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冻害是指麦田经历连续低温天气而导致的麦穗生长停滞。冻害较轻麦田 麦株主茎及大分蘖的幼穗受冻后,仍能正常抽穗和
结实;但穗粒数明显减少。冻害较重时 主茎、大分蘖幼穗及心叶冻死,其余部分仍能生长;冻害严重的麦田 小麦叶片、叶尖呈水烫一样地硬脆,后青枯或青枯成兰绿色,茎秆、幼穗皱缩死亡。
冻害事件
1950—1990年四十年间,北京郊区的小麦发生过7次严重
冻害,平均5—7年1次,1990年以来,1993、1995年又发生两次较严重冻害。1993年冻害特点是死苗、死茎较严重,冻伤极严重,死苗率4.81%,死茎率8.95%,冻伤率100%。1995年冻害属旱冻和融冻型,中等偏重,其特点是青枯十分严重,青枯率接近1005。
冻害分布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广,南北跨度大,地形多变,
霜冻害发生的情况比较复杂。但以平原地区发生多而重,沿海海洋气候地区、山前平原发生少而轻,高寒山区冻霜害发生复杂。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地区的春播小麦苗期易遇到强低温危害,使小麦叶片受到伤害,但
幼穗冻害发生的情况较少。
青藏高原有些麦区气候多变,小麦各个时期都有冻霜害发生,但主要是小面积的平流冻霜。
中国小麦冻霜危害比较频繁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经 105°~120°,北 纬 33°~38°的区域内,昆明地区冻霜发生也较频繁,而东经 110°~118°,北纬 34°~36°为重发区, 即黄淮麦区(冯玉香,孙忠富等,1999)。以黄淮腹地冻霜害频发及重发地商丘气象台站资料为例,小麦发生霜冻的年概率 20 世纪 80 年代为 50%,20 世纪 90 年代为 78%,这表明黄淮麦区霜冻发生频繁,且近年有加重的趋势,给小麦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冻害类型
河南省及黄淮麦区小麦冻害按时间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初冬冻害
初冬冻害即在初冬发生的小麦冻害,一般由骤然强降温引起,因此常称为初冬温度骤降型冻害。11 月中下旬至 12 月中旬,
最低气温骤降 10℃左右,达-10℃以下,持续 2~3 天,小麦的幼苗未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极易形成初冬冻害。发生冻害的小麦类型是弱苗和旺苗,
壮苗一般不会造成冻害,最多造成叶尖受冻,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苗龄小,未积累大量可溶性固形物,仍处在较旺盛生长时期的幼小弱苗,抗低温能力较差,易发生初冬冻害,造成叶片干枯和幼苗死亡。早播旺苗,冻害主要造成
幼穗冻死叶片和叶片干枯,尤其是
土壤肥力低,整地质量差,土壤缺墒的麦田,如遇突发性强降温天气,极易造成初冬冻害。
越冬期冻害
小麦越冬期间(12 月下旬至翌年2 月中旬)持续低温(多次出现强寒流)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常造成冻融交替而形成的小麦冻害。一般分为冬季长寒型交替冻融型两种类型。冬季长寒型是由于长期受严寒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的小麦地上部严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交替冻融型是进入越冬期的麦苗因气温回升的恢复生长,抗寒力下降,又遇到强降温成的冻害。当冬季有两个月以上
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 2℃以上,最低气温在-15~-13℃的天数较多,北方广大无积雪麦田及积雪不稳定地区,易发生冬季长寒型冻害。越冬期小麦处于休眠状态,抗寒力很强。但由于黄淮麦区小麦具有越冬不停止生长的特点,此阶段小麦处于地上部稍长,地下部分生长阶段,一旦遇回暖天气,幼苗又开始生长,抗寒力相对减弱,当再次寒流降温到-15~-13℃时,即会产生较严重的越冬冻害。越冬冻害一般以冻死部分叶片为主要特征,对生产危害较小。
另外,整地质量差的麦田,特别是近年旋耕未镇压的麦田以及沙土地麦田,年年都有越冬期冻死苗现象。墒情差的情况下,也可形成严重冻害。
早春冻害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2 月下旬至 3 月中旬)发生的冻害。返青后麦苗植株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如遇寒流侵袭则易造成冻害。此类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较重,是黄淮麦区的主要冻害类型。如 1982 年、1983 年、1984 年、1985 年、1988 年、1990 年、1991 年、1994 年、1995 年、2004 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2 年冬季温暖,降水量少,早春气温回升快,小麦进入快速生长阶段,2 月 18~22 日河南省豫东地区,皖北、江苏徐州等地区最低气温骤降至-13.1~-8.7℃,造成了严重的早春冻害,幼穗冻死 30%左右的麦田达 20%以上,春性早播麦田幼穗全部冻死,豫东种植的宛 7107 成片冻死。1995 年2 月气温骤降为-8.1~-6.6℃,仅河南省小麦幼穗冻死 50%以上的麦田达 405 万亩以上。2007 年 3 月 6 日一股较强冷空气侵入,商丘 60 多万亩小麦发生严重冻害,幼穗冻死 40%~80%。
