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耕法是指一种缩小土壤耕耘面积和减少耕耘次数的耕作制度,也称留茬播种法。少耕以重型耙或旋耕机为手段进行表土作业,改变了传统耕翻作业方式,减少了土壤搅动量,可以减少土壤流失程度。在玉米一年一作保护性耕作技术中采用少耕技术。
少耕法是减少不必要的耕作次数或耕作面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土壤结构破坏的耕作方法。此方法有残茬覆盖,可蓄水保墒、减少风蚀;节约能源;但杂草危害严重,应配合杂草防除措施。
从70年代开始,少耕和免耕已有几十个国家进行研究并大面积应用。
美国采用少耕面积70年代为1300万hm2,90年代达6000万hm2。其中少耕与免耕的玉米和大豆占全部少耕的81%。90年代,英国的秋播作物有6o%采用少耕法,玉米有70%少耕。每年以8% 的速度推广少耕法。前苏联在黑钙土、轻质土上免去中耕以高效除草剂除草是完全可行的。免耕与少耕面积达4000万hm2。
澳大利亚,
巴西等国在大豆采用少耕法。日本、伊朗、菲律宾在水稻田推广少耕法。加拿大、德国在冬小麦、油菜等作物上采用少耕。印度通过法律废掉犁耕,水田免耕主要推行水直播或旱直播及化学除草。
我国早在300多年前,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在年降雨量不足300 mm的地区,农民从实践中摸索出以砂田和耙茬为中心的少耕种植制度。50年代末期黑龙江农场开始免耕种小麦的试验工作。60年代后期,江苏、山东发展了套播免耕小麦和稻茬免耕小麦。70年代,江苏为解决旋耕过多产生次生潜育化,进行了三麦免耕研究。东北地区应用了耙茬播种的少耕技术。华北秋季麦前实行耙茬少耕1—2年,翻耕或深松1年的轮耕制代替连年翻耕,夏玉米免耕播种。西北旱农地区利用深耕、深松辅助以秸秆覆盖实现土壤蓄水,利用耙茬少耕保墒提水。近年来,秸秆覆盖少免耕技术发展很快。90年代,农业部已把免耕种麦、玉米免中耕、免耕覆盖技术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研究表明,少耕特别适合风沙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地带以及抢农时的多熟区。少耕的效果因作物的种类、前作、土壤类型、地形、降水量、温度等条件而异。在丘陵地带或干旱地区免耕种植大豆、玉米比传统耕法效果好。在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壤及有机质含量低的沙土上免耕效果不佳。20年研究结果表明,在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壤免耕种玉米比传统耕法产量低30%。免耕及少耕因其避免了土壤翻耕失水,残茬覆盖减轻了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为此更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是,在水分变率梯度大的半干旱地区使用除草剂灭草效果不佳,若在干旱地区推行少耕免耕必须有不受土壤水分影响的高效除草剂。在这些地区免耕与少耕能否成功,在于能否采用免耕播种机,适宜的除草剂,以及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地温低对于生长期较短的地区是不利因素,而地面覆盖会使地温降低,在较寒冷地区不利幼苗生长。世界上热带土壤更适合免耕。热带土壤由于频繁的大雨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热带免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将表层土壤高温降到更适于作物生长的水平,可以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因少耕更适合热带地区,近年来在南美洲、菲律宾、西非、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少耕发展很快,前景广阔。美国总统向国会提出的水土保持纲要中提出,要重视少耕法。美国农业部决定给推行少耕法的地区给予补贴。美国农业科研推广用户顾问向委员会已建议把少耕法覆盖栽培列为全美农技重点推广项目。21世纪初,少耕覆盖栽培占作物种植面积的65%,预计到2021年将有90%的农田采用少耕法。依据少耕的适用条件,考虑我国各地区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和经济条件,预计少耕在我国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首先是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将有所发展。这些地区降水量在350 700 toni,降雨集中在7—9月份,春季干旱少雨。在这些地区采用深松为主,松翻直播相结合的少耕体系,提高土壤渗水速度,做到蓄水保墒十分必要。黄河中游7个省区有43万km2的地域水土流失严重,其强化耕作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些地方避免或减少翻耕土壤,而以推广靶茬播种为主,靶茬直播,深松浅翻相结合的少耕体系较适宜。在内蒙古、河套黄灌区及黄淮海的盐碱地,农田易受早涝盐碱危害。改革其传统的耕作制度,采取浅松切断毛管防止返碱,深松打破犁底层以利洗盐碱,减少耕翻防止把重盐渍化土壤翻到表层,这些都是今后发展少耕的条件。
少耕与免耕的差别在于前者在作物生长期间一般还要进行一或二次耕作,而后者则完全利用除草剂控制
杂草,在作物生长期间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法和免耕法是一种新兴的耕作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