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谏,汉语词语,读音shī jiàn,意思是臣子以死来规劝君主。
解释
臣子以死来规劝君主。
出处
《孔子家语·困誓》:“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
《旧唐书·封常清传》:“仰天饮鸩,向日封草,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陈尸以谏。后泛指以死谏君。《韩诗外传》卷七:“衞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於室足矣。’衞君问其故,子以父言闻,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从殡於正堂,成礼而后去。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宋 文天祥《瑞州三贤堂记》:“杨公当权奸用事,屡召不起,报国丹心,竟以忧死,凛然古人尸谏之风。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公退,草疏置之怀,闭阁自缢,冀以尸谏廻天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