晚霜冻害
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间(3 月下旬 4 月中旬)发生的霜冻冻害。这一阶段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对低温极为敏感,若遇气温突然下降,极易形成霜冻冻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气温回暖后又突然下降形成的霜冻。如 1992 年 4 月 19 日、1993 年 4 月 11 日的突然降温均形成了较重晚霜冻害。1995 年 4 月 3 日商丘地区最低气温下降到-1.6~-4.5℃,地面最低温度下降到-8.7~-5.5℃,全区 810 万亩小麦遭受了严重的晚霜冻害。经调查,冻害面积达 90%,其中幼穗冻死 20%以下的 257 万亩(占 32%), 冻 死 20%50%的达 298万亩(占 37%), 冻 死 50%以上的 155 万亩(占 19%)。
河南省冻害面积合计超过 1 050 万亩。
冻害特征
小麦遭受冻害的时期不同,其受冻部位及形态特点也有区别。小麦初冬冻害,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及晚霜冻害在冻害症状的表现上存在着明显区别。
初冬冻害特征
受冻植株外部特征比较明显,叶片干枯严重。一般条件下,黄淮麦区初冬冻害与越冬冻害,只有在降温幅度很大时才出现死苗死蘖现象,冻死小麦主要是弱苗和旺苗,而壮苗一般不会发生冻害。植株冻害死亡的顺序是先小蘖后大蘖再主茎,而冻死分蘖节的现象很少。而
华北北部、
新疆等地的冬麦区,由于小麦品种不对路也时有点片发生。播种过早,越冬期幼穗分化达护颖分化期以后,越冬期可造成严重冻害,分蘖死亡顺序为主茎→大蘖→小蘖。
越冬冻害特征
冬季冻害的外部症状明显, 开始叶片的部分或全部为水渍状,以后逐渐干枯死亡。叶片死亡面积的大小依冻害程度而定,冻害越重叶片干枯面积越大,这是过去黄淮麦区冻害划分的依据。初冬冻害及越冬期冻害一般以冻死部分叶片为主要特征,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大。
早春冻害特征
小麦发生早春冻害,心叶、幼穗首先受冻,而外部冻害特征一般不太明显,叶片干枯较轻。但降温幅度很大时也有叶片轻重不同的干枯。受冻轻时表现为麦叶叶尖退绿为黄色,尖部扭曲卷起。3 月底以前发生的冻害,主要是叶尖发黄,黄尖率一般达 5%~50%,严重时黄尖率更高。随着冻害的加重,叶片会失水干枯,叶片受冻部分先呈水烫状,随后变白干枯。严重干旱时,叶片易受冻干枯。
心叶冻干 1 厘米以上,幼穗就可能受冻死亡。幼穗受冻死亡的顺序依次为:主茎→大蘖→小蘖。冻死的主茎及大分蘖基部分蘖节上或第一节间的潜伏芽再长出新分蘖,一般新生分蘖不能成穗,只有当大部分已拔节的分蘖幼穗冻死时,新生分蘖才能成穗,不同品种冻死茎率与是否发生新分蘖成穗的反映不同,一般在 50%以上时才有新生分蘖成穗。冻害严重时,幼穗全部死亡,只剩下分蘖节,下面的潜伏芽可再长出分蘖。大面积冻死整株苗的现象很少发生。很少有叶片受冻干枯而幼穗不受冻的情况。
幼穗观察结果表明,早春冻害的幼穗全部进入护颖分化期,即小麦进入起身阶段,而二棱末期的幼穗没有冻死,二棱末期仅是受到伤害,造成穗轴伸受阻,上端小穗紧密排列,形成一个疙瘩,成为“大头穗”。另外在护颖分化期受轻霜冻时,也会形成“大头穗”。
晚霜冻害特征
拔节后孕穗前发生的晚霜冻害,一般外部症状不明显,主要是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受冻。但降温幅度很大、温度很低时也可造成叶片严重干枯,这样的地块小麦主茎和大
分蘖几乎全部冻死。很少有叶片受冻干枯而幼穗不受冻的情况。
孕穗期发生晚霜冻害,受害部位为穗部。因受冻时间及程度不同主要受害症状为:幼穗干死于旗叶鞘内而不能抽出;或抽出的小穗全部发白枯死;或部分小穗死亡,形成半截穗。孕穗期晚霜冻害发生时叶片表面结冰,叶片、叶鞘呈水渍状,气温回升结冰融化水渍状消失,叶片不显出冻害症状,几天后叶片颜色加深呈浓绿色,有的品种形成条纹状花叶,即表明发生了冻害。冻害越重叶色越深,若叶色呈蓝绿色或黑绿色,一般是幼穗死亡或受到严重的伤害。抽穗后冻害症状才能表现出来,
孕穗期晚霜冻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1、残穗,即只有部分小穗发育结实,其余发育不完整或只有穗轴而无膨大的颖壳。
3、形成空心穗即“哑巴穗”, 该类型幼穗全部冻死,但节间完好,仍有
生长点能继续生长,无潜蘖芽出生(潜蘖芽是指小麦大分蘖冻死以后,从其
分蘖节或其他节位生长出的新分蘖); 而生长点完全冻死的单茎,株高不再长高,下部分蘖节可长出新的分蘖。
4、无籽粒穗,小麦幼穗在药隔形成后期受冻,子房会全部冻死,穗完好但不能结实,在太阳下明显可见整个穗透明。
冻害机理
细胞间结冰
从生理机制上讲(金传达,1979), 当气温突然下降到 0℃以下时,
植物细胞间隙的水首先结冰形成冰晶,细胞间溶液浓度增高,细胞内未结冰的水向细胞间隙运动,造成细胞内失水,细胞膨压下降,
质壁分离,原生质失水而凝固失活。当气温继续下降,细胞内结冰,在细胞内外冰晶的机械挤压下,细胞壁和原生质遭到破坏,细胞死亡,即形成冻害。冯玉香等(1999)霜箱试验结果表明,在叶温降到-2.6~-9.4℃的条件下,总可以将试验的植株分为两组,一组是保持过冷却状态,另一组是发生结冰的。保持过冷却状态的植株气温回暖后都能正常生长,顺利抽穗成熟。发生结冰的植株,解冻后有的能正常生长并抽穗成熟,有的受到了伤害,幼穗伤害的表现多种多样。研究还指出,幼穗冻害的程度与小麦幼穗离地面的高度以及幼穗的长度有关,小 麦拔节后1~5天,凡是受害的幼穗都是严重的伤害,分不出轻重,而拔节7天以后冻害就有轻、中、重之分。
