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又称小黄瓜、小鲜、黄花鱼。体延长,侧扁;头大,具有发达黏液腔和矢耳石;口大而倾斜,前位;上下颌略相等,下颌无须,颏部有6个不明显小孔;上下颌具细牙,上颌外侧及下颌内侧牙较大,但无犬牙;腭骨及犁骨无牙;背鳍连续;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具一缺刻,臀鳍第二棘小于眼径;尾鳍尖长;头及体前部具圆鳞,后部具栉鳞;奇鳍鳍条部亦具细鳞;侧线伸达尾鳍末端。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鳍灰黄色,唇橘红色。
形态特征
成鱼
背鳍Ⅸ~Ⅹ,Ⅰ-33~34;
臀鳍Ⅱ-10~13;
胸鳍15~16;
腹鳍Ⅰ-5。
侧线鳞58~60。
鳃耙10+17~20。
脊椎骨28~30。体长为体高3.7~3.8倍,为头长3.4倍。头长为吻长3.7~4.2倍,为眼径4.9~5.0倍,为眼间隔3.2~3.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1~2.4倍。
体延长,侧扁,体侧腹部有多列发光颗粒。头钝尖形,口裂大,端位,倾斜,吻不突出,上颌长等于下颌,上颌骨后缘达眼眶后缘;上颌最外列齿扩大为犬齿,内列齿细小呈绒毛状,前端中央无齿,下颌内列齿较大,在下颌前端中央突起上外列齿聚成一小撮齿;吻缘孔5个,内、外侧缘孔沿吻缘叶侧裂,吻缘叶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3个呈弧形排列。颏孔4个,呈四方排列在颐缝合周围。鼻孔2个,长圆形后鼻孔较圆形前鼻孔大。眼眶下缘伸达前上颌骨顶端水平线。前鳃盖后缘具锯齿缘,
鳃盖具2扁棘;具拟鳃;鳃耙细长。
头部及体侧前部被圆鳞,体侧后部被栉鳞,背鳍软条部和臀鳍2/3以上皆有小圆鳞,尾鳍布满小圆鳞;鳞片较大,背鳍与侧线间鳞5~6列。耳石为黄花鱼型,即呈盾形。背鳍基起点、胸鳍基上缘点及腹鳍基起点到吻端距离大约相等,皆位于鳃盖末端;臀鳍鳍条9~10根,通常9根;尾鳍楔型。腹腔膜褐色,胃为卜字形,肠为2次回绕型,幽门垂13个。鳔前部圆形,不突出为侧囊,后端细尖;侧枝26~27对,每一个侧支具有腹分枝及背分枝,背分枝呈翼状开展,腹分枝分上下两小枝,下小枝又分为前后两小枝,前小枝细长,沿腹膜下延伸至腹面,后小枝短小,不延伸。
体侧上半部为黄褐色,下半部各鳞下都具金黄色腺体;下颌前端有褐色斑。背鳍浅褐色;尾鳍前半部金黄色,后部浅褐色;臀鳍金黄色,鳍前缘及后缘为深褐色;腹鳍金黄色;胸鳍浅黄褐色;腹部发光颗粒为橙黄色。口腔白色,口缘粉红色。鳃腔黑色。
幼鱼
刚孵出仔鱼全长3.30~3.50毫米,卵黄囊呈椭圆形,油球位于卵黄囊后端下方,肛门位于体中部稍前方,黑、黄色素呈树枝状,分布于头、卵黄囊上缘、油球后半部以及第十八至十九肌节处,肌节8+20对;全长4.8毫米仔鱼,头部突出于卵黄囊前上方,胸鳍芽出现,尾部中央体侧布有较密的黑、黄色素,肌节7+21对;全长5毫米仔鱼,口窝出现,尾部鳍膜上出现放射状弹性丝,眼四周出现黑色素,尾部中央体侧的黑、黄色素略移向腹缘,肌节6+21对;体长7.4毫米仔鱼,背、腹鳍膜出现弹性丝,尾鳍原基出现,眼深黑色,鳔的背部有数个黑色素细胞。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小黄鱼为暖温性底层结群洄游鱼类。一般栖息于软泥或泥沙质海区,其垂直移动现象,会进入河口区。厌强光,喜混浊水流,黄昏时上升,黎明时下降,白天常栖息于底层或近底层。鳔能发声,在生殖期会发出“咯咯”的声音;在鱼群密集时的声音则如水沸声或松涛声;生殖季节在初夏,会群聚洄游至河口附近或岛屿、内湾的近岸浅水域,秋冬则游入较深海域。冬季在东海水深一般不超过100米。
