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晨报
孙中山在旧金山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
《少年中国晨报》,美国华文日报。孙中山在旧金山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
历史沿革
1909年,孙中山由欧赴美,建议将少年学社的《美洲少年》周刊改为日报,并亲自领导在同盟会会员中集资,每股1美元,第1期即筹得3000余元,于1910年3月成立报社,同年8月19日(旧历七月十五)出创刊号(80年代该报自称创刊于1909年12月16日,原因待考)。名称则按少年学社之英译名定为《少年中国》(The Young China);鉴于当时旧金山各华文报纸均午间出版,该报首创于早晨出版,乃于发刊弁言标题之“少年中国”四字之下以小字加缀“晨报”二字。(后该报出现过在内页报眉使用“少年中国晨报”、在英文名称下小字加注Morning Paper等形式,并于1985年3月29日起在第1版报头上也使用了孙中山遗墨集成的《少年中国晨报》,英文名The Young China Daily)。创刊号上黄超五写的《少年中国晨报发刊弁言》,号召“倾覆现在强权专制恶劣贪淫之大清政府”,“恢复我中华祖国”,“回复我民族独立之性”。
由少年中国晨报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初时黄伯耀(Bock You Wong)任总理兼营业部及翻译员,黄超五任总编辑,李是南(See Nam Lee)任副刊和新闻编辑,黄芸苏、崔通约、伍平一、张蔼蕴、马礼馨、刘涤寰等先后任主笔。该报与同盟会和后来的国民党中央的关系,曾由孙中山裁定:用人、行政归股东,言论归党。1926年虽又有董事会所谓一切归董事会主管的决议,实际上一直受中国国民党中央控制。国民党在美组织分裂为两派期间,该报为右派所掌握,同左派的《美洲国民日报》相抗衡。
1927年起发生宁阳会馆抵制少年中国晨报事件。缘起是该报批评宁阳会馆“盘踞中华会馆首席”,引起该会馆宣布抵制该报;不少人迫于形势而退股、退订、退广告,使该报营业大受影响。虽经中华会馆、各会馆、一些侨领和当时中国政府驻旧金山领事的调解,均徒劳无功。直到1935年经广东省主席派人前往调停,双方才达成协议。这一延续8年的纠纷基本上是美国华侨社会内有外来力量支持的集团同传统地方势力矛盾的表现。
负责人多次变动,但一直执行中国国民党中央的宣传政策。70年代时宣称要“号召团结海内外华胄力量,汇成反共洪流”,80年代又说“凡一切共产暴政,必口诛笔伐,不稍容情”。由于其明显反共的立场和编辑方面的保守落后,从60年代起已形衰落,靠产业入息始得维持。又因1962年编印英文周刊造成巨大亏损等原因,债台高筑。国民党当局在陆续关闭其他一些海外党报情况下,却几次派人注资力图挽救。1970年,由台湾《中央日报》和在美国民党员集资15万美元承购,但起色不大。1986年,台湾当局再次注资和派人前往改组、加强。此后即将篇幅由对开3张12版增至6张24版,扩大了新闻版面和改进编排,并于1986年4月1日增出洛杉矶版(英文名China Daily News)。但终于未能挽回颓势,两地版同时于1991年4月1日停刊。停刊前董事长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曾任海外党务委员会主任的陈裕清(1918- ),社长徐绍铭,总编辑王绍志。由创刊起延续共82年,为美国存续时间最长的华文报纸。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4 19:17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