保护系统受破坏
从生化方面讲,据研究(王晨阳等,1996), 冻害首先使细胞膜上的功能
蛋白 ATP 酶活性降低或失活,造成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平衡关系破坏。
冻害影响
小麦冻害时期和冻害程度不同,减产幅度差异很大,冻害严重的地块基本绝收。一般越冬冻害减产 5%~20%,早春冻害减产 5%~30%,晚霜冻害减产 15%~60%(皇甫自起等 1996)。对成穗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冬季冻害,特别是初冬冻害对成穗数影响较大,早春冻害对成穗数影响较小,晚霜冻害对成穗数影响较大。据调查,小麦亩成穗数:1987 年初冬冻害减少4 万左右,1993 年初冬冻害减少 2~3 万,1983 年早春冻害减少 1~2 万,1995 年春季遭受四次冻害,减少 4~5 万。1995 年4 月 3 日一次冻害,严重地块减少 70%以上。晚霜冻害麦田每亩成穗的多少,与冻害程度和冻后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冻害程度越重,每亩成穗数越多。对成穗数与成穗质量影响最大的是浇水,严重冻害地块,只要是浇透水的,亩穗数一般都可达到或越过正常的水平。浇透水并结合追施少量氮肥的,亩成穗数一般可超过正常麦田成穗水平。
对穗粒数的影响
冬季冻害主要影响成穗数,对穗粒数基本无影响。早春冻害形成不同穗层的地块,穗粒数可减少 3~7 粒,晚霜冻害主要影响穗粒数,可减少 7~10 粒,较重者减少 50%~70%,严重者颗粒无收。
对千粒重的影响
冬季冻害对千粒重基本无影响,早春和晚霜冻害严重时,千粒重下降 1~7 克。
对产量的影响
冬季冻害死孽 10%,减产 5%左右;死孽 20%~30%,减产 10%~20%。早春冻害,幼穗冻死40%,减产 5%~15%;幼穗冻死 80%,减产20%~40%.晚霜冻害,幼穗冻死 40%,减产 15%~25%;幼穗冻死 80%,减产 60%~70%。
霜后表现
据 1995 年 4 月 3 日河南省柘城县发生的严重晚霜冻害后调查(皇甫自起等,1996),晚霜冻害后小麦恢复生长发育由如下特点:
形成新分蘖
冻害后5~7天潜伏芽开始萌动,形成新的分蘖,冻后10~15天是新分蘖发生的高峰期。冻害越重,分蘖发生的越多,发生时间越集中。新分蘖大部分在分蘖节处发生,小量在第二节(第一伸长节间的上端)发生,个别在第三节发生。冻害越重,第二节、第三节分蘖的比例越大。分蘖发生的数量主要与冻害程度有关,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发生速度及成穗率则与浇水等管理密切相关。幼穗冻死50%以上的麦田,新生分蘖的数量一般均超过幼穗冻死数 幼穗冻死20%以下的麦田,一般不再发生新的分蘖。
伸长快节间短
晚霜冻害后,新生分蘖的叶片一般为4片,节间(包括穗下节)一般为4节,即使着生在第三、第二节上的分蘖,节间一般也达到4个,新生分蘖节间很少发现有5节的。3个节间的新生蘖茎偶尔可见。新生分蘖的叶片明显变小,节间明显变短。新生分蘖与原分蘖形成明显的穗层。两层穗的高度差异一般为20~30厘米,最大35厘米,最小15厘米。冻后灌水越及时,灌水量越足,穗层高低差异越小,产量越高 早春冻害严重的地块,也形成两个穗层,差距仅为10~15厘米。冻害发生越早,新生蘖穗层与原分蘖穗层高低差异越小。
成熟晚
新生分蘖的成穗率一般为70%~80%,高的可达90%以上,但不同田块间差异很大,主要与冻害后的管理水平和冻害程度有关 管理越及时,水浇的越足,新生分蘖成穗率就越高 一般情况下,冻害越重分蘖成穗率越高,见表1。与原分蘖形成的穗层相比,新生分蘖形成的穗层成熟期普遍推迟,一般推迟5~7天。成熟期推迟的长短,主要与管理水平有关,浇透水且补施少量氮肥的,成熟期推迟的时间最长,不浇水不追肥墒情差的麦田,推迟时间最短。
千粒重低
新生分蘖结实粒数减少,千粒重也大大降低。成穗质量差异较大。冻后不浇水的麦田,亩成穗不一定就少,但成穗质量差,穗粒数很少,只有5~6 粒。新生分蘖的穗型明显变小,每穗结实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表2)。
环境影响
小麦冻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降温强度、低温持续时间和低温来临的早晚。降温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冻害越重。初冬低温来临越早,春季低温来临越晚,冻害越重。除降温这个主导因素外,其它因素对冻害的影响也很大。
品种冬春性
1、小麦品种冬春性与抗寒性的关系试验和实践均证明,小麦品种抗冻耐寒力差异很大。小麦品种冬性越强抗寒能力越强。
2.品种之间抗寒性有很大差异不同小麦品种的发育特点有较大差异,发育进程有快有慢,霜冻来临时,遭受冻害的程度也不同。小麦品种间抗冻耐寒能力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冬冻害、越冬期冻害及早春冻霜害,
