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让古城
贵德县黄河北岸尕让乡古城
尕(gǎ)让古城位于贵德县城东北40公里的黄河北岸尕让乡下尕让村以西的高台上。城址东临尕让河深谷,城墙已成几十米的断崖,隔河谷为省道(西)宁贵(德)公路;西距2000米为大山,南、北两面及古城内为农田。
“尕”字
gǎ 会意。字从乃,从小。“乃”本指“再度”、“重复”,引申指“一系列(孩子)”。“乃”与“小”联合起来表示“一母所生的一群年龄依次递减的小儿”。古时候的伯仲叔季
〈形〉[方]∶小――爱称,用于姓、名、排行等之前,中国西北地区方言普遍使用此词。如:尕娃;尕蒋
〈形〉[方]:少--通常表示数量少,如:尕尕,尕尕点,点尕尕,一尕尕
郑码:YMKO
U:5C15,GBK:E6D8
笔画数:5
部首:小
再查:2画
笔顺编号:53234
86五笔:EIU
98五笔:BIU
仓颉:NSF
四角号码:17902
规模
古城呈长方形,南北长288米,东西宽140米。城垣倒塌严重,但轮廓清楚。底部宽10米,顶部宽5米,残墙高7米,黄土筑成,夯土层厚0.09-0.12米。该城东墙破坏严重,已成为断崖峭壁,远望高耸雄伟,唯西、北两面有残墙。东、西墙各有马面4个,南、北墙各有马面3个,马面底宽17米,顶宽6米,每个马面之间相距45米,在东南角和西北角城墙有开过南门和北门的痕迹。据文献记载,古城为汉代归义城,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归义城
关于归义城,史书多有记载。《后汉书·西羌传》记载,东汉(公元25-220年)初期,原居青海湟中的烧当羌首领滇良击败先零羌,夺取大小榆谷(今贵德黄河南部),滇良卒后,其子滇吾,孙迷吾、号吾、曾孙迷唐相继与汉朝为患。于是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秋,朝廷派中郎将窦固、捕虏将军马武等击破滇吾。次年,滇吾来降,护羌校尉窦林上奏为大豪,承制封为“归义侯”,加号“汉大都尉”。到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迷吾与弟号吾率部反汉,号吾先轻入陇西郡,被郡督烽椽李章活捉,解送至郡,号吾曰:“独杀我,无损于羌,诚得生归,必悉罢兵,不复犯塞。”于是陇西郡太守张纠权宜放归,羌即解散,各归故地。
河北归义城,在胡三省注《通鉴》卷四十七中记载:“河北,逢留大河之北也,归义城,本汉所筑,以招来诸羌归义者。”由此可知,归义城为汉代建筑。
汉和帝永元五年(93年),护羌校尉贯友以羌酋迷唐不经德怀,遂行施诸种的离间政策,趁羌族结合解体,即刻遣兵攻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酋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渡河击迷唐,迷唐乃率部远依赐支河曲”(《后汉书·西羌传》)。永元十五年(103年),金城长史上官鸿开置归义,建威两城,屯田二十七部。
关于逢留大河,在胡三省注《通鉴》中亦有记载:“此大河即黄河。河水至此有‘逢留’之名,在二榆谷北。”由此看,逢留大河在二榆谷北,即汉代称大、小榆谷而今为贵德地区的一段黄河。从而可知,汉代时对贵德县以西的黄河称赐支河,在贵德至失扎县之间的黄河称逢留大河。
关于归义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西宁兵备道佥事杨应据修《西宁府新志》中有更确切记载:“归义城,在西平之西南一百五十里处,黄河之北。”这方位正是今贵德县尕让古城址。《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凉州刺史部图所标“归义城”方位,也标在今贵德县尕让古城址。
其他古城
藏盖古城
藏盖古城位于黄河南岸贵德县新街乡原藏盖村二社西北,北距县城45公里。东临塔哇河滩,南靠大山,西隔莫渠河与歪拉山相连。古城建于南山根一个三角形台地上。城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860米,东西宽约300米,城基宽12米,残高3米,夯土板筑,夯土层厚0.20米。城内出土文物有筒瓦、板瓦、陶纺轮、四耳罐等陶器残片及打制石器等,据当地群众说还出土有兵器、盔甲、铁犁等。1987年海南州群艺馆调查后定为唐代完秀城,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从古籍记载看,疑为汉代建威城。现考辩如下。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可知,东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秋,烧当羌酋迷吾与弟号吾率部落犯汉,进攻陇西界,郡督烽掾李章活捉号吾,号吾投降,众羌即散,各归故地。当时的护羌校尉傅育恐失朝廷信用,故欲伐烧当羌。次年,傅育奏准请陇西、张掖、酒泉三郡太守各五千人。他们未来得及合兵,而傅育自领汉阳、金城五千兵,单独进军,迷吾闻之,徒卢落去。于是傅育选精兵三千穷追,夜至迷吾数里的“建威南三兜谷”,准备翌晨攻击,不料迷吾设伏夜袭,傅育战死,汉军败走。这“建威”与“归义”一样,是后来大小榆谷屯田区域名之一,它与归义相应并存,则为当时黄河南岸即贵德或其近旁的城塞了,而三兜谷又在它的南边,就是沿大榆谷(贵德西河——引日本佐膝长文章)向南溯上游地带,即莫渠(Mo chu)、塔卡尔谷(Brdg dkar hah)、无名川等三川在一起会流的附近。假若三兜是Sa rdo,意思则是“多沙砾的土地,该地是西倾山北方的草原地带”。《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3年2期载日本佐膝长著,梁今知译《后汉羌族的活动(一)》
