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岛,青岛,
德国强占
胶澳后,将其占领区定名为“青岛”,就是根据此岛而得名。这海中孤屿被德人称其为“阿克那岛”,派兵驻守,日占青岛后,称为“加藤岛”,当地居民习称“小青岛”。小青岛距海岸720米,海拔17.2米,面积1.2公顷。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岛距东侧海岸370余米,有长长的海堤与陆地相接。此岛原是陆地的一部分,在海浪长年累月的冲蚀雕凿下,渐与陆地分离,始成今日之形状。
四十年代初东面筑起初具规模的“防波堤”与陆地相接,后有人视其形如琴,又名琴岛。1898年,德国租占胶州后,在岛上建起灯塔。解放后,该岛一直为中国海军快艇支队沿用,并对灯塔进行了大规模修建,现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标志。每当夜幕降临以后,塔上的红灯与栈桥上的灯光在碧波上浮动,构成了一幅美妙图画,故“琴屿飘灯”被誉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被作为青岛市的标志之一。
1988年,小青岛开辟为公园,并正式对外开放,全岛以栽植黑松为主的基础上,还栽有
樱花、
碧桃、石榴、
木槿、
紫薇等春、夏、秋三季开花的观赏植物,在岛上地势较为平坦的南部有一个非常小巧的广场,广场中间立有手抱古琴、目视海面的“琴女”雕塑。
栈桥南边的码头坐快艇到小青岛,只要3分钟,参考价30元。
小青岛最显眼的景致是最高处矗立的一座洁白的锥形灯塔,这是海上过往船只进出
胶州湾的重要航标。灯塔系1900年由德国人建造,1915年启用,解放后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塔身高15.5米,八角形,通体用白色大理石构筑,分上下两层,塔顶部装有水晶棱镜镶成的反射镜,并以牛眼形旋转式造镜电力发光。射程12海里,为来往船只导航。每当夜幕低垂,灯影波光形成青岛—景——“琴屿飘灯”。
小青岛北侧建—防波大堤,今已成为海上游艇的停靠之处。东部则与
鲁迅公园相毗邻。游人可由鲁迅公园西侧的琴屿路经大堤上岛观光。岛上原长有许多稀有的黄色百合花,盛开之时,芳香扑鼻,十分喜人,是驰名国际植物界的一种花卉类型,德国人称之为“
青岛百合”,可惜因游人日增,现在百合已无处寻觅。小青岛早在30年代初就已辟为公园,设有茶厅、花圃、石凳、石椅,并辟建道路,修筑
游艇码头。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后,成为日军军事基地,并于1942年修筑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与陆地相连,成为陆连岛。自抗战胜利到解放后一直由部队驻守。1988年夏季,小青岛再度辟为公园,经重新规划建设,成为前海又一处旅游景点。
小青岛灯塔位于
胶州湾口的青岛湾内小青岛上。该灯塔始建于1890年,1915年启用。该灯塔塔身八角形,塔身用白色大理石构筑,分上下两层,是船舶进出胶州湾,青岛湾的重要助航标志。地理位置:36°03′.2N 120°19′.1E, 塔高12米,灯高28米 。
因小青岛形似一把琴,又因这里海浪抚岸,有琴瑟之声,故称琴岛。著名作家
郑振铎称“琴屿飘灯”一景的妙处在:“海面上时明时暗的红灯,如同乘舟于海上。”
小青岛灯塔,位于青岛湾内小青岛的最高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德国人修建,是船只进出胶州湾、青岛湾的重要航标。
解放后,市有关部门对灯塔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增高了塔身。建筑总高18米。整个灯塔形状为底宽上收的宝塔状,有基座,登6级石阶至一层,塔门北向,花岗石券门。基座及二层均为八角形,花岗条石砌筑。第三层为圆柱形,上有钢板尖顶,铆钉连接。塔内有30级石制螺旋楼梯。塔下有附属建筑,为一层石砌券门,建筑面积20平方米。小青岛灯塔现保存完好,由交通部青岛海监局航标处使用。
传说,很早以前,有位弹琴的仙女爱上一个打鱼的小伙子。她悄悄地来到人间,与小伙子结为夫妻。每当丈夫出海,她就坐在小岛上弹琴,用用琴声为爱人导航。玉皇大帝得知后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对爱情至死不渝,徇情在小岛上,那琴声至今仍萦绕在小岛周围。古老的神话故事凄美动听,感动着一代代艺术家,为纪念琴女,他们发挥想象力专门制做了琴女雕塑,线条流畅,形象逼真。2002年,以琴女雕塑为原型设计的微缩版“琴女”被青岛市政府定为青岛的象征,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友人。如今的小青岛上,黑松遍布,花木扶疏,盛开在高崖上的黄色百合非常少见,20世纪初曾被世界植物协会命名为“
青岛百合”。
2020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海滨风景区小青岛对所有国内外游客免门票,景区内索道、观光巴士按原有价格收费。景区采取实名制网上先预约、后入园方式,实现分时段、错峰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