小麦的抗冻力强弱顺序是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弱春性品种>;春性品种。而 晚霜冻害则与品种自身的抗御能力有关。1998 年 3月 21~24 日发生霜冻后调查(胡新等,1999), 幼穗冻伤率春性、弱春性品种为 0~100%、半冬性品种为 0~66%。相同生态型品种之间的抗晚霜力也有很大差异。春性品种平均冻伤率为 33.7%,较半冬性品种平均低 12.2 个百分点,表明在抗晚霜冻方面弱春性品种较半冬性品种稍强,但极差春性品种较半冬性品种大,说明春性品种之间发育进程差异比半冬性大。霜箱试验结果也表明了晚霜冻的品种差异。
3、小麦品种抗寒性与冬春性并非严格对应
⑴小麦拔节后的抗结冰能力与小麦品种冬春性的并非严格对应 近年来,应用人工移动霜箱在选择抗霜品种时发现,不同的品种冰点温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表 3)。把小麦各个品种拔节一致的归为一组,按照拔节早晚(基本上按照品种冬春性划分)分成 6 组,第一组拔节最早,第六组最晚,进行霜箱处理的时期一致,全部在小麦拔节后进行,然后将试验的每组各个品种冰点平均,结果见表 4。在小麦拔节后,其抗结冰能力与小麦品种冬春性的并非严格对应,表明选择抗霜品种需要对每个品种进行鉴定才能确定。需要指出的是,从典型的春性到极端的冬性之间存在着一个连续的等级系列(菅洋 1979), 从春型经过过渡型到冬型,是一个连续的等级系列。
根据春化温度反应的有无及最适温度要求,排除春化和保证正常抽穗的温度上限,有无短日春化反应及抗寒性,作为区别春、冬类型质变差异的指标,把通过春化时间的长短作为冬、春性连续性变异的数量指标。可将中国普通小麦划分为 4 种类型,9 个春、冬性等级(田良才等,1996)。杨洪宾等人(2009)为了明确山东省当前小麦主栽品种春冬性强弱,选择 19 个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以春小麦辽春 18 号为对照,“ 惊蛰”后在济宁进行田间分期播种,研究其春冬性强弱并进行两级多次比较和排序。结果表明其中有许多品种的春冬性位次与公告介绍的差别较大。
⑵小麦的幼穗发育进程与其抗寒性密切相关 弱春性小麦品种越冬期抗冻性有较大的差异,同为弱春性品种,其幼穗发育进程越快,遭受寒流侵袭后的冻害越重(岳彩凤,2008)。10 月 5 日播种的 4 个弱春性小麦品种(偃展 4110、豫农 949、郑麦 9023 和豫麦 34), 寒流来临前主茎幼穗发育最快的豫麦 34 和郑麦 9023 两个品种已分别达到小花分化末期和初期,寒流过后主茎幼穗冻死率分别为 96%和 73%;寒流来临前主茎幼穗发育到二棱后期的偃展 4110 幼穗冻死率为 25%左右;而主茎幼穗发育最慢(二棱初期)的豫农 949,仅有部分叶片的叶尖受冻。该研究还发现,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幼穗发育进程相同的品种其受冻害程度却有一定差异,如 第一播期的偃展 4110和第二播期的豫麦 34,寒流发生时其幼穗发育进程均为小花分化初期,前者有 25%主茎幼穗冻死,而后者仅部分叶片的叶尖受冻枯死,进一步表明小麦品种的抗冻性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密切相关。
4、小麦越冬期抗冻性与拔节期抗霜性的关系多数越冬期杭寒力较强的品种,拔 节期抗春霜冻害的能力也较强,如 :E xtreme、J 69846、京 411;越冬期抗寒力较弱的品种抗霜能力也偏弱,如:燕大1817、石家庄 8 号、晋麦 47、碧玛 4 一号;但是,皖麦 38 和 Mi29 的越冬抗冻力最强,但是抗霜的能力下降;CA9722 有较强的越冬抗冻性,但是抗春季霜冻能力急剧下降;豫麦 18 越冬抗寒性最差,却表现出较好的抗春季霜冻害能力。可见,越冬期抗冻性与拔节期抗霜性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即不能用品种的越冬抗冻性来推断拔节期的抗霜能力(张萍,2004)。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越高,土壤三相结构越协调,小麦的生长发育越好,抗御或缓冲灾害的能力就越强。
1、施肥水平与冻害
据 1995 年调查,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乡双楼村民所种植 0.27 公顷小麦,播前施碳铵 200 千克,
过磷酸钙 200 千克,没施有机肥,春季寒流和晚霜冻使大部分主茎和分蘖冻死,产量仅 1 629.6 千克/公顷;而相邻农户种小麦 0.13 公顷,连年施有机肥 8~10t,碳铵 100 千克、过磷酸钙 100 千克,春季及晚霜冻对其影响不大,小麦产量仍达 6 876.9 千克/公顷;同年河南省陕县 1 000 公顷高产开发田平均每公顷施有机肥 7.5 吨,碳铵 750 千克,
过磷酸钙 750 千克,钾肥 150 千克,小麦冻害较轻,平均产量仍达 6 480 千克/公顷,较相邻地块未施有机肥发生冻害的对照田的4 755 千克/公顷增产 36.3%。可见,增施有机肥和培肥地力的防霜增产作用。
2、整地质量与冻害
整地质量好坏也是影响小麦受冻的重要因素。整地质量差,跑墒快、土壤水分含量低,小麦根系发育差,遇到低温时植株受害重;土壤发生龟裂,冷空气直接侵袭根系,冻害发生就重。特别是越冬期间,更易加重冻害。即使没有发生大面积冻害的年份,这类麦田越冬期也会因冻死苗。
3、土壤质地与冻害
土壤因素中对冻害程度影响较大的是土质和墒情。砂僵黑土、漏风淤土、风沙土保水性差,小麦冻害重;粘壤土、壤土保水性好,小麦冻害轻。同一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低的受冻重,水分含量高的受冻轻。
4、土壤湿度与冻害