汉和帝永元五年(93年),护羌校尉贯友打败居住在大小榆谷的羌酋迷唐,“收麦数万斛”,永元十三年(101年),迷唐又犯汉,酒泉太守周鲔代理校尉,与金城太守侯霸合兵,彻底击败迷唐,其种人不满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至此,东汉彻底击溃烧当羌,使“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无复羌寇”。次年,汉俞麋相曹凤向汉和帝上奏:自建武以来,其侵犯者,从烧当羌起,因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饶于田畜,北阻大河,地形险固,又有西海鱼盐之利,每胁诱众羌为乱。值此,迷唐遗败远走。宜及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和帝即任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治龙耆(即王莽时西海郡治,今青海省海晏县三角城),遂率将士出守。后来金城长史上官鸿奏准在归义和建威两处屯田二十七部。护羌校尉侯霸也奏准在……逢留河地区(今贵德县黄河北部)增加屯田二部。看来屯田地都在贵德附近,即今贵德县的黄河两岸。
关于这“归义和建威”的位置在《水经注》中也有记载:“归义夹河于建威相首尾。”这样看,建威在贵德黄河南岸上游,居首位,而归义在贵德黄河北岸。即为尾部。
从上述贯友打败居住在大、小榆谷的羌人时“收麦数万斛”及曹凤之言看,这大、小榆谷地方的农业生产水平,在东汉已经相当发达。故此地是黄河上游曲沟以东,除贵德一带别无他处。这是因为贵德地区自然条件在青海省中也是极为优越,是得天独厚的农产区,至今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小麦亩产最高产区,即大面积亩产超千斤,亦为全省六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青海“小江南”之称。因此,上述建威与归义一样,是汉军在大小榆谷的屯田区域。屯田势必以土地的广阔及优劣为前提的,因贵德的自然条件是优越无疑了,其周围又有广阔的土地潜力。如今在贵德及其邻县贵南等地的平缓山坡和滩地上,留有可辩的田垅、渠道的遗迹,疑为汉代以来大量屯田的历史见证。又从大小榆谷地名看,顾名思义为生长着茂盛榆树的沟谷而命名,至今贵德三河地区同样生长着茂盛的大榆树。但在贵德以西地区根本见不到生长着的大榆树。
同时,更重要的建威同归义又是汉军的军事据点,按曹凤言是要巩固二榆谷地方,以阻河曲西羌部落的东进。故藏格古城,即为建威城,真是这一屏障,其城址与归义城一样,背靠大山,左右及前方是深河谷,是异地同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城池。
此外,1987年海南州群艺馆定藏盖古城为唐代宛秀城。这与史书记载的方位不符。《元和志》卷三九记载:威胜军,在积石军(即今贵德县城)西八十里,即宛肃城。其址在今贵德县西八十里的贵南县沙沟乡一带。而藏盖古城在今贵德县城南80里,故藏盖古城为汉代建威城。再加之出土文物陶纺轮是汉代及前的遗物,绝不会是自汉代数百年后的唐军所用遗物。
宁河古城
毕家寺古城,位于县城南2.5公里的河阴镇大史家村下毕家社南侧。古城略呈正方形,南北长90米,东西宽80米,墙基厚3米,城顶宽0.5米,设南门,围墙基本完好。
古城系元代宁河县古城遗址。《西宁府新志》记载:“宁河县古城,在所(指贵德守御千户所)南,元属河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六年复,十二年复废”。从地理位置讲,正好与该城吻合。明洪武三年,明征虏大将军徐达在甘肃定西击败元皇族扩廓贴木儿之后,遣征西将军邓愈西攻河州。这时元朝的吐蕃等处宣慰使何琐南普降明,而邓愈又率兵占领循化、贵德后,遂废宁河古城,又因洪武七年(1774年),邓愈委河州左卫指挥筑贵德城(现存)时,于六年复宁河古城,十二年,贵德城竣工前夕,于是又废,此又与贵德历史和民间传说“先有毕家寺(城),后有贵德城”的说法相吻合。
清顺治六年(1649年),利用废城址建成毕家寺。亦称“庆善寺”,藏语称“毕家扎仓”或“贡德吉哇”。门前有牌楼、校场,现已毁。
1962年10月18日朱辑吾撰《贵德县续志》(修改稿)中说:“毕家寺即庆善寺,按遗老称毕氏系贵德土著羌族,处贵德最早,该寺距城南四里,明时未经筑城,先有此寺(即城堡),晨之守御所,活佛管理民事。牌坊犹存,予亲往该寺,搭梯细阅字记。头门牌架上刻有“我佛垂慈”四字,清顺治六年建修,……二门牌架悬木匾一块上刻“望佛普照”四字,嘉庆二十一年(1815年)特受贵德抚番分府侯补正堂稽承裕,甘肃西宁贵德营游击马,……”
上述记载也与元朝行政管理相符。元至元八年(1271年)置贵德州,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河州)而隶中央宣政院。元朝的宣政院职责是“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以及“军民通摄”、“僧俗并用”。因此,在今甘青藏族地区设置的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辖区内是“政教合一”的,即附“活佛管理民事”,又附“先有毕家寺(城),后有贵德城”的说法。故毕家寺古城为元宁河古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1 23:45
目录
概述
“尕”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