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裂荚果蕨
球子蕨科荚果蕨属植物
尖裂荚果蕨,球子蕨科植物,不育叶的裂片为三角状披针形,尖头,生山谷林下或河岸湿地。
形态特征
原植物荚果蕨:植株高70-110厘米。根状茎粗壮,短而直立,木质,坚硬,深褐色,与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4-6毫米,先端纤维状,膜质,全缘,棕色,老时中部常为褐色至黑褐色。叶簇生,二形:不育叶叶柄褐棕色,长6-10厘米,粗5-10毫米,上面有深纵沟,基部三角形,具龙骨状突起,密被鳞片,向上逐渐稀疏,叶片椭圆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50-100厘米,中部宽17-25厘米,向基部逐渐变狭,二回深羽裂,羽片40-60对,互生或近对生,斜展,相距1.5-2厘米,下部的向基部逐渐缩小成小耳形,中部羽片最大,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无柄,羽状深裂,裂片20-25对,略斜展,彼此接近,为整齐齿状排列,椭圆形或近长方形,中部以下的同大,长5-8毫米,圆头或钝头,边缘具波状圆齿或为近全缘,通常略反卷,叶脉明显,在裂片上为羽状,小脉单一,斜向上,叶草质,干后绿色或棕绿色,无毛,仅沿叶轴、羽轴和主脉疏被柔毛和小鳞片,羽轴浅棕色或棕禾秆色,上面有浅纵沟;能育叶较不育叶短,有粗壮的长柄(长12-20厘米,下部粗5-12毫米),叶片倒披针形,长20-40厘米,中部以上宽4-8厘米,一回羽状,羽片线形,两侧强度反卷成荚果状,呈念珠形,深褐色,包裹孢子囊群,小脉先端形成囊托,位于羽轴与叶边之间,孢子囊群圆形,成熟时连接而成为线形,囊群盖膜质。染色体2n=78, 80。
尖裂荚果蕨(秦岭植物志)不育叶的裂片为三角状披针形,尖头。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1 560-3 800米的地区。
分布范围
产自河南(卢氏)、陕西(太白山、洋县、宁陕)、山西(交城)、湖北(宜昌)、四川(丹巴、洪溪)。生山谷林下或河岸湿地,也产于日本。模式标本产地为陕西(洋县)。
参考资料
尖裂荚果蕨.植物智.
尖裂荚果蕨.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2 15:3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