干旱加重冻害,严重影响冻后小麦生长发育的正常恢复 天气干旱.土壤含水量低,加重冻害,无论初冬、越冬冻害还是早春、春末冻害都是如此。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以对春末晚霜冻害影响最重。1993 年 11 月 18 日遇强降温,泌阳、确山发现冻害严重的麦田均是一些山前旱地,土壤墒情较差。据 1983 年调查,在 早春寒流到来之前 1~3天进行灌水,只 冻死部分心叶,主 茎幼穗冻死 10%~12.5%;而未及时灌水麦田,主茎幼穗冻死 60%~80%。
播期
1、播期是造成冻害主要因素之一
生产中由于不知道品种种性而错期播种,造成冻害而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早在“六五”、 “ 七五”期间,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在河南生态区内就对 81 个不同种性品种进行了播期试验研究,其结果是不论品种种性如何均是随播种期的后延,拔节期推迟,霜冻冻害程度减轻。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霜冻灾害频繁,各地也进行了大量播期试验,表 8、表 9 的调查结果亦表明了播期推迟主茎冻死率减少。但由于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气候生态特点有差异,因此确定适宜的抗霜播期就显得十分重要。同一品种,播期相差几天,冻害程度大不相同。如柘城县 1987 年初冬冻害后调查,徐州 21 小麦,10 月 5~8 日播种的,分蘖几乎全部冻死;10 月8~12 日播种的,分蘖冻死 30%~80%;10 月
12~15 日播种的,分孽冻死 30%以下;10 月15 日播种的,幼穗很少冻死。
2、播期对晚霜冻害的影响
l995年4月3日发生的严重晚霜冻害,主要是温度降幅过大所致。播期偏早、温度持续偏高、生育进程加快,对晚霜冻害的影响甚小,因为4月3日冻害前已经发生两次严重的冻害,过早、偏早播种,拔节提前的主茎已全部冻死,加上3月4日寒流(河南省最低气温降到-1~-6℃)的影响,一些常规适期范围内播种,因气温偏高加快发育进程,提前拔节的小麦其幼穗也已冻死。冻害发生时,受冻严重的半冬性品种豫麦25号旗叶多数剩1/2~1/3未抽出,弱 春性品种豫麦18号多数处在孕穗期(处于挑旗期的麦茎幼穗很少冻死)这两个时期,都是小麦对低温的敏感期,即使在积温、播期正常的年份,同期遇到同样的低温,也会发生同样严重的冻害。这是晚霜冻害同前两次严重冻害成因的一大区别。
播量
1、播量降低可增强抗冻能力
降低播量提高小麦抗逆能力,提高穗、粒、重的报道很多。“ 低群体,壮个体”,“ 壮株栽培”的高产攻关技术路线表明降低播量能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
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处、农学系,1980~1984 年)。
据研究,郑州 0889 小麦品种在播量 52.5~60.0 千克/公顷时,到越冬幼穗分化处于二棱初期,而播量 112.5 千克/公顷时的幼穗分化已达到二棱末期。
据调查,豫麦 18,10 月 10 日播种,遭受 2 月底、3 月初两次冻害后,基本苗 150 万、225 万、300 万株/公顷的主茎幼穗冻死率分别为 20.3%、45.5%、82.4%,表明降低播量使个体长势壮幼穗发育慢,次生根多分蘖力强,抗逆能力增强,抗寒力可大大加强。
2、麦苗素质与冬季冻害
旺苗、老弱苗易遭受冻害,壮苗则很少受冻。适期播种的麦苗生长健壮,抗寒能力较强。1987 年发生初冬冻害,凡是密度大长势旺的麦田,冻害都很重。尤其是堌堆苗冻害最重。1993年初冬冻害也是如此。据 调查,1 993 年 10 月 9 日播种的豫麦 18 号,播 量每亩 6.5 千克的,死 孽 8.7%,每亩 9.6 千克的,死蘖 23.3%,每亩13.2 千克的,死蘖 41.1%。
3、植株密度对晚霜冻害的影响
密度大长势旺(壮)的麦田冻害轻,密度小长势弱的麦田冻害重。这是与冬季严重冻害截然相反的,是晚霜冻害最突出的特点。调查表明,肥力水平较低、密度较小、或春节后有旺长趋势控制水肥的地块.冻害都较重,起身拔节期进行浇水施肥的偏旺麦田,冻害却较轻。麦棉套种麦田冻害重于纯播麦田。在不同土质的麦田进行多处调查,同一地块,长势旺(壮)、群体大的区段冻害轻,幼穗一般冻死20%左右,相邻的群体小长势弱的区段冻害重,幼穗一 般冻死80%左右 这表明起身拔节期控制肥,对预防后期晚霜冻害没有效果,反而易加重冻害。这一特点对指导大田小麦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发育阶段
1、小麦对低温的敏感期
小麦拔节以后对低温霜冻的抗性迅速降低(冯玉香等,1995,1999), 易形成霜冻危害。但小麦对晚霜冻的危害存在着敏感期或敏感阶段,王春艳,李茂松,胡新等(2006)研究结果,雌雄蕊末到药隔初期这一发育阶段可能对霜冻发生更敏感。张萍(2004)研究认为,雌雄蕊~药隔期为低温敏感期。曾正兵、钟秀丽的研究认为,在雌雄蕊末到药隔期小麦的冻伤率有一次跃升,其他时期小麦幼穗的冻伤率上升比较平缓,亦表明小麦对晚霜冻害的敏感期是在雌雄蕊末和药隔初期。
2、冻害程度与幼穗发育进程的关系
小麦冻害发生程度与幼穗发育进程密切相关(崔金梅)。据对小麦幼穗分化进程的观察,在河南中部生态条件下,10 月初播种(10 月 1 日、10 月 8 日)的春性品种(以郑引 1 号为例),叶原基分化历时约 22 天,单棱期 20 天左右,二棱期 35 天左右(12月上旬), 这样越冬前即可进入小花分化期,多数年份在越冬期或早春主茎、大蘖被冻死。半冬性品种在 9 月 26 日或 10 月 1 日播种的(以百泉 41 为例),33 天完成叶原基分化,进入幼穗分化期,越冬期间达到二棱后期时,早春主茎、大蘖也常被冻死。
