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湛纳希传》,作者
刘文艳、赖炳文, 1987年
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刘文艳,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当代作家、学者。
出生于辽省北票县,曾先后就职于县、市、省委及高校宣传、组织部门。曾任
香港大公报高级记者、记者站长,
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
辽宁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党组书记。
18岁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多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在全国以及海内外的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文艺作品百余篇。1987年创作出版文学传记《尹湛纳希传》,填补了被誉为蒙古族曹雪芹的清代伟大作家尹湛纳希生平传记的空白,引起了文学界广泛关注;1995年创作出版《春风秋雨——刘文艳报告文学集》,报告文学作家李宏林撰写序言,称其为报告文学的又一大收获;2010年推出纪实散文集《爱的诉说》,著名作家王充闾撰写了序言。此书以其“真情灌注,元气淋漓,泣血而作,催人泪下”而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获得了全国冰心散文奖、辽宁文学奖,还入选为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的精品书籍,现已第四次印刷。人民日报 、中国文化报、香港大公报、辽宁日报等十几家报刊杂志发表评论文章。
近一年来,刘文艳在《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香港大公报》《博览群书》《芒种》《海燕》等报刊杂志发表的散文和文学评论已经形成了“真情灌注,质朴自然”的文学风格,文艺报发表评论对其散文创作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
编辑推荐
著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撰写序言指出:“刘文艳同志是汉族,但她和赖炳文同志一起以尹湛纳希同乡人的激情和责任感,用多年时间,在他们的故乡搜集、了解尹湛纳希的
生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尹湛纳希传》。我认为,这部《尹湛纳希传》具有它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将尹湛纳希的生活经历、感情经历和创作经历融为一体,把尹湛纳希做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各个侧面进行描绘,这就避免了某些传记作品近乎是作家作品的综合评述那种呆板的模式,使我们读来感到清新、亲切,特别是其中有关尹湛纳希个人感情生活的经历,大都鲜为人知,那是两位作者在故乡访问诸多乡老们时所获得的,那些生动的材料,对我们认识尹湛纳希的为人、认识他作品的内涵与外延,都有重要的价值。我希望读过尹湛纳希作品的朋友们,再来读一读这部《尹湛纳希传》,我相信,它会给你许多生动的启迪。”
“伟大的蒙古族古典作家尹湛纳希(1837—1892),一生中用蒙古文创作了《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红云泪》等四部长篇小说,除此,他还写诗、作画,翻译汉族古代经典,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在文学与史学等方面所达到的成就,大大提高了整个蒙古民族的文化水准。他在蒙古族历史上第一个脱离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的依附,创作了以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书面文学,成为蒙古族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尹湛纳希一生中坚持用蒙古文从事创作,坚持描绘蒙古族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他的创作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生活与文化土壤之中。但是,他不是一个民族保守主义者,他把自己的视野,并不囿于“民族”的局限之内,除蒙古文之外,他还精通汉文、满文、藏文、梵文,通晓史学及先秦诸家之说,他对汉族的优秀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和深深敬慕之情,在借鉴汉族文化方面,尹湛纳希已进入极高的层次,他站在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巅峰上纵观历史与现实。学习先进民族的文化,他能融汇贯通,并用来促进自己民族的文化的发展。
尹湛纳希的作品,早在解放前既已出版,但译成汉文介绍给我国各民族读者,那还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近些年,尹湛纳希的作品用蒙、汉两种文字已大量出版,而且对他创作的理论研究工作,亦已广泛展开,同时许多国家,如苏联、美国,英国、蒙古、日本、西德、匈牙利等都有学者、专家研究尹湛纳希的创作,有关的专论与专著在国外多有发表和出版。但是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一直没有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尹湛纳希本人生活的传记作品。
然而不久前,我非常高兴地读了刘文艳、赖炳文二位同志撰写的《尹湛纳希传》,他们不但弥补了前面提到的那种遗憾,而且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刘文艳在《尹湛纳希传》后记中说:“ 尹湛纳希一八三七年五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当时内蒙古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旗忠信府村(今辽宁省北票市下府蒙古族乡中心府村)的一个诗书世家里,他的父亲和几位哥哥都是诗人、作家。
尹湛纳希虽然出身于清末蒙古族贵族家庭,却有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对广大的贫苦农民富于同情心。他的作品对他的贵族家庭是个背叛,对腐朽的封建主义也做了形象的批判,至今仍有着深刻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正因为如此,尹湛纳希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禁锢,尹湛纳希在生活中也遭到了许多不幸。因此,尹湛纳希,这位杰出的作家在当时并不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解放后,尹湛纳希的作品相继出版,随着时间的推移,尹湛纳希著作的重要价值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国内外研究尹湛纳希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这是令人欣慰的。
我和赖炳文同志都出生于尹湛纳希的故乡——辽宁省北票市,都为自己的故乡出现了尹湛纳希这样杰出的作家而感到自豪,也曾为尹湛纳希作品优美的文笔和委婉的情节以及深邃的思想所吸引,也曾为尹湛纳希研究专家额尔敦陶克陶与曹都毕力格等老一辈学者,从一九五六年开始先后几次冒着被批判,被迫害的风险,克服重重困难,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尹湛纳希的故乡访问,抢救了大批尹湛纳希的书稿和遗物的事迹以及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动。并由衷地感到,作为尹湛纳希的故乡人有责任写出尹湛纳希的传记,把尹湛纳希的生活经历和他走过的创作道路以及他的喜怒哀乐介绍给热心研究尹湛纳希的人们和广大读者,使更多的人了解尹湛纳希这位伟大的作家,使尹湛纳希的不朽名著在我国文学的画廊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作品影响
1987年创作出版文学传记《尹湛纳希传》,填补了被誉为蒙古族曹雪芹的清代伟大作家尹湛纳希生平传记的空白,引起了文学界广泛关注。