中国东海区小黄鱼主要食物为浮游甲壳类,也捕食十足类和其他幼鱼。食物组成与海区、季节、潮汐和鱼体不同生长阶段有关,胃含物组成为桡足类、糠虹类、等足类、端足类、磷虾类、十足类等甲壳类约占40%,鳗、沙丁鱼、黄鲫、龙头鱼发光鲷、细条天竺鲷和鱼卵等约占4%,其他还有鱿鱼和箭虫等。体长超过11毫米幼鱼,主要饵料为桡足类的双刺纺锤镖溞、太平洋哲镖溞、真刺唇角镖溞、腹针刺镖溞、汤氏拟镖溞等;糠虾科的长额刺糠虾;毛颚类的强壮箭虫;甲壳类及虾虎鱼科幼鱼。幼鱼各发育阶段食物转换现象明显,体长9~20毫米之间,以双刺纺锤镖滏为主要饵料;体长达16毫米后,吞食较大型虾类和小鱼,但仍摄食浮游生物;体长达81毫米后,以脊腹褐虾、郏虎鱼、小鱼等为主食。成鱼一年中摄食可分为四个时期,即产卵前摄食很强,以太平洋磷虾为主;产卵期停止摄食;索饵期初期摄食强度很弱、空胃率达70%~80%,随后空胃率逐渐降低;越冬期以太平洋磷虾和鱼类为主。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沿海。在中国分布于渤海、东海及黄海南部,冬季在东海分布范围,南界约在北纬26°,东界约在东经126°30′。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中国东海区小黄鱼产卵场有大陈、韭山及舟山群岛以东50米等深或附近海区,产卵期为2月中旬至4月初;温州的瓯汀口外及其附近海区,产卵期亦在2月中旬至4月初;三门湾外及灵江山附近海区,产卵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长江口外海区,产卵期在4月初至5月初。产卵场水深般为20~50米,主要分布在外海水和沿岸水交汇海区的内侧,盐度水平梯度越大,鱼群越集中。产卵场水温变化较小,在11~15℃,主要为12~14℃,盐度为24‰~33‰,主要在28‰~33‰之间。
卵圆球形,彼此分离,浮性,卵膜较薄,表面光滑,无色透明,卵径1.28~1.66毫米,油球1个,球径0.41~0.56毫米,卵黄均匀,无龟裂,在温度12.5~14.0℃、盐度31‰海水中受精后15小时进入高囊胚;受精后47小时,胚体围绕卵黄1/2周,视囊形成,尾芽出现,黑色素在头后及颈部集中成倒三角形分布;受精后76小时左右,胚体围绕卵黄3/4周,听囊清晰,尾部脊索明显黑色素在头后部及颈部呈“Y”形分布。
人工繁殖
小黄鱼亲鱼每年都需要面临越冬这一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应结合亲鱼数量建造水泥池,将放样密度控制在50尾/立方米,小黄鱼跳跃能力较强。因此应将水位控制在1.2米以下,并设置遮阳网,避免小黄鱼跳出。另外,小黄鱼生性较为敏感、急躁,一旦受到声音、光线的影响,如充氧气流等,都会对小黄鱼产生刺激,急速游动或者跳跃,不利于小黄鱼健康成长。因此在驯养过程中,应确保养殖环境安静,尽量确保小黄鱼能够独处。同时,还可降低水中的杂质,提高水体透明度,以此来缓解小黄鱼的激烈反应,从而确保小黄鱼能够在水中自由游动。
当气温开始回升后,小黄鱼也更加活跃,处于生长期的小黄鱼对营养需求较大。因此应强化对小黄鱼亲鱼的强化培育。详细来说,上午投喂冰鲜牡蛎肉,下午喂食鱿鱼块等,并在食物中,增加维C、维E等营养物质。经过实践证明,喂食冰鲜饵料,小黄鱼腹腔内的脂肪含量更多。可见,保持饵料新鲜非常重要。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光照、盐度等方面的控制,如光照控制在200勒克斯,盐度为25~30,为亲鱼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随着温度持续升高,养殖人员应对亲鱼性腺进行抽样检查,当70%的亲鱼达到了V期时,开始对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在实践中,应挑选腹部柔软、生殖孔红肿等表现的小黄鱼进行催产,此时对雄鱼腹部进行轻压,能够发现精液流出,并使用一定量的黄体素,将二者混合到一起,释放激素注射到雌鱼体内。完成上述工作后,应加强对产卵池内水温的控制,将水温控制到15℃。一般来说,小黄鱼的卵为浮性卵,养殖人员应采用筛绢网收集受精卵,并采用虹吸法将沉卵吸出来,最后留下质量较好的受精卵,排除死亡受精卵,以便提高成功率。