小麦遭受早春冻害的时期在小花分化至药隔形成阶段,此期间在日均温-8℃时则发生严重冻害。孕穗期发生晚霜冻害,受害部位为穗部。因受冻时间及程度不同主要受害症状为:幼穗干死于旗叶鞘内而不能抽出;或抽出的小穗全部发白枯死;或部分小穗死亡,形成半截穗。据研究,晚霜冻害多发生于药隔形成的早期阶段,
冻害级别
通行的冻害分级标准,主要是根据小麦地上部分受冻枯萎程度制定的,仅适用于冬季冻害。实践表明,冬季冻害分级应着重考虑死蘖(苗)率,分为五级较为实用(见表 10)。小麦春季冻害的分级标准应以幼穗死亡率为主要依据,其分级标准见表 11(皇甫自起等,1996), 拔节前后发生的冻害伴有一定程度的叶片干枯现象。
温度指标
由于霜冻发生的时间不同,各阶段霜冻害表现的最低气温差异也很大,且随着霜冻害的发生时间的后延,最低气温逐渐提高。重霜冻与轻霜冻的发生规律相同,只是重霜冻害的温度比轻霜冻要低。孙忠富认为,霜冻害往往是一种短时间的低温灾害。
越冬冻害
强冬性品种一般为-16℃;冬性品种一般为-13~-16℃;弱冬性品种一般为-12℃(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冬季持续低温并多次出现寒潮,如在北部冬麦区冬季寒冷年份,最低气温到-17℃以下,连续天数在10 天以上,易发生冬季长寒冻害型(赵广才)。风多雪少则更加重冻害可导致地上部严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越冬期,当气温降至-12~-16℃以下时,发生较严重的冻害(崔金梅)。
晚霜冻害
1、河 南省小麦高稳优低研究推广协作组提出的指标 河南省小麦高稳优低研究推广协作组提出的《冬小麦拔节期的霜冻指标》见表15,已成为农业气象预测晚霜的基本指标。从表中可见,发生冻害的气温不一定是 0℃以下,但叶温均在 0℃以下。如 2007 年 4 月 3 日凌晨,百叶箱最低气温在 0.5℃,地面上 10~20 厘米高度气温均在-3.5℃,商丘全区小麦均不同程度的发生了晚霜冻害,其中民权花园、程庄部分地块发生了严重的晚霜冻害。
2、从小麦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冻害指标 根据每年实际调查,根据气象台的数据,总结出来的小麦春季冻害最低气温指标见表 16(皇甫自起等,1996)。
冻害防御
黄淮麦区属霜冻的频发区和重发区,冻害是小麦稳产高产优质的一大障碍因素。依据冻害发生规率和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综合预防措施,是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黄淮小麦霜冻是复杂的多发性气象灾害,必须树立以基础防御为主,冻害后及时补救的综合防御战略思想,才能使霜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抗寒耐冻品种
选用抗寒耐冻品种是防御小麦冻害的根本保证。品种布局上,豫东地区应以半冬性为主,以弱春性为辅,半冬性品种要占 75%左右;春性品种只能在晚茬地种植。要注意防止小麦品种春性化的倾向。
李淦(2006)等人以河南省主推品种百农矮抗 58、邯郸 6172、豫麦 49 号、豫麦 5499系、豫麦 18 号、豫麦 2 号 6 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控制各生育时期的生长温度,分别测定苗期、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各品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6 个品种在各生育时期的抗寒能力差别较大,百农矮抗 58 从苗期到拔节期均表现出的较强的抗寒能力,可以作为河南省抗寒品种进行推广应用;邯郸6172 抗寒能力也很强,但容易受倒春寒的影响,可以在倒春寒发生轻的地区利用;豫麦 49 号、豫麦 5499系、豫麦18 号、豫麦 2 号的抗寒能力偏弱,在低温年份应注意防冻。
适期适量播种
1、适期播种
必须把播期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不 得强行或随意提前。豫 东地区适宜播期:半 冬性品种 10月 2~10 日,弱春性品种 10 月 10~20 日,春性品种 10 月20 日以后。对于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半冬性品种而言,有“骑着寒露种麦,十种九得”的谚语,这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斗争的结晶。以商丘气象台 35 年的气象资料统计,10 月 9 日(寒露)到平均越冬期的壮苗年几率为 95%,旺苗年几率为 1%,弱苗为 4%,表明寒露(10 月 9 日)播种半冬性小麦品种有 99%的年份能自身防御霜冻的危害。但也有 “适期早播,偏旺越冬”在生产上大面积获得增产的实例;还有“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争取早播大面积丰收的实例。通过多年的播期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产 量的峰值随不同品种和不同年份是前后跳动的不定值。如 1980~1985 年试验结果,半冬性品种峰值产量播期在 10 月 1~5 日;而 1999 年试验半冬性品种在 10 月 11 日,春性品种在 10 月 21 日;2000 年的半冬性品种在 10 月 8 日,春性品种在 10 月 18日。表明适宜播期在年际间只是一个范围。
