的灰绿色皮肤。它的长脖子在休息或飞行中形成S 形。腿很长。
未成熟的幼鸟都是白色羽毛,灰色或浅绿色的腿。幼鸟在4个月大时第一次换蓝羽毛。亚成鸟在第一个春天开始发育成年羽毛,变成斑驳的蓝色和白色都有的羽毛,此时它们具有扎染的外观。在2岁成年后完全变成暗蓝色。
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胸前有饰羽,头顶有的有
羽冠,腿部被羽。
栖息环境
小蓝鹭主要栖息于内陆湿地、浅水沼泽、池塘、湖泊、水田和稻田。在半咸水或咸水的环境也可以找到它们,如红树林和泥滩,从海平面到
安第斯山脉的3000米高度都有分布。
生活习性
小蓝鹭一般是单独生活,但繁殖筑巢时与其他
苍鹭杂处。它们的飞行姿势很优美。觅食时会将脖子和头靠近水面缓缓行走,周期性地停下来,静静地寻找它的猎物,然后将其像钳子一样的鸟喙推入水中,抓住它的目标。这些鸟类往往会进入草地寻觅食物。亚成年的小蓝鹭经常跟随
白鹭进行捕食,而不是单独觅食,因为在鸟群中往往会捕食更多的鱼。这种不寻常的饲养策略被认为可以提高幼鸟在最易受饥饿影响的情况下生存的机会,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小蓝鹭的幼鸟有白色的羽毛。同样,白色的羽毛可能会让幼鸟融入其他白色苍鹭的群中,从而获得更大程度的保护,防御掠食者。
小蓝鹭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主要食物,也捕食各种蛙类、蝌蚪、昆虫、蛇、蜥蜴和小型哺乳动。
分布范围
原产地: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鲁巴、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百慕大、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博内尔岛、巴西、加拿大、开曼群岛、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岛、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波多黎各、圣巴泰勒米、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国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丁岛(荷兰部分)、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维尔京群岛。
游荡:格陵兰、葡萄牙、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南非、乌拉圭。
繁殖方式
小蓝鹭冬季从美洲北部迁移到南方。繁殖期在每年的4月,鸟巢小而简陋,建于离地面3-12米高。雌鸟产3-5枚蓝绿色的卵。孵化期需时约21天。父母双方共同喂养,雏鸟30天后能够飞行,而且可能离巢。幼鸟1岁性成熟。
尽管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小蓝鹭都是孤独的,但在繁殖季节期间,它们群居或和其他苍鹭群体混居。不成对的雄鸟通常首先到达繁殖地,在树杈周围占领一小块地方,最终将成为筑巢地点。随后雄性小蓝鹭向雌性观众展示才艺表演,其中包括竖立起
羽冠和颈部羽毛,鸟喙向空中高耸。一旦配对,合作伙伴就会通过啃咬并且采取并列的姿势来强化这种育种纽带。雄性小蓝鹭已经构建了一个粗糙的产巢平台,此时雌鸟会使用雄鸟收集的巢材再修补和增加鸟巢的坚固和舒适度。雌鸟每窝产3-5枚卵,孵化期大约20-23天。幼鸟在42-49天后从巢中出来,但可能会继续由成年鸟饲养数天,直至它们变得完全独立。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