鱼苗孵化过程较为繁琐,需要每天在每个产卵池中布卵30万粒,并将水温提高到16℃。针对孵化出来的鱼苗,养殖人员应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如小球藻、扁藻等。为了为鱼苗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应减少对仔鱼的惊吓。鱼苗成长到20天左右时,应开展对小黄鱼亲鱼的驯化工作,与此同时,应适当增加饲料的投放。针对亲鱼的驯化,应在开始之前减少卤虫幼体的投喂量,配合饲料,每隔30分钟,在池塘内进行投喂。经过一周左右的驯化后,小黄鱼基本上能够完全转饵。由于小黄鱼对食物的摄取量增加。因此应每天对池塘进行清洁,以此来确保书体水质清洁。在小黄鱼育苗培养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小黄鱼自残现象的观察。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应适当增加投喂频率,避免小黄鱼对自身产生的不良影响。
养殖技术
育苗全长达到不同的长度,应加强对养殖密度的控制。如当达到5厘米时,应将密度控制在300~400尾/立方米,当达到8~10厘米时,应将养殖密度控制在150~200尾/立方米。配合饲料,应将每天的投喂量控制在稚鱼体质量的7%,并分为六次投喂,坚持少喂多餐原则,锻炼小黄鱼消化能力。当达到养成阶段,应加强对水质的控制,早晚吸底一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取流水养殖,为小黄鱼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养殖过程中,当水温达到25~27℃时,鱼体极有可能爆发病害。因此应根据鱼体的应激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投喂量等,并观察病鱼鳃丝中的病虫情况。如果发现的及时,在早期可以利用1克/平方米浓度的硫酸铜,配合硫酸亚铁对小黄鱼进行浸泡后,持续三天便能够控制病情,确保小黄鱼能够健康成长。此外,小黄鱼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一定要保持安静,在进行日常投料、吸底等过程中,应减少对小黄鱼的刺激。如果忽略该问题,在养殖过程中,对小黄鱼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小黄鱼会出现鱼鳔胀气等现象。基于此,可以采用针刺法,将多余的气体排掉。详细来说,利用直径为1毫米的注射针都,从胸鳍基部倾斜刺入腹腔当中,轻压鱼肚子,能够听到气体排出的声音,即完成了排气。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状态:长江口北侧的吕四渔场,20世纪50年代曾是中国近海小黄鱼的最大产卵场,当时群众渔业的捕捞产量约占全国群众渔业小黄鱼产量的50%,但进入60年代后,产量逐渐下降,过重的捕捞压力,尤其是对幼鱼捕杀,致使鱼体趋于小型化、早熟和低龄化现象加剧,许多传统渔场已基本难以形成渔汛。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东海区伏季休渔制的有效实施,资源有所恢复,产量明显上升,2000年产量创东海区历史最高记录,达15.95×104吨,然而产量增加并没有改变资源基础,渔获物绝大部分是当龄鱼,个体的低龄化和小型化不仅没有制止,反而还在加剧。为此仍应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尤其应控制定置网具的捕捞强度和秋、冬汛产量,加强渔业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对幼鱼比例检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目的。
主要价值
小黄鱼系中国4大海产经济鱼类之一,素为黄渤海和东海群众渔业和机轮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也是中国、韩国和日本共同利用的资源。除鲜食外,干制品黄鱼鲞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耳石性寒味甘、咸,功能收敛解毒、清热通淋;鳔性平,味甘、咸,功能滋补阴添精、养血止血、润肺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