2、适量播种
适当降低播量,采取综合措施培育壮苗越冬,是减轻冻害的根本措施。
镇压防冻
早作麦田,特别是沙土地和耕作粗放的麦田,镇压防冻效果十分明显。及早对旺长麦田镇压,控旺防冻效果显著。镇压作为小麦生产中的常规增产技术,其作用主要是:
1、塌实土壤,增加根层土壤含水量
据试验测定,镇压可使 0~10 厘米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 0.259/厘米 3 ,可有效防止根倒伏和因吊根而死亡,冬前与早春镇压,可使0~5 厘米土层的水分增加 3%左右。再则镇压可弥封土壤龟裂,使因干旱或浇水没有及时中耕形成裂缝的麦田减少龟裂,促进次生根萌发,防止冷空气进入土壤危害根系及分蘖节。
2、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增强抗寒能力
3、平抑地温,减轻冻害
镇压可提高土壤的热量交换量,据测定麦田镇压使夜间表面地温较对照区高 1~2℃。
浇水防冻
适时灌水是防御和补救冻害的重要措施,对越冬冻害、冬季冻害、春季晚霜冻害都有直接而明显的效果。需尽快改善灌溉条件,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扩大旱涝保收面积。拔节期肥水管理是防御后期冻害的关键措施。小麦起身拔节期控制肥水,不利于预防后期冻害,小麦大田生产必须加强起身拔节期的水肥管理。预防晚霜冻害的关键措施是培育拔节壮苗,冻前灌水,保持土壤有足够的含水量。
1、浇灌越冬水
黄淮麦区秋冬干旱的年几率为90%,而且入冬时常有强寒流过境,对小麦弱苗和旺苗危害较大,浇越冬水具有塌实土壤,提高土壤热量交换量,促进次生根的生长发育,提高年前分蘖成穗率的作用。浇越冬水还具有抗御越冬和冬季冻害的作用(皇甫自起等,1996)。据调查北京市调查,1993年,未浇冻水的麦田死苗严重,死苗率为 26.8%,而浇过冻水的死苗率仅为 7.3%。
三看浇好小麦冻水:
2、浇灌拔节水
小麦拔节后的抗寒力明显下降,极易受晚霜冻的危害(冯玉香,何维勋,1995)。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雌雄蕊分化到药隔前期对低温冻害非常敏感,浇拔节水不仅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而且有良好的防霜作用。
3、冻前浇水
霜冻来临前浇水对减轻小麦冻害有明显的防霜冻效果。据试验观测,小麦孕穗前期在晴天上午浇水的地块比不浇水的地块夜间地表最低地温始终高 1℃,金传达研究结果,浇水后近地面可增温3~5℃,作 物叶面增温 2.5℃。另据调查早春寒流来临前 1~3 天浇水的麦田只冻死 10%~12.5%的主茎,全田苗色青绿;而没有浇水的地块一地枯黄,叶片冻死 50%~60%,主茎幼穗冻死 60%~80%。1995年4月3日冻害后调查,低 温来临前10天内浇水的豫麦18、豫 麦25的幼穗冻死率分别为22.6%、6.8%;而没有浇水的分别为 67.7%和 41.3%。
化学防冻
小麦防冻剂的使用技术。
物理防冻
熏烟防霜是一种古老的防霜技术,一般可提高地温 1~2℃(金传达,1979;别而良特,1957)。熏烟防霜主要原理:①减弱烟雾中下垫面土壤的有效辐射;②发烟混合物燃烧时和烟雾形成时所发出的热量;③水汽凝结在烟的吸湿粒子上时释放出的热量。烟雾剂的配方是:沥青 45%、锯末 48%、硝酸铵 32%、柴油 5%,碾碎混合后用牛皮纸封好,内放引火索,周围戳些小孔。熏烟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以叶面温度比霜冻指标低 1℃时开始,注意统一点火,保证烟幕质量,收到好的效果。
冻后补救
小麦潜伏芽迅速萌动发育成穗,是冻后高产群体再构的生物学基础。只要补救措施得当,冻害惨重的麦田,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对于幼穗冻死 80%的麦田,小面积割棵试验结果表明,冻害严重的麦田,也不宜割棵。
冻后灌水
浇水是补救晚霜冻害的关键措施。补救冻害麦田,必须讲究灌水质量,冻后要立即灌足灌透。多次小水灌溉,费工费时,收效甚微。冻害特别严重的地块,可追施少量速效氮素化肥。大面积多点调查表明(皇甫自起,1995), 在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包括土壤墒情不太差的麦田),晚霜冻害最有效的补救措施是浇水。水浇的越足,恢复生长越快,成穗质量越高。浇水的质量很重要,以冻后立即一次灌足为好,每亩灌水量最少 60m3 以上,最好采取畦灌。调查中发现,不少地块,冻害后用喷灌机浇了 2~3 次水,因没有一次灌透,蒸发损失太大,小麦亩产仍只有 250 千克左右。
冻后追肥
4 月 3 日发生冻害(离小麦正常收获期 60 天)后,进行的补施少量尿素试验,结果见表 20。从表 20 的结果看,在浇透水的情况下,补施氮肥,能够增加新生分蘖成穗率,增加每亩成穗数,但成熟期推迟,千粒重较低。调查发现,一些墒情稍好,冻后没有浇水,只进行追肥的地块,冻后生产力恢复较差,远远比不上只浇水不追肥的地块。实践表明,晚霜冻害的补救必须以水为主,补肥只能作为辅助措施。
参考文献
[1]李茂松,等.冬小麦霜冻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⑷:72~78.
[2]冯玉香,等.中国冬小麦霜冻害的气候分析[J].作物学报,1999,25⑶:335~340.
[3]钟秀丽.近 20 年来霜冻害的发生与防御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气象,2003,24⑴:4~6.
[4]王绍中,郑天存,郭天财主编.河南小麦育种栽培研究进展[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
[5]王绍中,田云峰,郭天财,等主编.河南小麦栽培学(新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杨胜利,马玉霞,赵宗武编著.新乡小麦栽培[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9.
[7]成卓敏主编.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
[8]崔金梅,郭天财等.小麦的穗[M].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5.
冻害原因
不利气象条件
一是不利的气象条件。1993年11月中旬突然出现强烈降温天气,月均温由15日的7℃,突然下降到17日的-2℃,且持续降温至24日,其中4天日均气温-5℃以下。冬小麦在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情况下较正常年份提早10多天进入越冬阶段,从生理上看未经过糖分的积累和细胞脱水过程,致小麦发生严重冻伤。这一年12月20日—1994年2月10日整整50天没有下雨,再加上气温高、蒸发量大,大多麦田干土层厚达3—4cm,分蘖节长期处在干土层中。进入3月仍未下雨,旱情不断加剧,加速了小麦冻伤程度。
品种抗寒性差
二是生产上栽培的品种抗寒性差,是发生冻害的内因。京郊90年代完成了第6次品种更新换代,形成了以京411为主,
京冬6号、8号为辅的配套体系。1992年又推出长丰10、品9、农大92等一系列矮秆大穗品种。这些品种除京411外,其他品种产量水平较高,但抗寒性较差。京411较抗寒,死茎率5.3%,至于京冬6号、8号死茎率在10%—20%之间。
栽培管理不当
三是栽培管理不当。中过深或过浅对小麦出苗及出苗后的抗寒力影响很大,京郊正常播深为3—5cm。1993年死苗率为5.6%,播深小于3cm的地块死苗率为22.9%,播深大于6cm的地块死苗率为18.3%。四是浇冻水。浇冻水是防冻保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1993年,未浇冻水的麦田死苗严重,列苗率为26.8%,而浇过冻水的死苗率仅为7.3%。
冻害防治
种前预防
⑴注意选用适合当地的抗寒小麦品种 春麦区可选用宁春24号、
辽春10号、蒙麦30号等;冬麦区可选用冀麦38号、40号、41号,晋麦51号、52号、53号,皖麦27号、25号,鲁麦22号、23号、21号,豫麦38号,蜀万41号,贵丰1号,劲松49号,滇麦19号,渭麦8号,新冬18号、19号,温麦6号,冀麦38、40、41号,华麦8号等。
⑵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度掌握在3—5cm之间。
种后管理
⑶适时浇好小麦冻水
一要看温度:日均温3—10℃时开始浇。过早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待冬小麦越冬时失墒过多,失去浇冻水的作用;过晚或气温低于3℃以下时,会造成地温下降,田间积水或结冰,引起冻害死苗;
二是看墒情:当沙土地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壤土地低于70%,粘土地低于80%,要进行浇水。当土壤湿度高于上述指标,墒情好的地块可不浇或缓浇;
三要看苗情:麦苗长势好、底墒足或稍旺的田块,可适当晚浇或不浇,防止群体过旺、过大。对播种稍晚的晚茬冬小麦,因冬前生长时间短,叶、根较少,苗小且弱,分蘖少或无,为争取有效积温促进麦苗生长发育,只要底墒尚好,也可不浇,但要及时锄地保墒,使其促根壮苗增蘖;
四要适量:浇水量不宜过大一般当天浇完,地面无积水即可。使土壤持水量达到80%。
⑷早春补水 当早春干土层厚度大于3cm时,要及时补水,改善土壤墒情,解除干土层威胁,减轻冻害降低死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